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8
望山頂看不見的佛偈,忽然用很輕的聲音開口:“大圣,你想過,出來后做什么嗎?”殷溫嬌等了十八年,尚且身心俱疲,沒有生志,更何況是五百年呢。譚昭突然就放下了手中的酒。“據說是要陪個大唐來的和尚去西天取經,俺老孫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等送完這和尚,俺老孫自然是回花果山了!到時候你來,俺老孫帶你去見孩兒們……”山間無風,譚昭拎著酒壺,忽然幽幽開口:“其實,那和尚是我外甥?!?/br>“……”“……”這才是真正的相對無言,連風兒都沒有,四目相對,寂靜無言。猴哥眨了眨眼睛,忽然吼了一聲:“快去把你外甥綁過來!”“……”是我猴哥的強盜作風沒錯了。“……算了算了,俺老孫明白了,不就是等嘛,五百年俺老孫都等得,不差這一時半刻!”譚昭原以為需要很多言語去解釋,但顯然猴哥有自己的處世之道,天生靈性,果然非凡。他忽然會心一笑,原以為是他陪伴猴哥,卻沒成想是反過來的,譚昭再度拎起酒壺,倒了一口,甘甜綿密,自然是好酒:“大圣厲害?!?/br>猴哥一聽,吃桃的聲音都快樂了許多:“好說好說?!彼麤]說的是,既然這和尚都出生了,那就不過幾年的光景,一眨眼就過了。“你瞧著很是疲憊,最近搬磚很辛苦嗎?”猴哥看了人一眼,隨意地開口凡人對于猴子來說,還是太難理解了,對他而言,能自由自在地吃桃,就是天底下最快活的事情,至于其他煩惱事,那都不是事兒。……大圣你真是很會活學活用了,譚昭失笑:“那倒也沒有,只是閑得太久,準備做點事情忙一忙了?!?/br>“……聽不懂你在說什么,你開心就好?!焙锔绯蕴蚁騺硎遣煌潞说?,反正鐵胃銅汁鐵丸也能消化,更何況區區桃核呢,譚昭每次看到都覺得胃疼。跟老狐貍打交道這種事情,有一回就有第二回,大佬想抓壯丁時,那是總會有法子的。洪福寺出了個驚悚的案子。這案子。自然是不歸魏征管的,也不歸袁天罡管,但卻是歸大理寺管的,因為出事的人是官員的家屬。大理寺卿來找譚昭時,譚某人正跟人小兒子在平安坊聽曲兒,唱的倒不是什么靡靡之音,但也絕對不是什么陽春白雪的東西。“我去!我阿耶怎么來了!哥,哥快讓我躲躲!”賈明思嚇得往桌子底下鉆,顯然在家里,地位不咋地。“其實……”譚昭還沒說完,大理寺卿就找過來了。賈公擰著眉,看著小兒子撅著的屁股,頭隱隱一疼,心里卻更酸了:“還不快出來!”賈明思:“……阿耶!我最近真的很乖的!”丟人現眼啊,大理寺卿決定眼不見為凈,轉頭沖殷元道:“洪福寺出了命案,小友可要同老夫走一趟?”譚昭自然應承了下來,先不說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就是洪福寺這三個字,就值得他走一趟了。賈明思一看,不對啊,說好的一起當紈绔呢?殷大哥你這個叛徒!因為過于義憤填膺,賈明思決定跟上去看看,反正他阿耶是大理寺卿,沒人敢攔他。從長安城到洪福寺,乘著大概要半個時辰,因為距離不是很遠,所以大多數的達官顯貴都喜歡來這里上香祈福。出事的,是禮部侍郎家的嫡女。因為出事的人是女眷,且是突然被挖了眼睛,來報案的人說當時非常怪異,也是因此,大理寺卿才會拐道來叫殷元。而事實證明,這事兒也確實有些怪異。譚昭看到了一身白色僧衣的外甥,與前幾日小孩,青年僧人看上去沉穩平和了許多,就像是所有情緒都沉淀了下來。通俗來說,大概就是大徹大悟后的圓潤貫通了。“阿彌陀佛,殷施主安?!?/br>譚昭自是不覺得難過的,他笑著同人打招呼:“看來你過得很好,就是不見舅舅,總覺得少了些什么?!?/br>少年僧人從容不迫:“舅舅好?!?/br>“……”所以說嘛,他不喜歡佛教是有原因的。“舅舅可是因為陳施主而來的?”玄奘輕聲道。譚昭點了點頭:“倒真是被你說著了,最近長安城有些不太安生啊?!?/br>“阿彌陀佛?!?/br>非常湊巧,那位陳娘子出事的時候,玄奘剛巧從殿外經過,他同另外一位師兄聽到尖叫聲沖進去,就只看到女子痛苦地抱頭跪在地上,背對佛像,身邊空無一人。“一個人也沒有?連陪著的小丫頭都沒有嗎?”陳娘子怎么都說是侍郎家的嫡女,長安城的貴女哪個出行不帶幾個丫頭婆子的。玄奘頷首:“一個也沒有,只不過小僧進殿時,聞到了一股特別奇異的味道?!?/br>“奇異的味道?可以描述一下嗎?”譚昭望著并不算偏僻的佛殿,忽然開口,“這個佛殿里,供奉的是哪位菩薩?”第238章一個正經人(十九)“阿彌陀佛,此為羅盡無度尊者的法殿?!毙孰p手合十,虔誠地開口,說完才表示那股味道非常神奇,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如今佛教大興,上行下效,長安城的百姓多多少少都有些佛學修養,譚昭一聽,大概就知道是哪位菩薩了。所謂羅盡無度尊者,其實就是無盡意菩薩,據說這位菩薩因能看穿世上一切因果為無盡,故而發度無盡的宏愿。簡單點來說,這位菩薩看到眾生沉迷紅塵滾滾,立志度化世人,也達成自己的大圓滿。當然了,在譚昭這樣的大俗人面前,他會覺得這位菩薩吃飽了撐的沒事干,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啊,反正他就喜歡紅塵紛紛。如果大家都成佛了,那多無趣啊。現如今長安還是小乘佛法更為盛行,像無盡意菩薩這樣的主張自然不太受主流追捧,難怪會在這么偏的佛殿里。而所謂小乘佛法,簡單來說就是修已身,追求的是自身的圓滿與超凡,現在大多數高僧大德都是如此。譚昭望向眼前尚且年輕的僧人,如果不是事先知道,真的很難猜到這位是今后一力扭轉佛教流行趨勢的人。“玄奘,你難道沒有發現嗎?”青年僧人不解:“發現什么?”“你通了第六識?!狈饘W意義上,人是有八識的,前五分別為眼耳鼻舌身,這第六識就是意。說是識,其實更像是一種境界,包括第七第八識,都是。譚昭心想著,或許行走在取經路上的唐僧rou可以長生不老,就是因為通了八識的原因。唔,或許吧。“楞嚴經有言,元依一精明,分作六和合,恭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