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
想法?!?/br> 門輕輕合攏,留她獨擁一室檀香氣味。 佛曰: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道中之大劫。無間道是八熱地獄最底下,也最苦的一個。她想,她死后會墮入無間道。 也或者,她已身處無間道。 時無間、空無間、苦痛無間,永不得釋。 第四十七章 “她都是像一攤蠟消融下來。她的性情不好反抗,不好爭斗,她的心像永遠貯藏著悲哀似的,她的心永遠像一塊衰弱的白棉?!?/br> 民國二十五年第一聲鐘聲敲響的時候,蒲郁讀到中這一句,合上了書。短短的中篇,她這輩子也沒有讀完。 作家蕭紅的名字,是聽阿令他們說的。光陰似箭,阿令回北平念書也過去許久了。蒲郁不愿去打擾,可不能不去關心。 去年五六月,日本在華北相繼以荒唐借口制造事端,迫使南京政府簽署喪權辱國的協定,拱手讓出包括北平、天津在內的河北等兩省大部分主權。 盡管情報部門躍于同日本特務斗爭,但主要是防范姿態,為遏制日本挑起戰爭。這些年南京政府財政入不敷出,全國自然災害不斷,華中、華西局部內戰未停。諸多顧慮,總之不愿與日本正面開戰。 “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了!”一篇“告同胞書”在青年師生中傳開,激起千層浪。 十二月,北平學聯召開代表會,北平、天津十五所學校反對“防共自治”,要求政府討伐漢jian殷汝耕,動員全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蛇@時竟傳來消息,南京國民政府為滿足日本“華北特殊化”要求,將設立一個“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機關。 九日,北方各所學校的學生們高舉旗幟與標語行至新華門,軍警聞訊出動,全副武裝。學生代表要求面見軍事委員會北平分會負責人何應欽,并提出六項要求。 等候多時,何的秘書出面回應,學生們對他的敷衍極為憤慨,繼續振臂高呼,向王府街大街進發。軍警鎮壓下,學生隊伍沖散,并有十余人被捕。 可這并不能磨滅學生們的憤怒,十一日北平眾多師生聯合罷課。部分學校遭到封鎖,重點監控。 十六日,冀察政務委員會成立。凌晨,東北大學、中國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萬余名學組織游-行,市民們熱情支持學生的愛國行動,沿路送上食物與水??尚袆釉俅斡鲎?,與軍警交涉未果,不少學生們受到棍棒毒打、逮捕。 之后,北大、清華等校長聯名請求釋放被捕學生。全國總工會工人亦呼吁援助學生救國運動,紛紛罷工。南方的民眾亦聲援聯合抗日。 “反對防共自治運動!” “立即向日本宣戰!” “保衛華北!” 眼看形勢愈發緊迫,蒲郁只得向吳祖清打聽北平的情況。 吳祖清回以訓斥,暗地里卻涉險與北平方面聯系,獲悉施如令沒有被捕,只是受了些小傷。 這一點他也隱去了,道:“施如令沒有參與運動。不過她去年放棄了去美國的機會,留校做了助教,跟著教授搞學術研究?!?/br> 蒲郁忘了去考究邏輯——這件事涉及學聯與地下黨,二哥怎么有權過問,若無權又是通過誰問到的。 蒲郁萬分感激,放下了心。 然而,這個元旦仍是不好過的。上海進步青年們呼吁抵制日商、日貨,以孫仁孚為首的“上友商會”受到抨擊,吳祖清只得代表會長出面,發言刊報表示商會與市民同心。 情況反而惡化,吳家的車在跨江的橋口遇上飛來糞水。文苓在車上,忍了又忍才只讓司機將車想辦法開走。事后警方得知,表示會嚴懲鬧事者,文苓卻道不必。節骨眼上再惹民眾不滿,談話會可能沒法開了。 為穩定民心,蔣召集各學校師生代表三百余人在南京開談話會。北平各大學學生會拒絕推代表參加,會上由胡適等代表發言,要求懲辦漢jian、公開外交、反對任意修改教科書等。 對南京政府而言,似乎這只是一個形式,會后出臺的相關政策與師生們的期望相去甚遠。 上海租界像個沒有歸屬感的孩童,天氣將回暖一點兒,又混混沌沌睡了過去。 霓虹惑人,舞廳傳來歌女的靡靡之音,酒肆窗前依稀能聽見百轉千回的彈評唱腔:“衾兒冷,枕兒涼,見一輪明月上宮墻。勸世人切莫把君王伴,伴駕如同伴虎狼,君王原是個薄情郎?!?/br> “我第一次聽彈評,便是聽的這。同二哥一起?!逼延艨聪蛏砼缘娜?,輕聲仿著唱腔道,“君王原是個薄情郎……” 吳祖清笑了下,“不要唱了?!?/br> “我收到密電了?!?/br> “嗯?!眳亲媲宀伙@情緒,“你是去探親的?!?/br> “就當是這樣?!逼延粢苍谛南虏粩嗾f服自己,“二哥,你會惦記我嗎?” 眼下時局難測,一別許是永別。 吳祖清只道:“你會回來的?!?/br> 蒲郁收到的密電是總局發來的緊急調令,去天津。 天津作為華北重要的通商口岸,向來是日本滲透的目標。日本人圖謀華北的控制權,以作為“滿洲國”與國府間的“緩沖地帶”,最終逼迫南京政府放權建立冀察政務委員會。 天津站情報人員為此暗中斡旋,多名情報人員犧牲。其中一位是鮮有的大將,能說日本京都方言,通曉當地文化。此番任務中,她扮成自小被日本人收養的義女,接近了日方核心人物。將要破獲重大情報,卻發生了不測。 不知她哪里講錯一句話,令那位大人物起了疑心。大人物釋放假消息試探她的身份,查獲的確有疑,便設計了游船之行,將謀殺設計成溺水而亡的意外事故。 總局要在短期內找到一個人假扮日本女子是不太可能的,只能另辟計劃。 冀察政務委員會對南京政府來說是地方政權,實際是日本人眼里的自治政權。 委員會下設部門,管政、財、法等各方面。除了委員,還設參議、顧問等百余人,大多是宋哲元系、張學良系和原北洋軍閥下野的人物。 曾經被通緝的隱居的,人民痛恨的吸血蟲,投機倒把的親日分子,如雨后春筍般冒頭出來尋發展的機會。他們興官僚主義,奢侈腐敗,仿佛令華北政局衰退回北洋政府時代。 蒲郁曾經的身份引起了總局的注意。前塵舊事了卻,原奉系軍閥將官家千金的頭銜如失去危險性的蒙塵寶玉,有理由重現于世。 經安排,蒲郁去香港,搭英國人的船前往天津。對洋服店經理及太太們的托辭是去北平探望阿令。也許談不上利用,可她還是愧于再次借用阿令的名頭。 三月中旬,夕陽為熙熙攘攘的碼頭鍍上一層粉金的塵,港口停泊的小船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