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1
。但當日老師的猶豫,也不過是擔心國朝?!?/br> 劉健怒道:“當日你不是也為了太監說話?” 謝棠道:“問心無愧,天下予我何為哉。我自然是坦坦蕩蕩?!?/br> 劉健的怒火一下子就下去了,他喃喃道:“或許你和賓之沒有什么錯……” 謝棠見氣氛尷尬,忙來給幾位長輩敬酒。對劉健道:“還請老大人原諒伯安口出無狀。小子給大人斟酒道歉?!敝x遷也說起了別的事情岔開了這個話題。幾人心照不宣地在也沒提起這件事,只當做沒有發生過一般。在他們喝了幾杯淡酒后,太陽已經升的很高。時辰到了,分別的時刻終于到來。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再好的時光也會有停止的那一刻,再親近的人也會有分別的那一時。 歐陽修有詞道:“聚散苦匆匆,此恨無窮。今年花勝去年紅??上髂昊ǜ?,知與誰同?”正是應了此時此景。友人離去,知己相辭。在次見面,已然不知是何日何時。 謝遷和劉健各自上了離行的馬車,劉健的老妻張氏跟著劉健回鄉。而和謝遷一起回鄉的則是他的發妻徐氏。劉健先被他的長子扶到車上,而謝遷則是被謝棠扶著上了馬車。 謝遷上馬車后,謝棠上前走到馬車外,磕了一個頭后起身道:“伯安恭送祖父祖母大人?!?/br> 徐氏掀開了簾子,眼中也是不舍的淚水。她哽咽著道:“棠哥兒,記得保重自身。照顧好自己?!?/br> 謝棠心里也是酸澀,他對徐氏道:“謹遵祖母教誨。也請祖父祖母保重身體?!?/br> 在車夫啟程后,徐氏放下了自己的簾子。而李東陽和謝、劉兩家前來送行的這些孩子們一起看著劉健和謝遷的馬車遠去。 溫暖明媚的陽光照在他們身上,好似能夠洗去一切污穢。 但實際上,這不過是錯覺而已。 黑暗沒有散去,而光明也不會那么容易到來。 謝遷走后,謝家掌權人變成了謝棠。此時謝正已經官居禮部郎中,而謝丕已經選了刑部的官職,現今升了員外郎。謝迪外放出京,帶著袁氏前去赴任了。 劉健,謝遷的離去觸動了滿朝文官敏感的神經。輔政大臣尚且得到如此對待,更何況他們?! 南京給事中戴銑等二十多人紛紛上書挽留兩位閣老?;实蹍s把金印玉璽交給司禮太監劉瑾,劉瑾收到這些折子后,直接命人對這二十多人處以廷杖。 南京給事中戴銑被施刑人打死。一時之間人人自危。滿朝文武嘩然,科道官員的折子像雪片一樣送到了謹身殿。 這些人有人求名,有些人卻是真正地把死生置身事外。身死可以,然傲骨不可折也。 他們是一個時代的脊梁。 王守仁亦上書,彈劾司禮太監劉瑾十大罪。請求陛下迎回忠良賢正之臣,處置權監劉瑾! 劉瑾大怒,把王陽明投入詔獄。下令翌日午時施加廷杖五十,貶謫其前往貴州龍場。 謝棠得知后,連夜帶著令牌進宮,為王陽明求情。勸說許久,皇帝終于手下留情。貶謫絕對不能更改,廷杖卻免了。 謝棠松了口氣,這五十廷杖,要是“用心打”,只怕半條命也就沒了。 王守仁前往貴州的時候,是謝棠前來送他。 謝棠身邊跟著三個親衛,他道:“守仁兄,這幾人是我的私衛。讓他們送你前往貴州。否則我不放心?!?/br> 王守仁笑道:“多謝賢弟?!?/br> 謝棠道:“王兄為家祖父仗義執言,棠永生難忘?!?/br> 王守仁卻道:“為正義公理而言,無怨無悔,無懼無怖?!?/br> 謝棠看著馬車遠行,心中傷感。祖父離開了京城,好友也離開了京城。如今只有他和老師,在朝中苦苦支撐。 他狠狠地閉上了眼睛,再次睜開的時候眼睛中都是冷銳鋒芒。 從此之后,這條路要他一個人走,他不能再有一絲軟弱。 而他,也再不會對任何人,抱有莫須有的希望。 任何人的希望,只能夠是自己。 劉瑾對韓文的怨恨,比對劉健和謝遷的恨還要深。 韓文是最早反對太監掌權的,除掉他們的提議最早也是韓文提出的。 當年他成功拉攏焦芳后,志得意滿地去拉攏韓文,韓文卻是給他澆了一盆冷水。 韓文當時道:“jian宦豎子!安為大臣。爭權奪利,與十常侍有何不同耶?” 韓文當日的話,可著實稱不上一句客氣。 劉瑾因著這一點,已經是把韓文恨到了骨子里。 因此韓文心里清楚,劉瑾深恨他,如今他們的計劃失敗,劉瑾第一個對付的人肯定是他。對方一定會想出各種辦法來構陷自己。 只是韓文沒有想到,這一天會來得這么快??斓糜行┳屗Р患胺?,甚至連防備都來不及。 106、第 106 章 劉瑾深恨韓文, 每日派人去搜查韓文的罪過。 在劉健、謝遷辭官引起的反彈沒過去多久,朝廷的風波剛剛有一絲平息的時候。吏部一位給事中的上書,更是攪亂了一池平靜的秋水。 這位吏部給事中正是韓文的學生,學生和座師的親密關系沒有人不知道。正是如此, 這位給事中的彈劾才更要他韓文的命! 韓文的弟子彈劾他與郎中陳仁把偽造的銀子送到了內庫里, 借此貪污巨萬。兩人結黨營私, 互相掩蓋。請求皇帝定下韓文的罪行。 皇帝直接下詔命韓文降一級致仕, 郎中陳仁謫鈞州同知。 給事中徐昂乞留韓文原官。因此皇帝在下達中旨時,自然也沒忘記了他。 中旨里道徐昂是被韓文囑托,才出來為他辯白。并非是如同他的奏折里所說是為了感慨韓文的功績,不忍忠臣落得如此下場的緣故。因此不但對韓文的懲處沒有改變, 還削了徐昂的職位。 第二天, 戶部侍郎謝棠上書。道以偽銀輸內庫者為吏部給事中鄭道,即彈劾韓貫道的弟子。 朝野議論紛紛,謝棠道:“錦衣衛已經查到鄭道與輸偽造白銀的錦州知州的通信,證據確鑿。韓大人輕信弟子, 沒有保存好自己的印鑒。固然有錯,可錯不至被強迫致仕, 還要被降級離去?!?/br> “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