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2
員、貴族之后才會前去念書,接受新式教育。 但之后,學堂上的教學,將這批人培養成了華夏帝所需要的年輕群體,他們接受新思想,學習新知識,成了最為銳意進取的一批改革先鋒! 在京師大學堂醞釀起大招以前,京師女子學院的上百女學生們,率先發起了屬于她們的戰斗。 她們高聲要求“打破束縛,拒絕摧殘,做回自己!” 她們說“我們也擁有自己的獨立精神,不應受到舊俗的壓迫”。 一場由京師女子學院開辦的,要求打破“婦容、婦德”的革命由女性率先打響。 拒絕壓迫,拒絕纏小腳,所謂三寸金蓮,是對女子身心的摧殘,纏足為陋習,是男人們“拜足狂”、“金蓮癖”所造成的對女子的壓迫。 唯有女子才懂得纏足是多么的痛苦,是從四歲、五歲開始在整個生長過程中的長期折磨。 女子學院興起的婦女運動,通過就讀于學堂的女子們手中之筆,刊登報紙,遞奏文書等方式,在民間逐漸醞釀發酵。 有漢女就讀于學院,聲淚俱下寫下自己纏足之時的痛苦過程,得眾人以安慰,拋棄過往,重獲新生。 那漢女在報紙上刊登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男人們不必受到此折磨,自不了解其中,只當是社會風氣如此,于是給女兒纏上小腳,而有三寸金蓮之女子更好嫁人,她們如同待價而沽的商品,僅僅靠著一雙纏足,就被媒婆定為為“良家好女人”。 而她自己,擁有聰穎的智慧,擁有七竅玲瓏之心,比之兄弟更為優秀,卻被評論為“心眼頗多,必將不安于室”,此又是何等的不公! 女子學院的發聲,以柔與剛雙重情況發力。 纏過足的,訴說自己的過去,引起同情。 未纏過足的,感念同窗所受不公遭遇,聯系自身,沖鋒陷陣。 如此剛柔并濟,于民間興起軒然大波。 事態一經發酵,則有兩股截然不同的聲音互相角逐,相互撕咬。 舊俗舊人不甘失去原有利益,發聲批判女子學堂之中的女學生不安于室。 亦有偏執經營自己名聲的漢女,自盡于報紙前,只為了獲得“貞潔烈婦”之稱。 還有深受迫害而不敢發聲、被家暴絕望而活不下去的婦女,敲響衙門的公堂。 如此一系列大事件、大案件發生,引起民間劇烈轟動,而宣傳部也不忘其動作,將此事上達天聽,懇請皇上表露態度。 華夏帝寫下奏折: 民間女子,以纏足、金蓮為美,那當真是美嗎?世間萬物,有其自然規律,女子纏足,有違圣人教育。身體受之于父母,為孝道,應當愛惜自身。女子纏足,傷皮破膚,斷骨折筋,該有多么痛苦,朕痛惜之,今有京師女子學院為天下婦女發聲,朕看在眼中,心中贊同。 聯系自身,三十歲初得一女,疼惜還來不及,如何舍得令她受到傷害? 為兄,為父,朕皆不愿看到女子受此束縛、殘害。 女子纏足,始于北宋,試問那開明的大唐盛世,幾時出過這等匪夷所思之風?復興漢唐之風,如何能將婦女剔除在外。 今朕下令,廢除舉國上下纏足之傳統,復漢唐女子之自信,鼓勵民間婦女投入生產建設,不以拋頭露面為恥,以勤勞為國付出為榮。 帝王之令,席卷全國,發酵至今的禁女子纏足運動,在政令的帶動下掀起了滔天巨浪。 就是有個匪夷所思的點,皇上說得好像滿族女子需要裹小腳似的,還嘆息自己所得女兒不容易。 宣傳部將新政令帶來的一切改動,稱呼為新時代、新風俗。 沉浸在舊風俗之中的人們卻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然而這一回,婦女們站起來了。 由京師女子學院為基地醞釀起的婦女運動,成了這個時代的最新潮流。 京師女子學院帶頭,南京女子學院跟上,各地但凡是由朝廷建立的女子學堂,紛紛遙相呼應,女學生,成了一個個披甲上陣的“女戰士”,為了她們自己而發聲。 上行下效帶來巨大影響,北宋時朝廷權貴喜愛三寸金蓮,女子們為追逐這一風向,令自己變得美好而進行纏足,尋求認同,獲得重視,醞釀到后來變成了一種影響后世幾百年的畸形風氣。而今帝王喜好獨立自強、擁有自我意識的新時代女性,那么民間的女子們,就以此為風向,學習更多的學識,進行更多的自我提升。 甚至于,朝廷開設了女官之席,招女子為官。 女子參政的先驅,是終生不嫁的九公主溫實! 九公主提到“因感念民間婦女不易,受到不公待遇而并無法發聲,愿成立婦女、兒童保護協會”,她出現在了朝堂之上,引起了朝堂嘩然。 可,朝臣嘩然沒有用,華夏帝支持九公主參政,允許她成立“婦女兒童保護協會”,甚至還為其撥款、寫文,給予莫大的支持。 朝臣前去堵康熙,希望太上皇能夠出面阻止皇上亂來,婦女參政,那是要亂了朝綱的! 九公主義正言辭批判道:“古時婦女參政亂朝綱,是因婦人沒有學習,不懂知識,用裙帶關系,肆意妄為。而今婦女參政,用的是能人,是光明正大靠自己實力闖出來的優秀女子,怎么就會亂了朝綱?” 她不僅要自己參政議政,還要設立女官席位,給女子入朝為官的機會,讓女子們爭取到屬于她們的公平待遇。 滿朝嘩然,而宰相們、部院尚書們進行內部會議,商討如何阻止。 梁清標表示:這渾水,我就不參與了,你說呢,老陳? 他看了一眼陳廷敬。 陳廷敬不敢出聲,因為他女兒,也是九公主的追隨者之一,是新婦女的代表。 他有一點后悔將女兒送去京城女子學院學習,可若是當初不送去,他又會不甘心。 “我就不發表意見了?!标愅⒕吹溃骸澳銈円仓牢壹业那闆r?!?/br> 接著,李之芳、李天馥等人,齊刷刷看向了張英。 張英嘆息道:“朝中貴女,有多少是已經被九公主籠絡住的?” “既然已擁有了獨立說話的機會,又有哪一位天之驕女,愿意再次回到后院,去做安于相夫教子、為丈夫納妾開枝散葉的舊時代婦人?” 話已至此,可見大學士張英也已經被皇上洗腦的不清。 部院大臣們半數以上家中有貴女參與其中,而滿族滿姓女子,本就在男女之間地位比漢族們相對更高,她們的母親、祖母輩當年也曾是大草原上的明珠,上得了馬背,拉得開弓。 “你們看看上書房里的公主們,培養出來都是什么樣,難道這樣還不足以看出太上皇的心意嗎?” 其實早在太上皇在位時,就已經著手于公主們的教育了,九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