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84
在大宋就已經證實過了的。到了正月初七時,興宗再次宴請了宋使們,在他們的皇家園林之中。這幾日,興宗也再三欣賞了汴戲演出,甚是癡迷,因此一來便要和宋使探討。云雁回當仁不讓地同興宗聊起了汴戲的起源與發展,興宗也特別感興趣,問了很多問題,“這么說,若是沒有貴使,汴戲也出現不了?”“您嚴重了,應該說沒有孔班主,就沒有汴戲,外臣只是起到一個推助的作用?!痹蒲慊匦χf。興宗搖頭,“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聽說貴使還是的主編,這雖然我沒看過,但是聽說乃是借鑒其形,想來貴使也是有才之士?!?/br>云雁回有點無奈,聽這聲口就知道要作詩了??!云雁回只好轉移目標:“實不敢在李翁面前自稱有才,李翁的書樓大宋皆知?!?/br>興宗又將李行簡也夸了一番,“今日天光好,正該作詩助興,不如今日就以汴戲為題吧?!?/br>興宗一說,宴上陪伴的遼臣都轟然應是。云雁回這邊,則暗搓搓地等李行簡捉刀代筆,自己再抄寫一遍。李行簡是真有文化的,寫兩首詩不是問題。而李珣和趙允初好歹是受傳統教育長大的,自己寫個詩也湊合,放在遼國夠看。那邊遼臣們一一寫完,興宗便拿來一一點評,“唔,這首是哪位卿家的,不錯。徹夜弦索鳴,南曲起上京。方寸行天涯,一聲一妙境?!?/br>遼人寫詩比較平實,云雁回不需李行簡解釋也能大致聽懂。前二句是寫遼國都城上演著從南朝而來的汴戲,整整一夜弦樂都在奏鳴。后兩句則是寫汴戲的特點,不大的舞臺上卻能上演許多場景,每一句唱腔,都能包含豐富的情感。興宗念完,遼臣們也吹捧了一下,似乎這詩也是他們之中公認比較擅長漢詩的人寫的。但是和李行簡的詩比起來,就差遠了。李行簡忒壞,不長的時間里,他寫了一首短詩給云雁回捉刀,還寫了一首長詩交差,寫的是,用典極多,從戲寫起,到觀眾的表現,全方位展現這一出戲的魅力所在。面對李行簡的詩,所有遼人的作品便黯然失色了。興宗念了一遍,又品味了一下,也覺得輸得心服口服,他自己寫的那一首也遠比不上呢。這位宋使,不愧是家藏萬卷的大儒,那些書可不止是擺在那兒,人家全都抄寫記住了。不過經過這么一場“尬詩”,云雁回也從遼人的詩作中感覺到了汴戲在此的受歡迎程度。他們這些使臣沒有每日盯著看,但是遼人在詩詞里把各處的場景都描繪出來了。短短七日的時間,遼國貴族為了頗有些廢寢忘食的癡狂。許多人看了后,就深陷入劇情中,去養鯉魚的還算好的,據說還有遼國女子把自己當做何麗姝,行止打扮處處模仿,還讓家人叫自己麗姝,要找他們家梁生,全然瘋魔了。民間也有一種呼聲在高漲,他們希望興宗能夠憐愛一下他們這些平民,請孔家班在宮外也演出,他們可是每日守在宮外癡癡等待很久了啊。至于瘋狂抒發對劇情喜愛者,就更是多了。遼國人民反應熱烈,云雁回也笑得十分開心。大家都有同一個愛好,但是不過幾日后,宋使就要離開了。興宗走到云雁回旁邊,拉著他的手動情地說道:“我多次修書,南朝皇帝兄慷慨請汴戲班來遼,我曾提過,還希望能譴人教習汴戲給我們大遼的樂者,南朝皇帝兄說可令使臣商議此事。現如今,汴戲班在宮內演出幾次,朝中上下深愛,那么,可否讓孔班主留在大遼一段時間,進行教導,好讓我們日后也能繼續欣賞到汴戲呢?”現在不光朝中群臣喜愛,后宮里面上皇太后下到宮女癡迷,宮外百姓中呼聲也很高,想也知道,要是把孔家班放走了,會有多大的怨念。云雁回心說你一臉胡子拉碴,居然好意思叫我們仁宗巨巨哥,面上卻是一臉陳懇地道:“非外臣不愿,實在是太難了啊,宋遼兩國修好日久,外臣不敢欺瞞,這汴戲身口要練習許久,才能出成果。孔班主研究汴戲多年,他的弟子很早就開始學習,若要出成果,沒有十年是不可能的。加上貴國樂者不一定熟悉南朝曲調方言,可能要更久。故此,孔班主縱然能留在遼國十年之久,遼國臣民能等上十年甚至以上嗎?”興宗本來以為汴戲出來時間也不長,沒想到出效果要那么久,等十年,那還欣賞個毛啊。興宗頓時郁悶了,“如此……那能否答應我們的不情之請,請汴戲班在上京多留一載?”云雁回一下子就哭出來了,因為被興宗拉著手,順勢便扯著他的袖子擦眼淚鼻涕。興宗:“……”趙允初三人都暗藏幸災樂禍看過來……云雁回哽咽道:“國主不知,先時和您說過,孔家班乃是在蒲關澤游苑中表演,每日沖著他們去的游人不知多少,這一次赴遼,也是承擔了很多民眾的壓力。不過,南北朝是兄弟,他們若能為兩國交好出一點力,損失多少演出費都是應當的。外臣只是……為了鄙國的孤兒傷心。“我們頒布了新法令,從今以后,賑濟天下孤兒的錢糧,都要靠蒲關澤的收入。而蒲關澤最大的吸引力就是汴戲了。若是孔班主遲遲不回……嗚!”興宗被云雁回半真半假的話忽悠得暈頭轉向,頓時有些為難了,“如此,真是為難你們了,那……半載?”一名遼臣按捺不住了,激動地道:“陛下容稟,半載時間,我們根本欣賞不夠啊。宋使是否能夠請汴戲班的人,輪流在大遼演出呢?”云雁回捂著眼睛道:“遼國上下如此盛情,我們也實難推辭,若是輪替來遼,雖說對蒲關澤生意仍是有很大影響,路途耗費時長,但是,倒也是個法子呢,可叫戲班的人輪流每年赴遼。如此一來,還能夠解決教學的問題了?!?/br>興宗畢竟是做皇帝的,這還能有不明白的?經過這幾日,他們都淪陷了,若是就此放汴戲班離開,恐怕朝中都要亂了,于是豪爽地道:“蒲關澤一應損失,我們大遼一定會補償,兩國雖是兄弟之交,也斷沒有叫貴國為難的道理,何況這些錢是貴國慈幼之用,于心不忍。戲班藝人的收入,我們也可以補貼?!?/br>眼看著興宗主動說出來要割rou的話,云雁回在心底笑了一下,說道:“那實在是感念國主的慷慨,外臣覺得,不如在貴國五京建立大劇院,可以仿照我國的舞臺與布置。一個是給汴戲班一個演出之所,同時也紀念咱們兩國的交流?!?/br>興宗連連點頭,“沒問題沒問題,我們出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