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04
你也不知道人的腦子可以好到什么程度,這小坦王押送燕京之后,如何被審, 如何驕橫, 如何被大梁皇帝震懾,這位老大人怎么說的,那位老大人怎么說的,就一夜之間皇城根人家的飯桌上都是這個話題。 都仿若是親眼目睹。 最后確定的消息是, 皇爺自己就是個好戰的, 他是不可能讓小坦王回到邊城作惡。至于是押還是殺?這不很明顯么,沒得浪費大梁米糧的,樸素的老百姓從自身去想, 隔壁惡人都來我家殺人了,我還不報復, 那我還是個人么? 他們是不會有政治心腸的,如此便確定朝廷必斬小坦王。 隨著消息越發的明朗,街坊互證, 各種小道消息齊飛,皇城根下誰還沒有點朝廷里的關系,如此整個燕京甚至周遭慶豐等州府都有人來燕京湊熱鬧了。 都知道泰澤號里有個局, 那要按照以往的規矩,莊家要坐就坐缺門,就是與旁人看好的風門對賭。 可按今年這個風頭, 眾人覺著朝廷殺小坦王是必然結果,就連鄭阿蠻這個愛玩的都不接這個局,旁人瘋了去坐必輸的缺門。 如此都說,泰澤號今年就要摘匾了。 泰澤號要丟了魁首,旁個賭坊,商號,行會便也抽熱鬧紛紛出來做局。 這買的沒有賣的精,人家可不像泰澤號傻,掛局便摘不掉,人家掛的局特別聰明,就賭朝堂以什么方式殺小坦王。 車裂,烹煮,俱五,腰斬,凌遲,砍腦袋一概沒有,那也太便宜小坦王了,孫子在大梁殺了多少百姓。 行里的規矩,既然掛了局,沒有把買賣坐起來,待小坦王一事結束,泰澤號也就不復存在了。 開國譚侯府后花園,一覽的景“色”,曲橋上的透風三間亭。 “這送到嘴邊的rou,不吃就太可惜了?!?/br> 說話這位五十出頭,大肚子,大胡子,天熱他就打著個蒲扇,喝冷茶,說大聲話。 如今在燕京的這些族人,能做主的三十多個,今兒是都在此坐著,因消息保密,就不讓婢仆上來,他們自己管自己。 譚唯同看看一直不吭氣譚唯心,這小子打來了就一聲不吭,閉著眼睛裝啞巴。 他知道,三弟生氣了。 能不生氣么,人家就讓帶嫡子,誰知自己就招惹了這般多人。 從皇爺身邊弄消息不是很容易,雖走漏了消息不至于砍了他三弟,可他三弟活的還不就是個帝王信任。 沒了帝王的信任,譚唯心又算個什么東西? 知道對不住弟弟,譚唯同卻不得不這般做,這些年他在燕京撐門戶,從前還不顯,而今卻是越來越艱難了。 尤其旁枝,人家都慢慢靠著個人的本事,攀上了自己的路子。 他阿爺就說過,他在燕京什么都不必多想,就御前裝老實再把族里旁枝各脈維系住了,別散了就可以了。 須知,將來大事決斷,用誰都不如用個譚。 譚唯同知道自己本事不大,他倒是想照顧族人,可燕京是什么地方,藏龍臥虎,盤根錯節,一條巷子出去,街口蹲著乘涼的老混混都在衙門里有個下笊籬的地方。 錢,阿爺都用了,還要三不五時的找他們這些孫輩想法子支取,權? 譚家坐擁金滇兵權,在燕京六部就必不能給你實權,說來說去,整個嫡支脈還就譚老三混到御前,好歹把老譚家門戶支撐起來了。 看老三不吭氣,譚唯同就用腳去踢老二譚唯征,譚老二想吃獨食就把腦袋扭到了一邊兒。 譚唯同有些尷尬,一聲咳嗽正要說點什么,曲橋頭就滿頭汗來了大管家。 譚唯同招手把那大管家喊過來問何事,這位便說:“老爺,盯著泰澤號的人來說,一個時辰前,有白手入局了?!?/br> 什么都沒有的庶民就叫白丁,他們的手就是白手。 按道理泰澤號不接白手錢兒,三五文的不夠費勁的,可如若白手找個街坊里有身份的做代表,大家伙湊股子合個五貫十貫來你這里下注,也不違背規矩。 他這話說完,一直生氣不想說話的譚唯心猛的睜眼,急急兩步就走到他面前問:“你說什么?!” 大管家不敢抬頭,扭著對譚唯心說:“老爺不是讓小的去看著,小的就派了……” 譚唯心生氣的欲踢他:“恁多余的話……” 大管家不敢躲,受了一腳趕緊大聲道:“是是,三老爺,一個時辰前白手入局了?!?/br> 一絲紅潤浮在譚唯心的臉頰上,他袖子里的手都有些抖的問:“看清楚了?白手?” 甭看是白手,燕京多少丁戶?街面幾多閑人,一家出個三五文合起來是多少?積少成多,隨隨便便的少說幾百萬貫不在話下。 這錢弄到手里,可比贏了那些豪門世家爽氣,一來三五文輸了白手也不在意,二來真就沒啥的后賬事兒。 后賬在哪兒?那些出大錢的豪門世家, 便是他家出來坐莊,贏了人家國公府,出來進去,抬頭低頭同殿為臣你難受不難受? 往年鄭阿蠻贏了大錢兒,都私下里退一半去。 譚唯心當然不想退一半,若是這局坐住了,他老譚家后三年的軍資無憂,從前債務怕是一并全消了。 如此,白手入局方為大頭。 這家伙到底御前走了十年,就不像身后譚唯征已經蹦起來,又被自己哥哥按住,又蹦起來咋呼,又被捏了一把。 把語調盡量穩住了,譚唯心就問:“打聽他們想壓在哪一處了么?” 大管家答的迅速:“三老爺,當然是殺局,而今街面誰不知道那小坦王跟咱大仇,朝廷自然是要殺一儆百,好震大梁聲威呢?!?/br> 他這般說,譚唯心便笑了,還從袖子里“摸”出倆銀錁子丟給他罵道:“說的沒錯,小坦王與我大梁仇深似海,合該千刀萬剮,去吧!好好看著,有啥消息早早送回來,機靈點兒?!?/br> 大管家也不稀罕那倆銀錁子,卻是故作驚喜貪財的接了,又躬身退下,出了曲橋才一溜煙跑了。 等他走遠看不到人,譚唯征到底忍耐不住發出一聲古怪笑,他開了個頭兒,大家就齊齊笑了起來。 誰家有咱家本事大呢,而今六部老大人都不知道陛下的心思,都上了折子,都說了意見,可最后的意思,就只有陛下與張太監,還有負責擬旨意那位知道。 他家了不得呢,他家老三卻能從一邊探查出結果,這不是財神爺坐房梁,屙金溺銀不出堂門么。 譚唯心此刻心情也好了,就扭臉看著譚唯同說:“大哥,你這消息倒是封的嚴實,這可是咱家老人了?!?/br> 他就不相信,這大管家不下個注。 譚唯同從鼻腔哼了一聲,淡淡抬手,端起茶喝了一口放下茶盞才說:“這話說的,他又不姓譚,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