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4
臣等附議!” 洛薇這才滿意的點頭道:“先帝駕崩,已兩年有余,陛下也已年滿三歲,到了開蒙的時候,哀家決定,要為皇帝多召些侍讀,年齡從三到七歲不等,反正宮中空房子多,只要你們有意,盡管將自家的孩子送過來?!?/br> 眾臣與勛貴,剛面露喜色,準備謝恩,就聽洛薇又接著道。 “各家有三到十歲的女孩,也可以送過來,至于費用方面,你們看著給吧,反正宮中能給提供最營養、健康的飲食,水平最高的侍者,最頂尖的生活環境,最優秀、最有才華的老師?!?/br> 所以,面對如此優質的教育機會,你給孩子交的束修少了,你好意思拿出手嗎? 眾臣聞言,心中則是不約而同的,生出一個共同想法,莫非,宮中又缺錢了? 看到眾臣的反應,洛薇不滿道。 “你們可別忘了,宮中現在自擔開支,給你們送孩子進宮接受頂尖教育的機會,是哀家個人的決定,選擇權在你們,而宮中可不欠你們的,沒義務承擔你們各家孩子的生活、教育開支?!?/br> 洛薇的話,從道理上講,是能解釋得通,就是聽在眾臣耳中,總覺得不是那么回事,可他們又確實挑不出毛病。 左良成出列道:“啟稟太后,陛下的教育學習問題,乃事關重大,往常為太子、皇子、以及公主選取侍讀,向來都十分慎重,說是優中取優也不為過,太后這般大開方便之門,恐怕,會多有弊端吧!” “左卿家的顧慮是對的,可哀家是這么想的,不管是眾宗室勛貴的孩子,還是你們些大臣家的孩子,將來,不說百分之百,那絕大多數,都有可能會成為皇帝的臣子,再加上哀家心疼皇帝,他自幼長在深宮,少有機會見到外人,讓他們早點接觸,提前相處,彼此相互了解,應該會利大于弊?!?/br> 這話,算是說到眾臣的心坎里了,給太子、皇子當侍讀,哪有直接給皇帝當侍讀保險,尤其是那些,按常規的話,以其身份資歷,怎么也不可能有機會,給自家孩子爭取到侍讀機會的人,更是十分激動。 趕在左良成開口之前,就迫不及待的跳出來。 “太后一片慈心,為陛下考慮周全,臣等深受感動!左大人請放心,太后開恩,給了臣等這個機會,臣等也當萬分珍惜,必將選取家中最出眾的孩子,去給陛下當侍讀!” 其他眾臣也紛紛跟著附和,左良成見狀,心中十分無奈,卻也不敢再堅持反對,犯了眾怒,他縱然身為首輔大臣,也吃罪不起,畢竟,他可沒有洛薇那底氣。 “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這件事,就這么定下了,有意向的人,回頭去宮務閣報名登記就行,為了能給這些小輩,提供最優質的教育生活環境,宮里前段時間,可花費不少錢財精力,對一些宮殿進行改建?!?/br> 宮中前段時間搞建設的事,眾臣也有耳聞,原本還有些好奇,太后這是想要干什么,可人家花自己的錢,想做什么,他們這些大臣都管不著,現在知道了,送孩子進宮需要花錢的怨念,也因此而消去不少。 眾臣都高興,洛薇也滿意的頷首微笑,然后決定,再次給大家來點刺激的。 “對了,哀家今天,順便再說一件事啊,先帝去得太早,留下的未亡人,都青春正茂,讓她們就這么苦守宮中,觸景傷情,也不是個事,哀家就想著,有哀家這個名正言順的,給先帝守著,也就罷了,剩下那些個,就都給打發出宮吧!” 第116章 禍國殃民的太后 19 驟然聽到洛薇提及先帝后宮的事,眾臣一時之間, 有些沒反應過來, 哪怕那些女子, 大多都是出自這些勛貴或大臣之家。 有大臣試探著問道。 “太后,您的意思是指,要將這些太妃太嬪們,按慣例,送到廟庵里去嗎?” 可是, 只她一個人守著,是什么意思呢? “哀家都說了, 她們青春正茂,送到廟庵里去做什么?哀家的意思,是給她們自行選擇的機會,要么改嫁,要么回娘家,生活開支, 由宮里負責?!?/br> 聽到‘改嫁’二字, 就這么被洛薇輕松說出口,眾臣嚇得立刻跪倒在地上。 左良成更是連聲道“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太后!” “都給哀家平身!有什么不可以的!你們這些男子,夫人去后,有幾個不繼弦的?” 心里一直認為天經地義的事,被太后這么當廷質問,還是有些無言以對,繼續跪在那里不起, 就是他們的抗議。 對此,洛薇早有心理準備,也沒有真的動怒。 “先帝去后,哀家這個當正宮的,如何打發下邊那些小妾,只是家事,知會你們一聲,是哀家對你們的尊重,你們若因此,就想借題發揮,別怪哀家不給你們面子,又不是哀家要改嫁,值當你們這么大驚小怪嗎!” 內心里,挺希望她能趕緊改嫁,好盡快退出朝堂,讓他們有機會脫離苦海的眾臣,再怎么想,也不敢宣之于口。 永安公只好出面道“太后請慎言!臣等突聽此訊,一時難以接受,也是在所難免,仔細想想,太后說得也有道理,新皇已登基,太妃們卻還年輕,這樣長居宮中,也不大合適?!?/br> “永安公!太后欲打發太妃們改嫁,此等與禮不合之事,若是成行,我等眾匠死后,如何向先帝交待?有何顏面再見先帝!” 洛薇幽幽回道“看你對先帝如此忠心,不若哀家送你一程,讓你有機會去下邊,問問先帝的想法?” 那位大臣頓覺毛骨悚然,強笑道“太后說笑了!微臣位卑身賤,豈敢去打擾先帝的安寧!” “哀家說了,這事,就是知會你們一下,并沒有讓你們幫忙拿主意!都起來吧!” 看出太后心意已決,他們再堅持下去,也討不了好,眾臣只好如喪考妣般的相繼起身,安慰自己,已經盡力了! “哀家最近看了些,人口統計方面的文卷,發現咱們袁國,男多女少的情況,十分嚴重,長此以往,對人口的持續發展,將會相當不利,鼓勵寡婦再嫁的事,就從宮中做起,你們這些人,也別多吃多占,娶妾太多,小心將來養不起!” “太后英明!太后為天下百姓,方有此舉,用心良苦,臣等卻不能及時領會,實在慚愧,還請太后恕罪!” 選擇性的忽略最后面幾句后,眾臣都覺有了臺階下,也有了能對天下人交待的理由,這才感到舒心。 直到許久以后,參加過這次朝會的眾臣,才明白,原來一切,早有端倪,太后從無虛言! 散朝后,洛薇剛回到御書房坐定,接替袁宛真之位的秦湘,就進來稟報,固山王與永安公請求謹見。 隨著洛薇在朝堂上,越來越強勢,他們二位也越來越沉默,很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