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
再說云雁回,他向來是一個能花錢也能賺錢的人,早年就敢借錢高價買熊貓,畢竟對自己賺錢的本事有自信。現在也是如此,菜種下去了,大家伙的汗水流下去了,云雁回也琢磨著如何改善生活了。云雁回認為,良好的工作環境有助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也可以在收獲之前,把大家對于種菜的怨念給壓下去,做事總是要有張有弛的。云雁回向包拯建議,改善公廚——也就是機關食堂——伙食。包拯聽了之后,松了口氣,“這一旬來,我一直在想你何時會提出對伙食進行改進……”云雁回:“……”面對包拯這句話,云雁回也只能說上一句:“官人知我頗深?!彼€是有那么一些私心的,開封府的食堂,實在不好吃??!這些日子全靠帶來的醬菜頂著了。按照此前的規劃,菜地的進益完全可以抵扣掉食堂增加的成本,更何況云雁回還對包拯說,他并不會讓食堂的成本增加得過多,做菜這件事,手藝比原料更重要啊。公孫策在一旁聽了,卻是機敏地道:“這可是第三件事?”“應該是吧,”包拯說罷,又道,“便是第三件事,又如何?”“觀雁哥兒行事風格便知,有來必有回,有出必有進,即便是公廚改食單,誰知道內里有沒有玄機呢?”公孫策極為機禁,腦子一轉,便道,“不過,辦得再好,難道還能去參加美食節不成?”云雁回羞澀地笑了笑,“公孫先生也很了解我啊,我這還只是一個念頭,不一定能成,所以就沒同二位說呢?!?/br>包拯無語,“還真有盤算啊……”云雁回說道:“我打聽過了呀,各個衙門的公廚都不甚可口,也沒辦法,都是大鍋飯菜,不是個個地方都如太學一樣的?!?/br>公廚的菜何止是不甚可口,這屬于比較委婉的說法了?,F代網絡上評價食堂菜屬于中華第九大菜系,這時代背景換到北宋也是一樣的。至于太學的rou饅頭一級棒,這是汴京有名的啦,官家都夸贊過,導致極受民間追捧,太學生回家都不忘了帶些饅頭回去給親友嘗嘗。不過,太學也就一個饅頭出名了,人也不能頓頓吃饅頭吧?云雁回想把開封府的食堂搞起來,雖不能對外開放,卻可以在滿足本府官吏生活品質的同時,吸引一下其他衙門的官吏……這也不失為一個創收的好方法??!待到蔬果都長起來了,供應跟上了,那說不定都不用運到市場上去銷售,直接公廚消化掉了。包拯:“這也行嗎?”“試試看唄……”云雁回無所謂地道,“咱們就靠著皇城,多好的地理條件啊?!?/br>內外諸司都在禁中,那么多官員呢,都是潛在客戶群啊。包拯又糾結,“雖然是好主意,但真會有人來嗎……”公孫策盯著屋外在開墾的菜地,突然汗了一下,“那個,您最好用雁哥兒的思維來想這件事?!?/br>云雁回發現公孫策已經明白自己的套路了,于是笑嘻嘻地道:“咱們可是奉旨種菜,待到菜長出來了,您難道不要請官家吃菜嗎?”包拯:“………………”無恥啊……如果說太學饅頭是因官家無意識的行為而成名,云雁回這就是有意在設計了。在這個方面,包拯不得不服云雁回了,也感覺這人招募得性價比實在高,遂同意了此事,交由他主理此事。云雁回得了首肯,便去做了個問卷調查,一個個地問大家的口味。但是實際上呢,他根本不在乎這些人的口味,府衙里哪有什么美食家啊,他只不過是借機宣揚一下,好振奮人心罷了,也是要引導一下輿論。果然,眾官吏不知內情,一做問卷調查,都在感念少尹的好心。雖說叫大家種地了,但是人家自己也種,日后進益更不是自己用,反而在還沒收益時就提前花費到大家的伙食上來了。原來,少尹真的只是設法為大家改善生活??!要知道,開封府大部分工作人員是沒有編制,甚至沒有薪水的。他們或是被招募來,或是來服差役,“惡吏”說的就是他們這個群體,因為沒錢,所以才要濫用職權撈錢。當然了,包拯坐鎮開封府后,風氣清明了很多。對于沒薪水的服役人員來說,吃得越好就越像是賺到了,而對于招募進來的,待遇提高了,他們本身的花銷當然也會降低,更是無形中減輕負擔,也是好事一樁。所以,一時之間大家種地竟然都積極了幾分。看到這樣的情形,云雁回也放心地對公廚菜色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開封府的公廚也按三院,分為三處,名字也都很沒特色,分別是司錄司食堂、左軍巡院食堂和右軍巡院食堂。級別不同,供應肯定也不同,有編制的官員和小吏吃的就不一樣。但是整體來說,一日供應兩餐,每人限量供應,吃不飽不加,吃飽了剩下的也能打包。三伏天會煮綠豆解暑,端午有粽子,重陽節有糕……都是隨著節慶來的。云雁回擬了新菜色,以易做可口下飯為主,代替一些舊有的簡陋菜色。例如原來的豆腐干可能就是粗糙的豆腐干,現可改成切絲后拌以蝦米或貝殼rou、醬油拌了,極為鮮香。其他各種醬菜,也都一一改良了,全是云雁回以前或是辦美食節時學到的技巧。蔬菜也不可再如從前一般,單調統一,一日里也要有幾種不同的青菜,不能光圖省事。在做的時候,更是要注意配料。例如臺菜心加一些蘑菇或者筍之類的山鮮,味道會更好。芋頭煨爛了,加些白菜心,只放些許醬油調和,就比單調的煮要好吃得多。還有其他炒什么菜用葷油什么菜用素油,都對味道有很大的影響。主食方面,就更簡單了,煮湯餅,你別太吝嗇,熬點rou湯煮啊。基礎菜色改良之后,還需有一些招牌菜,會更精致一些,但是倒是可以限量供應,來平衡時間與花費。一個珍珠蝦球,因為是“珍珠”,那就必須得用白蝦,剁碎了之后加些芡粉,淋蔥姜汁,捏成一粒粒蝦球,再下鍋炸,出來之后便如珍珠一般,白而滑嫩,入口軟而略有彈性。但是還需蘸料,可以蘸椒鹽,或是時間充足,則煎出辣油來。因為汴京人愛甜食,又琢磨叫人做八寶飯。這時后世江南地區尤其喜愛的食物,糯米加上桂圓、紅棗、蓮子、豆沙等等蒸出來的,甜而不膩,軟而不粘,樣子也好看。雖然對云雁回來說過于甜膩了,但是他煮過給鄭凌、趙允初等土著吃,都大受好評。還有一道很有名,上還收錄過,名字也很有趣,叫“鴨糊涂”。是將肥鴨煮到八分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