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6
現在,他卻要對彈詞——這就用上這名字了——的技巧提出意見?……為何不能呢?云雁回與孔寄談了幾句本子后,就確認這是諸宮調的原始形態了。諸宮調又稱作彈詞,汲取各種曲藝之精華而成,以唱為主,以白為輔,以曲子表演長篇故事,后來雖然沒落了,但是它上承唐宋詩文,下啟南北戲曲,為后世的戲曲藝術開辟了道路。元雜劇,就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諸宮調的成功之處。戲曲戲曲,之所以是戲曲,就是因為它們以“曲”來演“戲”,而這正是諸宮調的創新,將音樂引入了故事,結合二者,為戲曲的誕生鋪墊好基礎。云雁回算是明白了,孔寄算出來的他這個貴人,雖說能捧人,然而也不能把二十歲的孔寄捧出五十歲的藝術成就啊。他的用處,是在于他見過現代那些成熟的戲劇藝術,京劇,昆曲,越劇,黃梅戲……如果說有人能給孔寄一些啟發,讓他提早完善甚至提高自己的諸宮調表演藝術,那個人肯定是云雁回。從誕生起就輝煌了很多年的戲曲提前出現在百花齊放的北宋民間舞臺?云雁回覺得自己很樂意看到這樣的場景!云雁回站了起來,篤定地道:“首先,建議你去看一下我們大相國寺的俗講,這邊的俗講和你看過的說話可能不太一樣——你要讓觀眾融入你的故事,更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其次,再看看雜戲的表演方式,將其也融入進來吧?!?/br>“……”孔寄只覺得好像有道雷劈中了自己的天靈蓋,在他腦袋里劈出了一個新世界來,叫他一時間啞然失聲。內行看門道,云雁回短短幾句話,尚未說得很細,孔寄已然想著,不要說十二分了,他覺得自己能奔著一百二十分去了!第171章百戲之祖孔寄創造出形式,收集很多樂曲和故事,讓它們能夠隨機組合在一起,換發出新的活力。而云雁回的主意,又給了這種諸宮調無限的可能與發展。孔寄想出了以曲演戲的形式,使諸宮調出現于世。而云雁回提出從雜劇中吸收到分角色扮演、加入更多舞臺動作的表演方式,則讓諸宮調更往前邁了一大步,儼然已成戲曲的雛形,具備了其與之后的元雜劇最大的差別。——元雜劇和諸宮調最大的差別,不就是元雜劇是分角色在舞臺上唱念做打俱全,而諸宮調則是一個人從頭唱到尾。相比之下,當然是前者更能吸引觀眾,讓他們進入故事。縱然只是一個念頭,孔寄已經由此想到了很多。張山人同樣。以他們對市井藝術的了解,頓時就認定了,大有作為。孔寄十分興奮,他能感覺到自己將融匯創造出一種新的頂尖藝術,恨不得對著云雁回納頭就拜,話都快講不清楚了。云雁回對孔寄說:“先生,你只管好好創作吧,我會為你單租一個院子,招些人來給你排演。不日業成,便可一夜成名了?!?/br>孔寄沒想到云雁回還要資助他,這真是坐實了“命中貴人”的身份啊,叫他激動難以自持,握著云雁回的手感動地說:“大,大恩不言謝,孔某日后但聽吩咐……”“無需多禮,滿汴京都知道呀,我就是個熱心人兒?!痹蒲慊厍纹さ卣f,“您只要保證,一定會把最完美的表演交出來就行了?!?/br>張山人大笑了起來,孔寄卻因為太過激動而笑不出,手指一直在彈動,腦海中一刻不停地想象,當諸宮調以雜戲的方式被表演出來,會是什么樣子。“孔某怎敢辜負先生期望!”孔寄也下定了決心,要拿出一個最優秀的作品。“此事還需保密,到時才有震撼力?!痹蒲慊氐皖^思考了一下,然后說道,“孔先生,半年,半年時間,我希望你能排演完一出戲。這樣,你可以趕得上一個迄今為止,汴京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戲臺,并且作為重頭戲出場?!?/br>云雁回說最大、最有影響力,那就肯定是最大、最有影響力。張山人在心中一算這時間,登時就明白了,意味深長地看了孔寄一眼,“你可千萬不能放過這個機會,汴京有無數人,會為了登上那臺而發狂的?!?/br>孔寄從外地來,又整日在打聽業內的事情,自然不知道汴京百姓都是數著蒲關澤完工的日子在過的。那些要搬遷到蒲關澤的,期待去蒲關澤游玩的,還有等待在蒲關澤開店賺錢的人……全都在等待這個地方開業!蒲關澤動工已經一年多了,預計明年夏天,就能完工開業。到時,蒲關澤將辦一個盛大的旅游節開幕式,將那里推介給汴京,乃至全開封府的人。而那個開幕式已經確定了,官家會出席,又會有萬姓同樂,所以,還真稱得上是最大、最有影響力的舞臺。張山人含蓄地給孔寄介紹了一下。饒是知道云雁回的能耐,孔寄的心也不由得撲通撲通跳了起來。孔寄自幼在勾欄瓦舍中見識的,所有的瓦舍里,正中央都會有一個位置空置,是為了留給天子——當然了,官家是肯定不會去這種地方的。然而這也算是非常有影響力的舞臺了,每天都有很多觀眾看著,是藝人出名的重要途徑。這些民間藝人對于能蒙受皇恩是非常期盼的,教坊時而會雇人進宮表演,若能在官家面前表演一回,出來后便可以在名號前面加個“御前”二字了,身價也不同以往。那樣的舞臺,則是最高最有逼格的。倘若開幕式那天能上去演出,則是二者兼具,這意義可想而知——何況是重頭戲!孔寄本是陽阿地方藝人,如今進京后有人告訴他,他能在御前演出,這會兒,他心里真只有四個字了,一步登天。孔寄不禁再次拜謝云雁回,并表示自己一定會努力,不辜負云雁回的栽培和張山人的幫助。孔寄心中認定云雁回對此有很高明的見地,又要拉他深入地聊一下。所幸云雁回是站在了巨人肩膀上,了解的不精,但是引導一下方向還是夠了。例如孔寄問到了打扮的問題。如今所看到的各種雜戲,以滑稽戲居多,演員們打扮得花里胡哨,極為鮮艷,也會涂面,然而涂得臉白白或黑黑,只是為了逗樂人而已。孔寄便問:“這彈唱時只需要注意唱詞中的情感便可,若是加上雜戲的身段,演戲,豈不是還得注意面上也一同表演?這倒罷了,臺下只那么多座位,后面的人看過去,便只有一個身形了?!?/br>“故此也要適當借鑒雜戲的打扮,穿著夸張一點,涂面也夸張一點,將五官表現出來,戲者表情大一點,也就差不多了?!痹蒲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