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4
是也被牽連一同罰半年薪水,雖說不缺錢,這不是心里不爽么。云雁回在路上還想垂死掙扎一下,厚著臉皮和包拯說了一下。包拯看他態度誠懇,有些江信江疑,“本府想想……”倘若真的冤枉雁哥兒,那便不好了。走回開封府前,只見外面等候這好幾個商賈,也不進去伸冤,仿佛在等人一般,一看到云雁回就沖了上來。“云小郎啊,你終于回來了?還記得我嗎?我是孫二酒樓的老板??!”“還有我,我是李記的?!?/br>云雁回一臉茫然,“你們找我干嘛???”這些商賈七嘴八舌地說道:“想預約一下,去我們店里畫壁畫呀!”“我這邊想畫一個酒仙,就在大堂中?!?/br>“我們店里想要畫月宮美人!請問怎么算價錢?”“……”云雁回:“……”所有人都看向了云雁回。連鄭凌也有點懵了,“雁哥兒,你還給我們安排了這樣的生意?”在賣酒的地方畫什么酒仙、常娥的立體畫,吸引顧客前來,這主意的風格,好像雁哥兒啊。連鄭凌都開始懷疑了,這是不是真的是雁哥兒早就想好了的。云雁回:“………………”包拯看了云雁回一眼,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進府去了。“……”云雁回虛弱地撐著王朝,“你,你們為什么來找我??!”“聽說領頭畫壁畫的是翰林圖畫院的鄭翰林,他不是您的人嗎?大家都知道啊,大相國寺里掛的美食節長卷就是他畫的,不找您找誰?”“難道您和他說不上話了?不要啊,我們覺得我們的主意很好的!”云雁回簡直哭笑不得,這讓他上哪說理去???這么巧,能撞上這些老板帶著特別好的主意來找他,冤不冤?就問你冤不冤??!云雁回回頭看了一眼,鄭凌倒還好,其他畫工有些手頭不是很富裕,還要被罰俸半年,這會兒都眼巴巴的看著這邊,卻不好意思說話呢。云雁回只能無奈地擺擺手:“……你們下午再來找我登記吧,我到時候把價目表給你們——按面積大小和復雜程度算?!?/br>眾商賈高興地應是,紛紛回去了。云雁回一回頭,看到剩下的人都用那種“果然如此你還拐彎抹角裝啥傻”的眼神看著自己,包括鄭凌,氣憤地道:“看什么看,你們以后會后悔的!還有你們!幫你們做經紀人我要抽成!”后面那個你們自然是指圖畫院的畫工們。云雁回無語問蒼天,老天啊,有你這么逼著人賺錢的嗎?……整個下午,云雁回都在幫忙登記畫壁畫了,他還算了挺久,如何平均好那些畫師的工作時間,最好是讓他們輪流去畫寺院和接有償單。只是一個下午,時間都預約到兩個月后了。還有,既然仁宗說了,那么蒲關澤肯定要裝飾上立體畫了,幸好蒲關澤還沒開始裝修。朱家橋瓦子那邊的立體畫,本來按照包拯的主意,判完案后就要洗刷掉了,然而民眾熱情很高,不愿意讓它被洗刷掉,還自發地保護起來。云雁回深刻懷疑根本是朱家橋瓦子的老板在保護,因為只要立體畫不被洗刷,每天就有很多人去那里圍觀,這樣也給他們瓦舍提高了流量。不管如何,云雁回正忙于給鄭凌他們做經紀人的時候,他的老朋友張山人來找他了。“雁哥兒這兩日紅火得很啊,怕是滿汴京的店鋪都來找你了吧?”張山人大概也聽說了這兩日的事情,笑呵呵地打趣。“你不知道我心里的苦??!老哥!”云雁回真想擦一把辛酸淚。“賺錢有什么可苦的?”張山人笑著搖了搖頭,“不說其他,我這是受人之托來的呢,有人想要請托你幫忙!”云雁回不解,“什么意思?”張山人說道:“一個澤州來的班子,班頭兒生嫩得很,前些日子進京的,到我這里拜了山頭。昨日里,又來找我,想要認識你?!?/br>汴京是大宋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單從民間藝人來說,若想獲得什么大的成就,非得進京不可。有的人進京餓死了,有的人灰溜溜回去了,有的人進京一遇風云變化龍了。像張山人,他便是后者。當初在老家被打壓,到了汴京來,靠自己的實力便有了如今的地位,是汴京最紅的藝人之一。“哦……想要我介紹生意嗎?”云雁回問道,“水平怎么樣啊,演什么的?要是不錯,日后辦節會我會考慮邀請的?!?/br>“他的班子,多演些鼓子詞、大曲和纏令之類?!睆埳饺怂菩Ψ切Φ氐?,“可是他所求的,可不止如此?!?/br>云雁回啞然失笑,“可是,再多的,我也給不了了啊?!?/br>“雁哥兒,他卻認為你可以呢,而且,其實有這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睆埳饺藳_他眨了眨眼,“他想像周水娘那樣,一飛沖天,直上九霄?!?/br>云雁回有些愕然,隨即若有所思地道:“老哥,但你從未幫人引薦過,這個人和他的班子,有什么特殊之處嗎?”張山人搖頭晃腦地道:“我覺得,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呀!”第170章以曲演戲張山人的話讓云雁回對那個澤州來的民間藝人很感興趣,他是很喜歡汴京各種民間藝術的,從穿越以后,住在大相國寺起就一直接觸,并由衷地敬佩那些藝人。而像張山人這樣的頂尖藝人,幾乎都各有自己的驚人之處,既然張山人說在那人身上看到了年輕的自己,云雁回自然想,至少與那人見見面,了解一下。既然云雁回答應,張山人便帶他去見那人。“年紀不大,二十來歲,姓孔,孔寄?!睆埳饺私o云雁回介紹,“他那班子說是班子,其實為了上京,散得只剩下三四個人了。如今,住在九山書會的地方?!?/br>云雁回還挺詫異的,“他入京短短時日,就已經加入書會了?”書會,乃是流行于民間藝人中的一種組織。因為這時候的說話、雜劇等藝術廣泛,所以應運而生這樣的組織。書會中的書會先生,都是一些有文采的藝人,如張山人這樣,或是沒有功名、不得志的文人,市場上大部分話本的文本都出自他們之手。要叫云雁回來理解,這和現代的行業協會差不多。而這種地方,吸納新成員也是有一定要求的。九山書會算是汴京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書會,這個孔寄能夠這么快地加入書會,還能住在書會的地方,想來絕對不止是張山人的欣賞起到用處。九山書會有個長租的地方,是給成員們活動用的,孔寄就暫住在那里,因為目前還沒有表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