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3
,連咱家都有些看不過眼,難怪太后不放心,派咱家來盯著!” 看到這位內待,刑部尚書李尚品,就覺頭皮發麻,可還是得以盡量溫和的態度相待。 “許公公,天地可鑒,老夫絕對沒有消極怠工的想法,太后的吩咐,老夫是日夜都有牽掛在心!” 許內侍從懷里取出一本書,邊翻閱邊回道。 “光嘴上說,心里想,卻沒有行動,那可不成!歸納統計積年案卷,的確不容易,可是,只要你安排得當,讓手下人都行動起來,完成得不就快了!就像咱家,一心想要爭取機會,考入刑部任職,可這文化水平太低,就時刻在行動,利用一切時間看書?!?/br> 聽到這話,再想象一下,這么位翹著蘭花指的內侍,成為自己手下的情景,李尚品覺得自己整個人都好不了了,下意識搖頭,拋開腦子里的場景。 試探道:“許公公說笑了,您深受太后倚重,怎么會想到要出來任職呢?莫非是太后,又有什么新想法?” 第115章 禍國殃民的太后 18 “李大人這是何意!太后雖說不似大人這般,瞧不上咱家這樣的內侍,可也不會像大人擔心的那樣,無端重用咱家這些人,在太后那里,我們都是一樣的人,機會是均等的,知道嗎?” 許內侍是坤安宮里的內侍,雖然級別不算高,卻也常有隨侍太后的機會,這些重臣都認識,心里再怎么看不上,當面是誰也不會承認。 “許公公,看您說的,您可是太后身邊的紅人,我等都十分敬重,豈敢怠慢!” “行啦!李大人,趕緊忙您的工作吧,咱家可沒空陪聊!” “許公公,這些積年舊案的案卷,堆積的十分多,整理起來,十分繁瑣,需要慢慢來咯!” 許內侍冷下臉道:“太后給的有章程,您吩咐下去,讓刑部上下照章辦事即可,哪來那么多的理由和借口!” 這鬮人喜怒無常,就是不好應付! 心中腹誹不已,李尚品表面上不動聲色的應下。 “公公莫急,我這就工作,這就加緊工作!” 積年舊案中,會被上奏到刑部的,大多都是重案、要案,偵破率不高。 按太后交待下來的章程,歸納統計后,刑部的臉皮都要被揭下來,所以,李尚品一直在拖延。 拖到現在,就有了這么位,將考入刑部任職,當作奮斗目標的許內侍的到來。 接下來的時間里,李尚品就切身意識到,這位許公公說想來刑部任職,還真不是只說說而已,人家是真有做足功課。 人家許內侍使喚不動刑部的差吏,直接使喚監察部的那些人,請他們幫忙跑腿召喚刑部屬官,尚書李尚品不發話,他就拿著一本書,對照著職務,給那些屬官安排任務。 這一幕,看得李尚品目瞪口呆。 等到自己的下屬領命離開后,向來以為人嚴肅而著稱的李尚品,此刻強端著笑臉。 “許公公,您這本書,似乎很不一般啊,可否讓老夫借閱一下???” 許內侍警惕的看著他道,“有什么好看的,這可是太后知道咱家想考刑部后,特意賞賜給咱家的專業書籍,由太后在日理萬機之余,親自編撰的,十分珍貴!” 李尚品臉上的笑容不禁一凝,“許公公,這么說吧,老夫剛才看你對著書,給下邊的官員分派的事務,相當到位,心中實在好奇,您就借老夫翻閱一下,老夫絕不會強奪,看完之后,老夫就盡快完成太后交待的任務!” “此話可當真啊!” “當真!” 接過書的李尚品心中苦澀,再不當真,這位小小的內侍,拿著本書比對著,就能把他的活給干了,傳出去,他這個尚書之位不保不說,勢必還將貽笑天下。 風水輪流轉,過去是他們這些大臣讓太后處處受掣肘,卻又找不到理由發落他們,如今,則成了太后的手段越來越狠辣,卻讓他們這些做大臣的,有苦說不出。 這是一本不太厚的書,從最低層地方官員,在刑獄訴訟方面的職守范圍,到上層刑部各級官員的職守范圍,都有詳細劃分。 讓李尚品越看越覺心驚,他怎么也沒想到,竟有人能將各級官員在什么職位上,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與義務,寫得這么清楚詳細。 難怪太后能根據眾臣交上去的工作總結,迅速整理出他們功過對錯,一旦許內侍這種人,都照著書,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就算對方盯上自己這個尚書之位,也有能考得上的那天。 “太后真厲害啊!” 李尚品下意識的感嘆出聲。 “那是,太后的英明賢德,前無古人,恐怕以后,也很難再見到,在這樣英明睿智的太后手下當重臣,尚書大人不說珍惜,還總試圖跟太后較量,哼!依咱家看啊,你們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喲!” 李尚品的心情復雜,“許公公,除了刑部有這本書,還有其他各部的嗎?” “有啊!太后說了,過去那些制度中的錯漏之處,給了你們這些大臣可趁之機,個個都養成散漫性子,她得多花些力氣,將給你們給規范起來,做人做事,都必須要在框架里,才好管理!” 許內侍說得漫不經心,李尚品卻從中聽出太后強大的決心,邊關這場大戰,送公主去日照和親的事,顯然對太后造成的影響太大,她已經不耐煩再跟群臣,你來我往的溫和較量了,而是直接量底牌、動真格。 若是換個人,面對太后的強勢,以及這等高壓手段的管制,私下施展別的小手段無效后,群臣早就合力彈劾、抗議太后的獨裁專制了,不說直接將她廢黜,也能將她逼得退回深宮。 可是,他們需要面對的這位太后,不僅身后有靠山,有兵權做依仗,她自己手上還握有先帝留下的勢力,恐怕不等他們這些大臣勾連起來,早得先機的太后,就能先將他們都給拿下。 如此以來,他這位刑部尚書,也到了該做出抉擇的時候了! 邊關的大戰,暫告一段落后,論功贊賞,就成為朝廷上下的頭等大事。 有洛薇早前的那番發作在前,又有朝廷上下,如今被逼出來的高效率,戰功的統計,戰亡將士的撫恤金發放,都進行得十分迅速,且有條理。 “哀家認為,虎衛軍此次功勛卓著,清遠候勞苦功高,柳府子弟,在此次戰役中,也表現十分出眾,有多人甚至為國捐軀,足以盡贖前罪,因此,哀家欲從即日起,解除清遠候府的封禁,許清遠候班師回朝,眾卿家意下如何???” 知道太后雖是明著征詢他們的建議,實則主意已定,眾臣縱然有心想要反對,也不敢再提出來。 畢竟這場戰役,若非有柳家帶領虎衛軍力挽狂瀾,恐怕這次的損失之大,將令袁國不堪重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