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3
擺在琴案上的七弦琴。 戚然明走到那張琴前,俯身摸了摸琴弦,指尖隨意撥了一個音,音色圓潤悠長,隱隱有金戈之聲。 “好琴?!逼萑幻鞯?,“此琴何名?” “醉玉?!苯鸬?。 “醉玉?”戚然明抬頭問,“何解?” 姜羽隨口編著胡話:“我看過一本名士緝錄,書中寫了一位琴師,喚作嵇康。書中有‘嵇叔夜之為人也,巖巖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之句,因此取名叫醉玉?!?/br> “嵇康?”戚然明:“既有此名士,我怎么從沒聽說過?” 姜羽面不改色:“天下之大,能人異士數不勝數,像這類民間雅士,你沒聽說過也正常?!?/br> “也是,”戚然明接受了這種說法,“你想彈什么?” 姜羽:“你想聽什么?” 戚然明:“你彈什么,我聽什么?!?/br> “甚好?!苯鹫f,“那我就隨便彈了?!?/br> 姜羽說著,走到琴凳前坐下,兩手撫上琴弦。琴是這個時代的貴族需要修習的一門樂器,平民是無法修習的。尤其是文人雅士,更是以彈琴為一種身份的象征,彈琴前要焚香沐浴,更衣,正襟危坐,才能開始彈。 私下里,姜羽就沒這么多規矩了。 他略一思量,看了戚然明一眼,戚然明側對著窗戶坐著,窗外雪光映到他的臉上,炭火橘紅色的火光照亮他瘦削的身影。 姜羽垂下眸,調試了一下琴弦,旋即手指一挑,挑出一個清亮的音。泠泠的琴聲猶如山間百靈鳥,又如山澗溪水叮咚,雖是琴,卻亮如箏,旋律躍動輕快,并不沉悶。婉轉悠揚的琴聲從琴弦上飛出,飄到窗楹,飄到房檐,燕子一樣繞著房檐上下其羽,再張開翅膀飛上梅花枝頭,飛上廣袤無垠的夜空。 戚然明聽著聽著,便拿起那只骨笛放到唇邊,接著便是同樣一道幽雅的笛音響起,和著琴聲。 這還是兩人第一次合奏,卻也默契十足。姜羽有心想逗他,每每變調,戚然明都能跟上,如此幾次,戚然明不甘落后,主動變了調,姜羽又緊跟著調整。 公孫克耳力比常人要好,于煙火聲、嬉笑聲中,辨別出這一絲與眾不同的輕快琴音。他心中好奇,尋著琴音跳下屋頂,踩著輕飄飄的步子落在姜羽書房的窗外。 公孫克向里看了一眼,只見姜羽正端坐于七弦琴之前,垂眸彈琴。而戚然明坐在姜羽身旁不遠處,吹著笛子,眼睛一瞬不瞬地看著姜羽。 公孫克并沒有刻意控制自己的氣息,屋里兩人也都是武學高手,卻沒一個人發現他的到來。 公孫克只看了一眼,便收回視線,抱著胳膊靠在墻上,望著天空的焰火,心想:既然主子喜歡,若能一直如此,倒也挺好。 姜羽彈著彈著,便覺得僅僅是這樣,有些無趣,因此心念一轉,手指間的動作一變,整個旋律完全變了。 還是一樣輕快,但是更加……隨意。戚然明也習過琴,立刻就注意到了琴聲的變化,古怪的旋律讓戚然明竟一時找不到形容詞來描述,也沒能立刻跟上姜羽的變化。笛聲停,只剩下琴音,戚然明神情略顯古怪地看著姜羽。 姜羽也抬起眼來,忍著笑,他現在彈的是,響徹大江南北的神曲,朗朗上口的簡單旋律,通俗易懂的歌詞,使得它一度成為廣場舞大媽的最愛。戚然明略顯好奇不解的目光,看得姜羽想笑,但曲子還得繼續彈完。 譜子是姜羽自己扒出來的,并不太完整,因此也很短,兩三分鐘就彈完了。彈完后,姜羽兩手平放在琴弦上,看向戚然明,問道:“如何?” “……”戚然明斟酌了一下用詞,“此曲何名?” 姜羽:“?!?/br> “?”戚然明不解:“你自己所作?” “不是,”姜羽可不敢擅自搶筷子兄弟的曲子,繼續胡編亂造,“是一坊間樂師所作,我偶爾聽得?!?/br> 戚然明:“蘋果是何物?” “蘋果……”姜羽想了一下,“是一種紅色的果子,可以吃,口感脆甜,就是咱們上次在郭公山里吃的那種?!?/br> 戚然明:“名字你取的?” “……”迎著戚然明略帶探究的眼神,姜羽硬著頭皮點了頭,“我取的?!?/br> 戚然明笑了笑:“我還以為你又是從哪本書里看來,或是從哪個坊間異士那兒聽來的呢?!?/br> 姜羽連忙轉移話題:“不提果子,這曲子如何?” “曲子?”戚然明眉頭微挑,剛才姜羽彈的調子還在他腦海里回響,他抿著唇笑,手虛握成拳放在唇邊,輕咳一聲,“……很獨特,很特別,從沒聽過這樣的音律,很……不拘一格?!?/br> 姜羽身為貴族,學的都是雅樂。戚然明雖不是貴族,可為了扮演好嬴喜,嬴喜會的他也必須會,所以琴自然是學過的,學的也是雅樂。是通俗音樂,與雅樂完全是兩種風格,戚然明聽起來既覺得古怪,又覺得好笑。 姜羽就當戚然明在夸他了。 這時窗外的鞭炮聲突然大了起來,焰火炸了滿個天空。戚然明循聲望出去。 “新一年了?”戚然明輕聲說。 姜羽點點頭,輕聲道:“新一年了?!?/br> 他到這個世界十一年了。 他們認識也快一年了。 這是他們頭一次一起過除夕,只是不知道,第二年,第三年,乃至往后更久,能不能一起過除夕。亂世之秋,沒有人敢許諾什么,每一個平靜的新年都是奢求,每多過一個安寧的日子,都是上天恩賜。 若非燕國尚算強盛,他們又哪有這個機會,在除夕夜看著煙火,彈彈琴呢?但一旦燕國衰落下去,成為宋、衛那樣的小國,便更加身不由己,戰火連天了。 翌日,正月初一。 初一恰逢一個好天氣,晴空萬里,雪色映著紅梅,景致怡人。 姜羽天未亮便起身前往王宮朝拜,辰時方歸,又去荀府拜見了舅舅,回家祭拜了父母,還命人去蘇家“探望”蘇喜。巳時,姜羽才帶著戚然明去了對門寧家。 寧堅是寧翊叔叔,雖然姜羽和寧家已沒有姻親關系,但兩家世交還在。何況寧堅還隨同姜羽作戰齊國,并戰死沙場。不談寧堅之死,是由于姜羽的失職,就憑這同袍之誼,姜羽也該來祭拜寧堅。 寧家人是第一次見到戚然明,見他衣著華麗,不像小廝,便有些好奇他是誰。 姜羽便謊稱戚然明是他的朋友,因景仰寧堅,遂來祭拜。寧家老太爺有兩個嫡子,一是寧堅的兄長,寧翊和太子妃的父親,寧毅,再就是次子寧堅。寧堅的家眷俱跟隨他在高陽守邊,寧堅戰死后,高陽守城將領換了人,寧堅的家眷也被送了回來,暫時住在寧家。 雖是大年初一,這一家人臉上卻看不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