分卷閱讀77
店的好處給藏起來。這種知識永遠無法掩藏,也不需要掩藏。或許華夏連鎖餐飲更早的開始發展,競爭能讓整個市場更有活力也未可知。這些都是后話了,還是繼續說蓉城日報的事情。趙安估計“趙季安”這個名字已經在蓉城日報的編輯那里掛上名號了,否則也不會給自己這么大的一個版面。回到家后,趙安拿出了上次剩下的信紙,繼續給蓉城日報寫稿件。在大概一個周后,趙安在小區收發室那里看到了“趙季安”的名字,這是一封來自于蓉城日報的回信。除了他以外沒有任何人知道趙安和“趙季安”的關系,他可不能讓蓉城日報的編輯知道這是一個中學生寫的信。打開信封一開,有三樣東西。首先是用稿通知和稿費。還好這年頭對于投稿者的審查不怎么嚴格,同時也允許通過信封寄錢。所以蓉城日報便直接將50元的稿費寄了回來。而另外一張紙則是約稿通知,蓉城日報對于上一篇投稿的內容很滿意,希望“趙季安”以后有稿件也先往蓉城日報投遞,同樣他們也會優先審稿。看到約稿通知的時候,趙安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恐怕蓉城日報的編輯也沒有想到自己的第二份稿件已經投出去了吧,算算時間現在已經應該到了。蓉城日報大廈,生活版編輯部。“主編,上次那個趙季安又來稿件了?”“這么快?寫的啥,還是連鎖模式?”一名中年男子從厚厚的資料中抬起頭。“差不多,但是又有點不一樣?!蹦贻p的職員也有些不確信地說道。生活板主編對下屬的答案很不滿意,大聲說道:“拿過來,給我看看?!?/br>主編看到報道的內容,的確和自己想象的有些出入,但最后還是拍板決定:“小李,今天下午你去這上面的地方采訪并且拍點照片回來。如果屬實無誤的話,后天生活版的主版面就給他了?!?/br>快速瀏覽完稿件內容的小李有些猶豫地問道:“主編,這會不會有打廣告的嫌疑???”“所以讓你先去采訪、拍照,如果有言過其實的情況,那就撤下來?!敝骶幮闹幸呀浤枚酥饕?。下午小李便背著他的相機出發了,當他來到葉氏秘鹵正是下午四點左右,只有趙母一個人在。看到干凈、簡潔、新穎的店鋪,小李對于稿件的信任度已經高了幾分了。在說明來意后,小李立刻得到了趙母的熱情接待,并且將所有的鹵菜都端了一小份出來讓小李品嘗。在品嘗過鹵菜后,小李已經基本相信了稿件對于葉氏秘鹵的介紹。不過任務還是需要完成。第一個問題便是“不知道,老板貴姓???”趙母笑著回答:“我姓葉?!?/br>小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看到店名就不該問這個問題。這個老板明顯和那個“趙季安”沒有關系,我是不是傻啊。小李連忙切入正題,問了趙母好幾個相關問題,然后又拍了總店的照片,就直接離開了,畢竟另外兩個連鎖店的照片也需要拍攝。晚上在家吃飯的時候,趙母把下午蓉城日報來采訪的事情給趙父還有趙安說了,臉上止不住的笑容。沒想到自己一個農村婦女,居然還有上蓉城日報的一天。或許蓉城日報相比起SC日報沒那么正式,但是蓉城的百姓明顯更喜歡蓉城日報,因為內容更接底氣。趙安在一旁聽著自己父親的后悔,心中很想笑,但是又不敢真的開口,只能在一旁憋著。第二天趙母和趙父一樣起了個大早,不過她可不是陪著趙父去買菜,而是去郵亭報攤買報紙了。可惜翻遍今天的報紙,趙母也沒能找到“葉氏秘鹵”四個字。趙安連忙在一旁安慰,別人報社也需要時間的,我們再等等。果然第三天的時候,趙母終于在蓉城日報上看到了自己想要的報道。生活版,整整占據了一整面的主板面,還有黑白的照片。報道中簡要記錄了葉氏秘鹵的經營方式,以及葉氏秘鹵是蓉城第一個使用“連鎖店”的餐飲企業。還有三張照片,分別是總店、連鎖一店和連鎖二店,當然照片上還有三個攤主入境,當然分別是趙母、趙達以及王懷德。報道中提及寫葉氏秘鹵總店是第一家店鋪,然后依次有了兩家連鎖店。對詳細的菜品的介紹并不多。報道主要在分析連鎖店適合于什么樣的企業,而不是介紹葉氏秘鹵的菜品以及發展史。“這小李也不問清楚,我們這里雖然是總店,但連鎖店一店才最先開業?!?/br>趙父看著報紙上的錯誤信息,有些不滿,。“沒事的,沒事的,這點小錯誤而已?!?/br>看到自己出現在報紙上,趙母心中沒有一絲一毫的介懷。報道的內容當然是趙安故意寫錯,他原本想通過部分的錯誤防止他人誤以為自己就是葉氏秘鹵的老板或者員工。但沒想到負責采訪的記者,居然也沒有詳細問一問這些事情??磥硎菍τ凇摆w季安”很信任啊。趙安更沒有預料到的是,這件事情成為了葉氏秘鹵發展史上的一個趣聞,也因為“第一件店鋪不是總店”而讓更多的人了解到葉氏秘鹵。哪怕這篇報道的主要內容并不是在夸獎葉氏秘鹵,趙父趙母也明顯感覺到自家的生意越來越好,甚至有不少人花上半個小時專程走路過來購買鹵菜。同樣連鎖一店和連鎖二店的生意也突然爆棚。蓉城的常駐人口超過一千萬,而蓉城日報每天發行量超過十萬,一個主版面的影響力是趙父趙母難以想象。當然除了蓉城日報本身的影響力以外,和肯德基的關系也密不可分。單論影響力,肯德基不知道勝過了葉氏秘鹵多少倍。趙安的第一篇稿件,讓人們對于肯德基的關注點從肯德基轉移到了連鎖店上。因為文章內容翔實,論證有理有據,讓大部分的讀者產生一種“錯覺”:肯德基的成功是因為它是連鎖店,而忽略了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