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23
又說大家都見過縣令夫人的,長得那般好看,跟天上的仙女一般,整個縣城都找不出比她還好看的姑娘。 又是本縣地位最高的女眷,怎么會跟一個鬼知道長什么樣子的丫頭過意不去? 就算吃醋也吃不到丫頭身上去不是? 大部分人一聽,想起那日看到王永珠的容貌,那通身的氣派,說話行事,也確實不像是善妒的人,更何況,這也沒必要??? 真要收拾一個丫頭,用得著送出去嗎?留在府里多少手段使喚不出來?何必鬧出來,大家都知道,面上不好看,名聲不好聽啊。 因此也都信了曲氏和陳氏的話。 兩人也沒當回事,只當這事就過去了。 沒曾想,昨兒個萬大姑娘和全大姑娘出去參加了一個小姑娘家家的聚會,按照往日,都要晚間才回家的,這次卻中午就回來了,還氣呼呼的。 一問才知道,原來這閑話不僅沒平息下去,倒是越傳越離譜了,而且如今不僅限于這些當家的主母了,這些沒成婚的小姑娘還有下頭的婆子丫頭中間,居然也傳開了。 今日萬大姑娘和全大姑娘本來是去馬場那邊的馬監家赴宴去的。 這馬監姓袁,是赤城縣三大馬場之一的品級最高的管事,總管馬場各種事宜,正八品。 雖然是在赤城縣范圍內,因著他這馬場直屬太仆寺管轄,劃歸兵部。 以前赤城縣的縣令即使品階高于馬監,卻因為馬場直接歸兵部管理,一直是屬于井水不犯河水的關系。 不過這位袁馬監倒是一貫會做人,面上和赤城縣本地官員的關系都還不錯。 他在赤城縣已經呆了十幾年了,升遷無望倒也就死了心,打算一輩子就老死在位置上算了。 到底是時間長了,這赤城縣的官眷本就不多,十幾年了,大家也都熟悉了。 尤其是小姑娘家家的,性格都差不多,親爹老子的品級也相當,因為跟萬大姑娘和全大姑娘十分要好。 這次是那位袁馬監的閨女,已經說好了人家,不日就要出嫁了。 想在出嫁前,跟閨中的小姐妹再聚聚。 萬家和全家的姑娘本是高高興興地去,想為小姐妹添妝的。 結果到了袁家,因著她們本來就熟悉,袁家的大姑娘也就沒拿她們當外人,讓她們在里屋坐著陪已經到了的客人,她出去迎接別的客人了。 以她們的關系,萬大姑娘和全大姑娘也沒推脫。 結果,等兩人進了里屋,就聽到有幾個姑娘在小小聲的說閑話,說的居然就是縣太爺的夫人。 話里話外很有些不堪,善妒也就罷了,不知道怎么的,還說王永珠心狠手辣,見利忘義,對親人都十分苛刻、見死不救之類的話。 萬家、全家兩位姑娘那日見了王永珠,又收了雙份的見面禮,對王永珠的印象好的很,加上自家親娘也一直在她們耳邊說王永珠的好話,心里就拿王永珠當天上仙女一般敬重著。 聽了這話,哪里忍得住,上前就指著那說閑話的姑娘,問這話是從哪里聽說的? 那說閑話的姑娘,她們也認識,見兩人這么問,也就一五一十的說了,說到處都傳遍了。 不僅家里的長輩知道了,連丫頭下人都在傳這樣的話呢。 萬大姑娘是個急脾氣,全家大姑娘卻有幾分心眼,套了半日話,才得出結論,說這消息,居然是從今日的主家,袁馬監家里傳出來的。 萬大姑娘聽了這話,直接就找袁家大姑娘,問上了臉。 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源頭 袁家大姑娘也不是個好脾性的姑娘,兩人一時把話說岔了,一個覺得袁家管束不好下人,居然傳這種沒影的閑話,壞縣令夫人的名聲,若是傳到宋大人耳朵里去,這袁家莫非能討到好不成? 一個是氣,平日里親密的手帕交,今兒又是自己的好日子,一片好心請大家來聚聚,說兩句知心話。卻為個外三道的縣令夫人給自己臉色看,可見是要攀高枝去了? 一時誤會,倒是都氣了個倒仰。 不過話倒是說清楚了,這話是從袁家傳出去的,和袁大姑娘和袁夫人說沒關系,也沒關系,說有關系,也有關系。 因為這話,是從袁馬監的二兒子屋里屋里傳出來的。 袁家二少爺去年出門,半路買回來的一個丫頭,長得妖妖喬喬的,說是什么讀書人之后,將袁家大少爺迷得神魂顛倒,回來就名媒正道的還辦了酒,當二房夫人給納進屋里了。 還說了,這愛妾就是他的命,若是要嫁給他當正頭夫人娘子,就得好好待這個個妾。 能跟他家聯姻的人家,誰家姑娘不是嬌養長大的?這還沒成親,自家男人就成了二手不說,還得忍著惡心,好好對一個妾? 人家姑娘嫁過來是做主母的,不是做縮頭烏龜,上趕著將一個妾供起來當祖宗的。 因此,原先還有點意思的幾家,都紛紛改口,給自家姑娘許了人家嫁出去了。 這袁夫人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子承父業,跟在袁馬監身邊學習,打算將來接親爹的班。 至于這二兒子,小時候有幾分讀書的天份,家里也指望他能高中,因此下死力的供著,到如今,也只得個童生,連秀才都還不是。 不過有了這個妾以后,倒是被這妾哄著,每日苦讀。 又因為這二兒子護著,袁夫人也就捏著鼻子忍了。 只想著,等二兒子中了秀才后,就算有這么個妾,也不礙什么事了。 哪曾想,因為大姑娘眼看要出嫁了,到時候肯定要帶幾個人出門子,這家里使喚的人手就不夠了,就買了幾個丫頭婆子回來。 老二心疼這個妾,說是給自己,實際是給那妾要了兩個過去。 結果沒過幾天,就傳出這話來。 袁夫人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一來她要忙著閨女出嫁,實在沒有太多的精力管這個,只讓人去申斥了幾回。 二來,這宋重錦來,因為皇帝親口說的,讓宋重錦負責馬場的所有事宜,一下子,就將幾大馬場的馬監都給壓了下去。 袁馬監心頭不服氣,那平日里就帶出幾分來,袁夫人和袁馬監夫妻一心,自然也對宋重錦和王永珠沒什么好感。 心底其實還巴不得這話傳出去,壞了他們的名聲,心里才痛快呢。 不然,真要管,還能管不??? 這不,沒幾天不就傳得沸沸揚揚了?袁家大姑娘是袁夫人的閨女,自然也知道自己母親的打算。 她是沒出閣的姑娘,不好說什么,只能裝不知道。 此刻被萬家大姑娘這么問到臉上,又難堪又有幾分心虛,所以才跟萬家大姑娘吵了嘴。 還是全大姑娘在中間打了個圓場,兩人雖然嘴上說算了,心里卻都還有氣。 萬家大姑娘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