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
已。雖然趙安有些不滿足于書的數量和類型,不過最終還是選擇了三本心滿意足的書。,由一名國宴廚師總結的川菜心得,讓趙安感覺到滿意的是其中也有關于川味鹵菜的一些描述。趙母雖然在做菜方面有一定的天賦與心得,但是畢竟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如果趙母要在食品方面繼續做下去,這絕對是有用的。,一本聽上去有些像教材的科普讀物,有介紹食品安全的一些基本知識,比如細菌、著色劑、糖精等等。這些概念在華夏還沒有普及開來,但趙安同樣認為趙母需要掌握這些知識。最后一本則是,這本書與趙母目前的生意看起來最沒有聯系,但趙安最終還是選擇了它。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文化快速沖擊著華夏傳統文化,不僅僅體現在衣物、電影方面,飲食也是如此?,F在在沿海開放城市,最高級的食物不再是傳統華夏美食,而是所謂的牛排西餐。趙安也知道這些異國美食會多本土餐飲造成多大的影響,現在先讓自己的母親有所了解,總不是一件壞事。甚至趙安還想到了一些取巧的手段,這個以后再談。選好這三本書,趙安來到了另外一個區域——農業。這次可不僅僅是兩個書柜這么簡單,數百本有關農業的書籍依次擺好。其實華夏對于農業現代化和科技化的探索與努力從未停止,只不過小農經濟模型以及農村文化、教育等遺留問題,導致了現代的農業技術很難被農民們采用。如何送農業科技下鄉,一直是個大難題。趙安想過如果趙母的生意越來越大,那趙父的失落感肯定會越來越明顯。而且趙父充當的角色在趙母的鹵菜生意之中并不是必要的存在,他所做的一切都可以通過雇傭他人解決。為了防止自己的父親以后會越來越抑郁,趙安還是希望他能夠從事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不是悠閑享受,而是享受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而趙父最喜歡的自然是與他生命三十多年一直息息相關的農業,無論是種植還是養殖,都是趙父所喜歡的。不過趙安對于農業的了解并不多,再加上農業相關的書實在太多了,沒有辦法像為趙母挑選書籍一樣快速做出選擇。趙安原本是想挑選種植類的書籍,不過他突然看見了一本名為??吹竭@本書,趙安的某些記憶和想法突然被喚醒。就是它了!趙安抱著自己挑選的六本書回到漫畫去計嘉樹,計嘉樹看到趙安手上重重的書,立刻放下手中的漫畫,來幫趙安拿書。趙安當然拒絕了,還把書舉過自己的頭頂示意自己不用幫忙。然后趙安又陪著計嘉樹去挑選了兩本音樂方面的書籍,不過這一次并不是鋼琴曲,而是樂理知識。在絕大多數音樂專業學生眼中都相當枯燥乏味的樂理知識,計嘉樹卻能夠那耐住性子學習,這是上輩子趙安在這個年紀都沒有辦法做到的事情。樂理知識可不是那么容易理解,趙安便會借著一起學習的借口來幫助趙安。畢竟趙安經過系統專業的學習,而且成績還相當優異。兩人各自用書卡結賬之后,便走出了新華書店。計嘉樹嘟著嘴嚷嚷了一句:“這么早就要回家了啊?!?/br>本來計嘉樹的想法是等一起買完書后,就邀請趙安去自己家玩,不過現在看著趙安拿著這多書,也就把自己的想法給壓了下來。計嘉樹以為自己已經把想法給藏得很好了,但是依然趙安一眼看穿。趙安笑著說到:“我們之后還是二四六見面吧,明天你先來我家玩?!?/br>“好?!甭牭节w安的話,計嘉樹的臉上的悶悶不樂瞬間消失,已經開始期待著明天的見面了。章節目錄031書“爸媽,你們回來了!”趙安從書店回家的時候,趙父趙父都不在家,兩個人都去北街了,趙安便自己一個人熱飯吃。十一歲的趙安,雖然沒有辦法像趙母一樣輕松顛鍋舞鏟,但是做蒸菜、熱飯什么的,還是不在話下。趙安一個人在外漂泊的時候,最開始也有嘗試著自己做飯。明明已經將自己母親做飯每一個步驟都記了下來,但是趙安總覺得差了一點什么。一直沒能尋找到答案的趙安,最后把這一切都歸結于自己沒有做菜的天賦。久而久之,趙安也不愿意再下廚了,而是不斷出入于各種飯店。現在趙安已經決定接受一個庸俗且普通的自己,自然也就沒有了這樣的顧慮。他估算著父母回家的時間,便把中午剩下的飯菜熱好,然后又炒了兩個簡單素菜。趙父趙母回到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心里自然有說不完的感動。尤其是趙母,眼眶一瞬間就變得紅潤。“兒子,真懂事?!壁w母收拾好情緒,抱了抱趙安。對于趙安會做菜這件事情,趙母并沒有特別的驚訝,以前還在下東村的時候,趙安便會幫忙熱菜。學會做兩個炒素菜,并不是什么難受。稍微讓父母二人感覺到意外的是,趙安第一次做菜,起碼在他們眼中的第一次,竟然味道還不錯。趙母吞下口中的醋溜白菜,然后說到:“果然是我的兒子,做菜也有天賦?!?/br>晚飯結束,洗完碗后,趙父趙母正在記賬,核算今天的成本和營銷額。趙安拿著自己下午在書店買的書,走過來對趙父趙母說:“爸媽,我有東西送給你們?!?/br>二人對于趙安會送自己禮物并不奇怪,畢竟趙安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但是看到趙安手中的禮物后,就感覺到有些頭疼了。趙安手中的四本書,看起來就很厚。趙父趙母也就小學畢業,不屬于文盲而已。他們對于“文化”既有一種害怕,又有一種向往。所以才會對于趙安的學習成績有一種近乎偏執的驕傲。“你給我們兩買書做什么???我和你媽就是兩農民?!壁w父對于趙安手中的書毫無興趣。“就是,你這不是在浪費錢嗎?我們兩看書做什么?!壁w母也在一旁附和。這是趙父趙母的第一反應,也最常見的反應,人們總是把農民和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