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9
老四,你先起來!” 陳大勝指指那邊橋頭:“哥,你先看看那邊,看那老伯身上再回來說?!?/br> 陳大忠雙手叉腰,無奈折身回去看了一次,又滿面震驚的回來跟陳大勝說:“他們干的?這才多大點兒?” “??!說的是什么!”陳大勝無奈,一抬手從后腰取出一本春分拿回來的,也不知道是誰家的家訓,他翻了幾頁,總算找到一個合適的,就認真默讀,最后對著兩個已經傻了的孩子道:“我兒!你們今天做了錯事,本該挨罰,卻因太小,你們的罰爹受了,可有些道理,一會爹念,你們要跟著記住,要一輩子不能忘,記住沒?” 倆孩子滿眼惶恐,又是點頭,又是搖頭。 陳大忠無奈,看看橋那邊,到底從身后取出鞭子,再三確定問:“真打?” 陳大勝點點頭,眼神堅定:“打!做人呢,根不能爛,根爛了,就怎么教都回不來了?!?/br> 陳大忠無奈,終于提起鞭子認真對兩個孩子說:“你們今日做錯事,欺辱了弱小,欺負這個詞你們不懂,卻要記住,你們錯了!明白了么?” 安兒終于嚎啕大哭起來,他攔在大伯面前哀求:“不打爹!不打爹……” 陳大勝眼角總算“露”了笑意,一伸手他把孩子們攬在懷里說到:“哥,打吧!有用,他明白著呢?!?/br> 如此陳大忠一閉眼,到底是一鞭子揮了出去。 那鞭很響,落在皮rou的上面很疼,老陳家上一代損命換回來的前程,子孫后代怎敢怠慢,想明白弟弟的心思,陳大忠就真的下手打了。 然而這一下,卻實實在在抽在了老太太的心上,老太太沒有出去,就捂著自己的嘴,那么不愛哭的人此刻就疼的撕心裂肺。 七茜兒吸氣,就不斷在心里檢討,只覺著那一下也抽在自己魂魄上般,她也疼,也萬萬想不到,陳大勝會這樣教孩子。 自己的安兒,總算活的齊整了,爹該給的,今日總算是給全喚了。 想到昨日,七茜兒也捂著心口,大口呼氣,大滴掉淚,無聲無息哭的那叫個暢快。 那遠遠的百泉山上,隨著一鞭一鞭的抽下,陳大勝端端正正的背書聲就響了起來:“后代子,聽教誨,勤讀書,知孝悌……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節選王文成公卷二十)” 遠遠的暗處,江太后伸手拍了皇帝兒子的后背。 武帝楊藻捏捏鼻子,沉默的跟著自己娘悄悄離開了。 走了一會子,他家老太太語氣有些得意的說:“兒?!?/br> 皇爺愣了下看向老太太道:“母親?” 老太太對他笑:“她把你教的很好?!?/br> 武帝點點頭:“啊,比這個,還要嚴厲些呢?!?/br> 老太太有些感慨道:“那老東西,可沒有這樣的耐心樣兒?!?/br> 武帝語氣不掩羨慕道:“恩,我哪有這種好爹呦?!?/br> 第180章 第180章陳大勝挨了二十鞭子,…… 陳大勝挨了二十鞭子, 真是鞭鞭破rou一背血,好巧不巧天降細雨,他背上便血糊糊一片, 嚇的他倆兒子就覺著他要死了。 安兒是連續竄稀三日,夜里失驚還“尿”了炕。 根奴兒也好不到哪兒去,每晚都要哭醒一次,要陳大勝抱著睡才可以。 頭一晚, 倆孩子是哭到熬不住睡著的, 第二天又醒的早,就眼巴巴的守著自己爹一動都不敢動,小手也學會“摸”他的鼻翼。 就不知道咋學會的,看上去就招人心碎的疼。 七茜兒是背著人哭了兩回, 可還得教。 做娘的是一再解釋, 你這個爹是活的,喘氣呢! 但是孩子顯然是不相信的,就直覺著, 爹明天肯定就死了……到陳大勝第二日睡醒,睜開眼側頭看, 這才看到滿面“震驚”的倆兒子。 不太好形容孩子的表情,總而言之他們是哇哇大哭,瞬間就懂事了, 對于“死而復生”?“失而復得”的這個爹,孩子們是很珍惜的。 也從這一天開始,便是玩, 他們也不敢離開太遠,跑出去一小會兒,就總要回來瞧瞧趴著的那個人是不是喘氣呢? 而且次次不空手, 在路上撿到的小石頭,拔的野草野花,喜歡吃的吃食總要留一半兒,回來就“上供”到自己爹爹床頭。 陳大勝大炕前,如今就差個香案了。 老太太氣的不成,她招惹不起祖宗們,第二日就去了青雀庵,看樣是不到冬日行善人家是不預備回來了。 這件事唯一的好處就在這了,老太太只去氣陳大勝跟七茜兒,倒是把陳四牛還有他的孩子們,都暫且舍了。 總歸是分了個手心手背。 受驚的孩子是惶恐的,本來野“性”淘氣的孩子,轉瞬就變成束手束腳,處處看人眼“色”的“懂事”孩子。 直到郡王爺佘青嶺從小南山那邊訪友回來,就將這對夫妻臭罵一頓,又帶著孩子安慰了兩天,人家是極有耐心的,就反反復復,總算解釋了生死,又跟他們講明白了一些事情不可以做,要怎么做的粗淺道理,孩子們的情緒才好一些。 也不是不害怕了,是有了爺爺心里有了依仗??尚睦镒隽瞬?,就失了活潑,到底過分配合懂事了。 要么說世上爹娘也可恨,要你成才又要你可愛。 養育孩子這件事兒,不到孩子成才,誰也未必對,誰也未必錯。 用佘青嶺的話來說,一樹成才,有土有光,風云雷電,四季交錯,樹樹不同,高矮不一,可梁可柴,可器可具,難不成?成梁為木,成具便是糞土了? 可七茜兒卻不認為爹這話是完全正確的,如何說呢,若她只有這一世,這便是至理名言,可她二世,便能感悟出,這是爹一生經歷磨難波折,人生大起大落后,對教子一事的豁達看法,他不急躁也不迫切,幾乎是只要后代子孫道德上無錯誤,就隨他去! 然而,安兒在上一世小小年紀是有奢望的,他想讀書考學,做大官兒,要給娘賺誥命。 而陳大勝對孩子的期盼卻是,老刀要有個傳人,不是想讓孩子上戰場,而是老刀沒了,死去的那些人便會被遺忘,好歹,這刀要傳下去的。 至于阿“奶”,大概就是活的就成。 大人們的想法很多,最后這些想法就匯集在一起,終成大人們的戰爭,誰都覺著自己有理。 可誰又能說清以后呢?大概只有安兒與根奴兒自己了。 佘青嶺心里有氣,就每天來后面守著,捎帶給陳大勝補功課。 陳大勝逃離不得,就過的不慎如意。 這一日又是如此,做爹的給兒子開了一門新功課,且叫做佘氏吧。 大概就是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