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
背地里下點小勾子,典型的損人不利己。 這次他盯著的是葉夭。 一開始,他給城管局的朋友打了電話,舉報葉夭擺地攤,擾民——衛生不干凈這一點他不敢亂說,畢竟只要來實地調查一下就能看到。 本來覺得就算是葉夭不被趕走,也要吃好大一番苦頭。沒想到,第二天他那朋友就給他回了電話,說葉夭的地攤是經過了許可的,而即使是沒有正規的許可經營證,在這個時候他們城管不僅不會管,還得要給攤主們幫助,畢竟上頭已經決定要通過地攤經濟促進消費。要是這時候扯出來他給一個夜宵攤,還是這么紅的夜宵攤下絆子,鬧大了的話那不僅是他,連他領導都沒好果子吃。 至于擾民,那地兒本來離居民區就有點距離,等到周邊的居民投訴再說吧。 王利發沒想到這招居然不靈,然后他想起了那天晚上自己的靈光一閃,馬上就給食品衛生監督局打了電話,舉報葉夭的夜宵攤往食物里非法添加罌粟殼。 是的,他那天就琢磨了,炒粉、拌面、綠豆沙這些都是再常見不過的東西,怎么她攤子上賣的就這么好吃,讓人吃了還想吃呢?肯定是添加了什么不該添加的,比如讓人上癮的罌粟殼!有一段時間,他自己就這樣干過,真的有用,后來膽子小怕被查就及時的收手了。 食品衛生監督局接到這樁舉報后,發現這家夜宵攤是最近很紅的網紅攤子,人流量很大,于是很重視,當天就給匿名的舉報人回復,表示會立刻調查此事。王利發接到回復后,得意的哼起了小曲。要真是被查實,那可是可以被刑拘的罪責;而要是沒有添加,自己是匿名,苦主又不會知道。即使知道了,自己只是身為熱心市民對其表示了懷疑,那也合情合理。 和他有著同樣想法的還有柯志成。 那天他在葉夭的夜宵攤上遭到了冷遇,不僅沒有享受到上賓的待遇,也沒有拿到車馬費和好處費,心里憤憤不平。一回去他就洋洋灑灑的寫了一篇探店稿。 柯志成有點小聰明,他倒沒有在稿子里一味的貶低夜宵攤的食物,反倒是真心實意的夸了幾句。但在文章的末尾卻提到了夜宵攤的價格,并表示這個價格甚至都比一些大餐廳要更加的貴,雖然他沒有明說,但卻是在字里行間暗示一個夜宵攤標這么貴的價格,十分的不值,性價比不高,老板不厚道。真的有一部分不在附近本來想找時間來嘗味的食客,在看了這篇推文后就打消了這個念頭也對,同樣的價格,我在哪兒不能吃到好吃的粉面呢? 但也有一部分葉夭的老顧客,在看了這篇公眾號后,有點生氣——值不值得這個事兒屬于個人主觀意見,有他們這些喜歡得不得了的客人,自然也會有不喜歡的,這都很正常。這篇文最大的問題是結尾時候的寫法,雖然沒明說,但卻在暗指老板定價心黑手辣,而食客們在從眾心理的誘導下成了冤大頭。 “這作者是個老陰陽師吧?” “而且這個價格貴嗎?比起它的品質,這個價格一點都不貴好么?!” “價格沒問題,有問題的是你的錢包?!?/br> “我去,這家的綠豆沙賣25一碗,還嫌貴?知道它有什么功效嗎?賣一百一碗我都覺得它賣虧了!” “這樣一碗小小的綠豆沙賣二十五不貴?樓上你們家是開礦的吧?真的是人傻錢多速來?!?/br> 誰都不想被當成冤大頭,于是在這篇文的討論區里又開始了新的一輪罵戰。最后爭論來爭論去,焦點開始逐漸的轉移到了綠豆沙上面。 一碗綠豆沙能有什么功效?柯志成看得有點懵 評論區為了給夜宵攤正名,開始現身說法,表示自己本來失眠睡不著,嚴重到醫生都沒轍只能靠吃安定,結果在吃了夜宵攤的綠豆沙之后,能夠一覺睡到天明。 柯志成看到這條后翻了個白眼“真是弱智!這么說起來,連醫生都不用了,大家都去搶綠豆沙就好了?!?/br> 下一秒,他愣住了。 翻出微博來,他在同城搜索了一下,果然發現幾條提到了綠豆沙的,只是都是素人,沒有流量也沒有引起什么水花有說吃了綠豆沙后讓自己頭腦清醒不少的,有說吃了綠豆沙后提高了自己記憶力的,還有的應該是高三生,說就靠綠豆沙續命,復習效率翻倍,可惜就是太難搶了嚶嚶嚶之流。 柯志成覺得自己嗅到了一個大新聞的氣味。他開始興奮到顫抖綠豆沙治失眠,綠豆沙提升記憶,綠豆沙讓高三生上癮,一碗神奇的綠豆沙最重要的是,這碗綠豆沙賣td二十五塊! 這就是虛假宣傳、非法獲利甚至是非法添加吧? 不得不說,柯志成和王利發的腦電波在這一刻殊途同歸。 就在柯志成也緊鑼密鼓的在暗地里搞事兒的時候,食品衛生監督局的工作人員在葉夭營業的時候找了上來。 食監局的人并不是偷偷摸摸的暗訪,而是光明正大的來抽檢,還按照這種行動的執行慣例帶上了地方臺的新聞欄目的記者和攝像。一行四五個人穿著制服,浩浩蕩蕩。 他們在剛轉過街角就看到了這幾個夜宵攤,人挺多,大部分都圍繞在最左邊的那個攤子,這應該就是今天的抽檢對象。為首的工作人員一路走來一路觀察,發現不管是路面還是擺放的桌椅以及葉夭的兩輛小推車cao作臺上都非常的干凈,甚至比高級餐廳的后廚還要干凈,幾乎看不到一絲的油污和灰塵,锃亮锃亮。 這一下子,他對這家夜宵攤就有了好感,于是看向葉夭的眼神也變得溫和。 “衛生抽檢?!睅兹讼蛉~夭亮了證件。旁邊的記者和攝像開始工作。 葉夭稍微有點驚訝,但并不意外。她從容的點點頭“稍等,我炒完這盤?!?/br> 旁邊的食客開始小聲的議論起來。這些年食監局對餐飲行業時有抽檢,經常上新聞,見怪不怪了。而因為入眼可見的干凈,他們倒沒有覺得會有什么事情,根本沒想到其實這次是一次針對性的行動。 “有沒有食材的采購表?”工作人員問。 進貨查驗制度是他們在對餐飲choucha的一個必檢項目,但這種小夜宵攤之前非法經營的多,只屬于城管管轄范圍,并不在他們的choucha范圍。他估計葉夭也很難拿得出具體的采購表?,F在鼓勵地攤經濟,如何在這種趨勢下對地攤食品的衛生安全進行管理,也很考驗他們的工作能力。 沒想到,眼前的姑娘似乎早有準備,從收錢的盒子下面拿出一個文件夾“給,每日的進貨記錄我都有登記?!?/br> 為首的中年男人接過來一看,出乎意料的做得很細致,每天的進貨記錄,進貨地址甚至到一些食材的批次都非常的詳細。他不由得夸贊道“做得很好嘛?!?/br> 葉夭不以為意,這算啥?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