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書迷正在閱讀:聽說殿下有異能、這只胖橘一千萬[娛樂圈]、女學霸在古代、王座攻略筆記、在古代上學的日子、穿書,說好的種田文呢?!、(綜漫同人)在橫濱的團寵生涯、上將夫夫又在互相裝慫、定制男友APP、重生八次后
,利落地將手掌抽了回來:“休得胡說。府臺大人乃是欽點的狀元郎,我如何夠膽高攀?莫說前年,去年我都還未曾見過他,垂青一說更是子虛烏有。如此胡亂編派,也休怪我瞎猜,想是諸位看厭了我裴某人,盼著我早日被衙門里的人拿了去,好眼不見為凈吧?!?/br>“哎喲,我說秀卿你何必動氣,兄弟們不過酒后胡謅,哪當得真呢?!?/br>裴秀卿一臉委屈:“我這哪里不是在擔心在座的安危?官員狎妓乃是大忌,萬一這些閑話傳將出去,那大人追究起來,遭殃的可豈止我裴某一人?!?/br>眾人面面相覷,終于都住了嘴:“好了好了,我們不說就是了?!?/br>大家各自淺酌,一時竟是無話,連那臺榭中高奏的絲竹都像是孤雛啼鳴,顯得凄清得緊了。少頃,才有人大著膽子探問:“那明日府臺大人的壽宴,秀卿,你……你……”“我又不是老虎?!迸嵝闱湟讶灰幌捶讲胖畱B,語帶笑靨地回望過去,“在我這兒說話,扭扭捏捏的作甚?便是說兩句氣話,也不是拿大家當外人,要是同我計較這個,那才真寒了人的心了?!?/br>這廂王公子先回過味來,撫掌高聲道:“好!都說秀卿是個暢快人,那就明說了吧,明日/你去也不去?什么宴席少了你,可就都不熱鬧了?!?/br>“王公子這樣說,就是不去也要去的了?!迸嵝闱湫π?,“我清觴閣既是納稅大戶,在受邀之列,便沒有理由推辭。只是那人多的地方口也雜,還要諸君多加照拂,免得小弟被人生吞活剝了,落得個有去無回的下場才好?!?/br>清觴閣既是私設的會館,便不以青樓名義經營,對外皆以茶酒的名目上稅。裴秀卿身屬妓籍,出入卻借茶酒商人的名頭,一來抬得身價高些,二來周全了恩客的面子。一舉兩得,正是他得以脫穎而出的本事。但妓終究是妓,脫了皮子,里子同樣是低賤到泥里。正如眼前這些個浪蕩子,穿著衣服個個敬他如神,等到了床上,又有幾個不如狼似虎,會拿人當人?“秀卿說笑了,誰敢動你,我第一個捏死了他!”公子作勢揮拳,不見如何虎虎生風,倒像唱戲耍把式,滑稽得來引人發笑。裴秀卿早習慣了這一套,捧場舉杯敬上:“那可說好了,明日仰仗諸君!”“那是當然!”2.自古江南遍地流金,是溫柔鄉,也是英雄冢。無數豪杰在此折戟,不單輸在個財字上,更是敗在個色字上。但楊云帆卻是個大大的例外。楊府臺到任三年,每年的例銀都應付了日常開銷,連過節打發下人都嫌少。虧得他家有賢妻幫襯,夫妻成婚三年,膝下兒女雙全。而他儀表堂堂,為人端方,又深得丈翁喜歡。楊府岳家梅氏家世顯赫,三代經商。祖上從倒賣布匹開始,擴張至總攬兩省布行,分號遍及全國,可謂富甲一方。梅家自創業之始便指著能討份功名,可任憑其家業一年比一年坐大,卻費盡心機沒能培養出一個秀才。于是梅老爺只好退而求其次,挑了個少年高中的狀元郎做女婿,聊以彌補老太爺此生所憾。此次壽宴,楊府臺亦仰賴梅老泰山出資,為了避人口實,借了個敬賀重陽的由頭,廣邀本地名流,借曰與民同樂。壽宴沒敢設在楊府,而是包了省城最大的酒樓步槐居。紅綢掛滿了街頭巷尾,桂香濃得裴秀卿下轎便趕忙掩鼻。這是不知折了多少枝條才裝點出的味道,裴秀卿一面掩鼻,一面嘀咕。他的小院距此不遠,他自己亦是步槐居的???,最知道每逢金秋此處便以桂揚名。只是桂花分明要香得幽淡方顯雅致,一重就失了風采??梢娺@有錢人的排場,似乎總露得不是地方。楊知府與岳家一同在門前恭迎,笑語晏晏,不見絲毫官架。裴秀卿與諸公子同至,一身打扮比平日素凈不少,瞧著也是一派斯文模樣。他擠在人堆里向壽星翁拱手道賀,偏這樣還讓楊云帆在人群中一眼瞧見。后者臉上笑容就此凝駐,如見滿院花落,彩綢失色,目色所及,只一人而已。楊府一早放言不收厚禮,諸公子只備了些文房雅玩聊表心意。裴秀卿字好詩好,旁人都叫他寫幅字送了,他卻不要這些看得見留得下的,只拎了壇親手整治的桂花釀充作賀禮,旁人道他敷衍隨便,他卻笑笑不發一言。——酒入客喉皆相似,唯有釀者知不同。這酒他釀了三年,年年滋味不同,是苦是甜,只有入喉方知??梢坏┚票M杯干,冬去春來,再多的苦與甜便也徹徹底底無影無蹤了。未幾,客到席開。重陽有俗飲酒賞菊,東道大方,每桌各備數壇。三巡過后,酒樓上下已是熱鬧非凡。而裴秀卿的桌前更是門庭若市——平素里假正經的、臭要臉的、死吝嗇的,全都欲蓋彌彰地取道他側畔經過,口里虛扯著旁的閑的,眼珠兒卻滴溜溜地一徑在他身上打轉。前日說定了要護他的公子們早都已醉得東倒西歪。他便是再大方,也經不得那許多眼睛一起埋汰,不得已,只好以扇遮面,側轉身軀避過那許多窺探目光。但如此,便落了個吃不能吃,喝不能喝的窘況,如困囹圄,進退兩難。忽聽堂中有人大叫一聲:“知府大人獻技啦!”那群看客便如水鳥般齊齊抬頭,遙望堂中,確認呼聲非虛,立時又整齊劃一地轉身,烏壓壓擠去瞧另一波熱鬧去了。裴秀卿聽見周遭七嘴八舌的議論,人道是狀元公生辰大喜,平素滴酒不沾,今日一氣竟干下了一壇,此時被人拱上臺去,正準備與樂師合奏助興,彩衣娛賓。于是他折扇輕收,舉目遠顧。但見那主桌腳邊一樽空壇兀自倒斜,被看客就地一腳,壇罐便在地上骨碌碌滾遠。壇上紅紙以墨線輕勾桂枝,正是自己的筆跡。臺上琴聲錚錚,前奏已起。楊云帆被人推了上去,面頰酡紅,不勝醉態。他由懷中摸出一物,鄭重又小心地揭開包裹在外的三重絲絹,聽見臺下人起哄催促,不急著奏笛,卻嘿嘿干笑起來:“如卿所愿……如卿所愿?!?/br>重復到第三遍,已是連裴秀卿都能聽見。眾人都道狀元大喜,只一人自這笑中聽出他意。這笑聲如怨如訴,非笑非哭,直是感慨交集,苦過黃連。裴秀卿面上血色漸去,看清那絲絹包裹下的竹笛,殷殷紅穗一如昨日,登時頭也不回,倏然起身,拂袖離席。未等他走下樓去,卻聽喧囂的絲竹聲中傳來砰砰數響。樓下有人掀桌踢凳,又有杯盤碎裂之聲。正有人抱怨“是土匪來了怎的”,就見一面扎眼的“楚”字大旗雄赳赳地撐上樓來,霎時映滿眼簾!酒樓中在座都是富賈豪紳,目下灌飽了黃湯,連土匪都不放在眼里,瞥見那幾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