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8
。 就連今日朝中新成立一部這等大事,其他人不知道,沙澄卻對其中根源一清二楚,這還是太子搞出來的! “會清今日可是有心事?”同樣高風亮節的清流漢臣,湯斌與沙澄關系和睦,二者心心相惜,互相懂得對方心情,清官之間的君子之交,令沙澄愿意與湯斌聊一聊自己的心事。 “孔伯,你覺得太子是個什么樣的人?” 湯斌露出了微笑:“殿下天真爛漫,勤奮刻苦且尊師重道,最難能可貴的是有赤子之心。我一路看著他長大成如今成熟的儲君模樣,自認比其他人都更了解太子幾分。雖有時候想法新奇了些,那也是處處都在為了大清,為了皇上而想?!?/br> 總之,在湯斌的眼中胤礽就沒有不好的地方,他提起太子的時候,神情多么慈祥。 沙澄:“……” “若我沒有記錯,孔伯對待學生一向嚴苛嚴肅?”更何況那是儲君,更應該嚴厲要求才是。 湯斌一反常態地搖搖頭:“殿下資質優秀,皇上對他嚴苛,他自己也太過勤奮,那考試之法,其他皇子皆畏懼,唯有殿下主動去提。需知欲速則不達,學習應當勞逸結合,這也是為何殿下提出考完后歇息,我與敦復(張英)皆贊成的原因?!?/br> 沙澄眉頭一跳:“原來盛行于國子監的月考、科考、期考,皆出自于此?” 湯斌撫摸胡須笑道:“正是如此,此舉大善?!?/br> 待到達禮部,沙澄又一次見到了來找他報道的胤礽。 他笑起來如沐春風,無害陽光,與沙澄打過了招呼,又去與薩海嘮嗑。 “現在薩海大人輕松許多了吧?” 沒有了幾乎壓垮人的工作量,薩海走出了焦慮的狀態,神色溫和問道:“莫不是殿下早料到皇上會另設新的文部?” 胤礽笑著點點頭:“汗阿瑪明鑒,他那么愛惜眾位臣子,又怎么舍得禮部官員們累倒呢?沙大人也已經連日加班未能按時回家了,汗阿瑪到底還是體恤臣子的?!?/br> 話說的是沒錯,沙澄卻總覺得后背毛毛的,像是被野獸盯上了似的,如坐針氈。 湯斌說太子殿下天真爛漫…… 如今,薩海又道:“殿下穎悟絕倫,微臣欽佩?!?/br> 胤礽笑道:“既然薩海大人有空余時間了,能否帶孤熟悉一番儀制清吏司的學校與科舉事務的管理?” 薩海道:“皇上讓殿下來熟悉禮部事務,微臣帶殿下是應當的,殿下客氣了?!?/br> 沙澄:“……” 他眼睜睜看著太子由薩海帶著去參觀起了國子監。 要讓國子監中的學子們得知他們經歷的考考考出自誰的手筆,今晚太子可能就回不來了…… 第137章 國子監是大清延續自前朝的最高學府,它不僅為大清培養人才,也負責管理全國學府,雖然那管理很松散,那至少也是在管不是? 胤礽跟著薩海出紫禁城之事康熙是知道的,國子監在京城的東面,乘坐馬車來回約一個時辰,去的路上,薩海還為胤礽講解了一番國子監的情況。 “原先大清有兩個國子監,一為京師國子監,二為南京國子監,先帝將南京那兒的國子監更名為“江寧府學”后,京城這一座國子監成了名副其實的最高學府?!?/br> 先帝當年想要將大清教育放在眼皮子底下,從京師國子監來影響天下其他地區的學府,卻只改了表象而未改其內里。 薩海稍稍提了一些,便開始提起了國子監中負責禮部聯系的最高官員國子監祭酒,名為王士禛。 這位王大人的職務,專門負責做禮部與國子監之間的橋梁,禮部有任何重要任務下達,都會由他來實行,而每一年國子監中的匯報,也是由王士禛上報禮部。 薩海提起王士禛其人時,另有提到:“國子監祭酒是國子監師生的表率,王士禛嚴于律己,自身作風正氣,擔任國子監祭酒以來,為大清修補、,修繕孔廟,率領國子監師生迎接皇上檢閱,諸事皆順,從未出錯?!?/br> 也就是說,這又是一個辦事能力強悍的老人家? 胤礽恍然大悟,對見到老王大人飽含期待。 在他的印象里,也許老王大人會是一位與沙澄一樣的清流文人,口中之乎者也,說得最嚴厲的斥責話語便是那句:有辱斯文。 待真正瞧見王士秅,胤礽呆了呆。 好像也過于年輕了一些?年紀看上去大約和三姥爺那么大,這還是個年輕力壯的大叔呢! 王士禛將薩海迎入其辦公之處,薩海道:“此為太子殿下?!?/br> 王士秅遂對胤礽拜以臣子禮。 胤礽年紀小小,走到哪里都被這些名聲響亮的年長者拜見,這么多年也已經習慣了,面不改色地扶住了王士禛:“孤來此是隨薩海大人參觀國子監,意在學習,王大人不必慎重。公務之事仍按照以往慣例與薩海大人處理?!?/br> 有薩海的示意,王士禛于是說起了國子監管理之事,他做禮部與國子監的中間人,還是掌管招生、分班、分寢、課程及考試安排。另有監生請假之事,也皆由王士禛親自批準才行。 【這就是國子監的校長,既要管政治任務,還要管學校課業安排,除此以外還要管理生活,全能!】胤礽眼睛冒光:“王大人一人管那么多事,可能忙得過來?” 王士禛一愣,溫聲回答:“臣有三位司業相助?!?/br> 因大清情況特殊,開創有史以來三位司業的先例,分別由滿、漢、蒙古三族出身的司業擔任。 國子監中不僅有大清各族監生,在先帝年間還曾招收過外藩學生,如朝鮮王朝來使、琉球王國來使、倭國來使等,后因為各種原因而取消了這些。 如今的國子監大部分由滿、漢監生組成,蒙古監生少于前二者,卻也不少,另有其他民族,各有監生數名在此進學。 【地方官學每年都會推薦學生到國子監來學習,所以這里的學生都是全國最頂尖的學生了,他們來自于全國各地。至于公平與否,優秀的學生可不止天生地養的,而是自己天賦過人,又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堆積出來的,這些學生能夠出現在此,家庭絕對不會太差。畢竟在大清,窮人家要培養出一個秀才,需要舉家之力,唯有家室不差的人家,才有機會去讀好書?!控返i對國子監還挺感興趣,他抬起頭,去瞧王士禛身后的那幾個字“正義、崇志、廣業、修道、誠心、率性……”(1) 王士禛聽他念出聲,接著解釋道:“此為國子監中六個分堂,每一堂所學內容皆不同?!?/br> 王士禛告訴胤礽:其中設置三個教學內容淺顯一些的入門班,修道與誠心則更進一步深入學習,而“率性堂”,聚集的皆為即將參加科舉的考生,他們的課業以溫故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