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3
書迷正在閱讀:今天也在努力打臉(快穿)、師徒戀文里的反派非要和我HE、戰死的夫君回來了、網配之昨日藍天、星際之廚神她可鹽可甜、重生成O后嫁給帝國元帥、我在無限游戲中超兇、喂食記(H)、反派重生記、買來的莊稼漢(H)
同在這個問題上專門幫扶女童,因為這解決不了根本矛盾?!?/br> 雖然吵了半天,說了一堆讓粉絲情緒激動的逆耳話,但最后得出一個“把著眼點落在性別歧視上毫無意義,解決不了根本矛盾”的結論,粉絲們多少還是認同了的。 于是便乘勝追擊,“輟學打工不也一樣嗎?要不是沒錢,誰會讓孩子輟學?歸根到底,輟學打工只是貧困問題?!?/br> 教授對此沒有做出反駁——只是像一個微博女權一樣,說了句情緒化的,“可是,憑什么哥哥弟弟可以繼續讀書,謀求改變命運?!瘏s只能輟學打工,十五歲嫁人換彩禮,犧牲一輩子的前途?全家頭上都壓著貧困,她的頭上卻還壓著自己的哥哥弟弟。她到底是被貧困壓著,還是被自己的父母兄弟壓著呢?” 。 聽到這里,蘇禾的心不由就沉了一沉,“……是那個小姑娘問的嗎?” 鄭瑩穎情緒已經翻涌上來,卻控制不住嘲諷,冷笑道,“沒,我問過,就是教授自己說的?!?/br> “……”蘇禾想了想,“這個人其實也沒你想的那么不可救藥?!?/br> “錯,”鄭瑩穎又流露出了那種痛快中,又夾雜著些悲哀的目光,“大錯特錯。這個人其實什么真相都知道,什么道理都明白。但如果沒有這次靈魂互換,他只會揣著明白裝糊涂。你喊疼的聲音大了,他還嫌你沒大局觀。但落得要自己受的時候,就非得問一句‘憑什么’了?!?/br> “我還是認為他人不壞?!吘?,”每次這么思考的時候,蘇禾都會覺得,自己可能真的很有反社會潛質,但她確實每每都能想到最簡潔也最無情的解決思路,“就算靈魂互換了,他也未必需要說這些話,推動關注整個群體——他不是都已經要把那個小姑娘接到林城了嗎?” “你總是把人往善良里想,”鄭瑩穎笑了笑,“你就沒想過,他也許并不止跟一個小姑娘互換過嗎?” 蘇禾看著她,孟周翰也看著她。 而后兩人同時意識到了另一種可能,不由都感到毛骨悚然,“你是說……” “已經四例了?!编崿摲f掰了掰手指頭,“這還只是我確認了的,我手頭還有起碼三個案例等待確認——就算沒有其他的案例吧,”她看向孟周翰,似笑非笑的,“當你跟時小凡互換的時候,你就沒有想過嗎?這個世界上存在一股神秘力量,它可以讓你跟時小凡靈魂互換。這股神秘力量只會起一次作用嗎?只會作用在你跟時小凡身上嗎?” 蘇禾和孟周翰同時陷入了沉默。 “寫下這篇文章時,他已經至少跟人互換過三次了?;Q的人選還不能確定就只有這一個小姑娘?!编崿摲f說,“就算沒有,以他的聰明,肯定也能考慮到這種可能性吧?!?/br> “不發生在自己身上,他這種人就算什么都清楚,也絕對不會去共情異性的苦難。因為他知道,只要他還是個男人,這些事肯定落不到他自己頭上。所以他當然可以要求女人先跟他解決平權問題,否則就拒絕解決女權問題。反正你不幫他平權,他就壓榨你的生存空間,從你身上找補——總歸他不會落到最下層。他愿意承認你受了壓迫,已經夠開明了?!?/br> “他的大部分粉絲也都是這種玩意兒?!编崿摲f冷笑著說。 。 當教授終于說了句“人”的話,而非“人上人”的話后,他們再次被激怒,紛紛表示,“也有男的犧牲前途,讓弟弟meimei讀書啊,你怎么看不見?”“這是父母的決定,男的最多算是受益者,又不是加害者。你憑什么聲討男人?”“誰讓這個社會逼著男人賺錢養家?而且父母最后不也得他哥哥弟弟養老送終嗎?社會向男性傾斜,是因為男性背負著更多的社會責任。女人才是只要特權,不要責任?!薄熬退愀改钙男值?,女兒就可以不養老了嗎?父母自己的財產給誰是他們自己的決定。他們養大了女兒,憑什么不能對等要求女兒給他們養老?”“而且現在都男女平等了,女的有什么權力索要彩禮?男的才是男女不平等的受害者?!薄皾M14歲只要女的同意就不犯法了吧?這都要反對?你有病吧?!?/br> …… 雪上加霜的是,這篇博文很快就被某個女權大V轉發了。 女權的涌入,讓博文底下的爭吵更加激烈,討論的話題也離教授博文所寫的內容越來越遠。 女性對博文內容的支持,讓原本就沸反盈天的男性粉絲越發反感,開始追著他大罵“田園女權”。 很快就有個教授的黑子,八出了他以前的言論。嘲諷女權,“只要迎合她們的論調,什么香的臭的都能得到她們的追捧。微博搞女權的都是些什么貨色,就可見一斑了”。 他之前那次關于“繁衍權”的討論這一次總算出圈,被女權、反女權廣泛轉發。 于是又有一群人涌進來加入話題——當然不是討論他想要討論的內容,而是大罵他是蟈蝻,小diao3子,劣質基因趕緊滅絕吧。 “溫和男性們”紛紛截圖這些女拳的極端言論,終于回歸了“我們反女拳,是因為不能把輿論陣地讓給這群□□”,開始在博文下狂刷“境外勢力”“博主轉行恰女拳飯,卻被女拳給打了哈哈哈……” 一地雞毛。 。 那個15歲的小姑娘,平生第一次打開微博,接觸網絡議政的世界,看到的就是這樣的混亂對罵。 貧窮和年少,讓這個女孩子欠缺足夠的知識和智慧。 但在這個社會流動如此頻繁、鄉村經濟發展如此迅速的時代里,出生于一個文化和民俗如此保守和頑固不化、然而事實上并不算很貧窮的農村里,小姑娘其實有著遠超過所有這些正爭吵著的男男女女的見聞。 尤其在他們正在爭吵著的話題上。 意識到教授并非童話中的好心人之后,意識到就算她最終逃離了老家,外邊的人也不過如此之后,她有過短暫的崩潰。 但說到底——有什么好崩潰的呢?再糟還能糟得過她老家? 現實的荒謬之處就在于——鄭瑩穎痛恨于這些男人的“不能共情”,痛恨他們揣著明白裝糊涂,視“第二性”的困境于無物,甚至根本不把女人當有血有rou的“人”看待——可對這個15歲的女孩子而言,這個世界已經足夠好了。 甚至都不僅僅是在物質生活水平上—— 極端女權們教她,她那個原生家庭對她根本就無恩無愛,她不必被他們道德綁架??梢蕴?,可以扔掉他們不管,可以“只”為自己著想。 她想要逃走,她不愿意用自己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