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5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生死邊緣反復橫跳、重生后我只想靠臉、放肆寵愛、魔道祖師之陰差陽錯巧成書、被迫入宮后我成了暴君的心尖寵(穿書)、深白色的星、戲精校草今天也在纏我、魔君他撩翻車了、當矮富帥遇上高富帥、幸運迷局
因著民宿剛建成各種忙碌,再加上唯恐被熟悉的村人拆穿這些顧慮,童彤就沒回去,只按照以往慣例匯了一些錢給村長,讓幫忙轉交給各家。今年他打算也如法炮制,編個借口不回去了。結果村長石大慶說,是何連天一個快出五服的族叔去世辦白事,臨終的時候特意交代說以前幫何家管著的十畝果園子,要再還給何連天。當年這種山地果園并不值幾個錢,一畝地一年種果樹掙個幾百塊頂天了。何連天父母去世早,那時家里本來就沒什么家產,唯一的土房子也倒塌了不能住人,有一畝三分的平地和十畝山地,都屬于村集體的,給他家里種而已。后來包產到戶,何連天年幼根本種不了地,地就都被各家親戚鄰居給接管照看,也順帶著用這點產出接濟何連天,幫襯著供他讀到初中快畢業。算起來其實親情啊鄉情,都是互相幫襯出來,至今說不清楚到底誰欠誰,那地還是不是何家的。何連天當年也沒指望這幾畝地的收成,人家不提他也不問,沒想到族叔去世竟然提起了這個茬。估計是年輕一輩都外出打工,村里也沒啥勞動力去侍弄果園子,人去了還回果園,圖個身后美名。村長也是這意思,建議要不就將這地讓村里有能力的繼續管著,畢竟果樹是要種些年頭才能掛果子,沒人管荒廢了不劃算,租給外人瞎亂弄,不知道又要幾年才能有收成。童彤這會兒卻想起了一個項目,后世都頗為流行的,那就是采摘。石旮旯村靠著山,公路離著也不遠,只要將公路到村里那一段修通,村里本身已經硬化的道路拓寬修繕一下,其實很適合搞農村旅游項目。最關鍵,那邊幾公里外還有個大水庫,已經是帝都遠郊知名的旅游景點。每年除了冬季以外,往來的大巴和私家車一直不斷,水庫邊上陸續建設了一堆的培訓中心,都是大企業搞團建的基.地。采摘項目呢,其實沒啥成本,也用不了多少時間,正好填補大企業團建最后那半天的活動空白。對于村民而言,果子種好了也不用自己花錢雇人或花時間摘了賣,就可以坐地等著讓團建的人上門,游客們自己摘了,他們給裝好了過稱收錢就行。價格么看果子質量,肯定比賣給果販子賺錢許多。若是能聯系到穩定的大企業團建客源,一個村子的各種果樹啊莊稼蔬菜什么的,一年四季除了自己吃,剩下都能賣高價,還節省了人力。最適合這種青壯流失較多的村子發展。另外石旮旯村還有專門一片山頭,種什么都長不活。原本就荒著,曾經有專家來看過都搖頭,后來不讓土葬連墳地都沒得弄。這塊村民嫌棄的廢地在童彤眼里簡直就是寶地,專門接待植樹節活動,妥妥的。樹苗買好了,每年開春學校啊企業啊各種團體都能來種,只用挖坑等著,栽苗蓋上土,過了夏天看看活的挪走賣錢,死的當柴,來年繼續挖坑換一批人再接待就是。又不占村里好地,還能創收。這些想法,童彤一一梳理出來,想著不如就借著給族叔吊喪的機會,回村里與村長好好說道一番。石村長家里有孩子在城里讀本科,思想也與時俱進,外界那些變化和這種新穎的賺錢手法,或許能夠說動他們。若是村長有啥疑慮,童彤就推說都是從妻弟王宣那里學來的招數。以王宣的出身背景,能有如此遠見更容易說服村官。村里講究不出頭七就辦白事,既然是白事,童彤也不帶年幼的何小路回去,只將孩子托付給新雇傭的木嫂,自己開著二手桑塔納獨自去石旮旯村,中午前趕到,爭取傍晚前就能往回返,晚上還要陪何小路讀睡前故事呢。何連天這位去世的族叔與村里許多人家都沾親帶故,生前積德行善,死后白事參加的人也挺多。童彤按照當地風俗上香磕頭,給了白事的份子錢,沒有超過當地的標準搞特殊。又因為是白事,大家都謹言慎行,童彤一臉心情沉重的樣子不與人攀談,倒也說得過去。匆匆吃了白事準備的午餐,童彤就去了村長石大慶家中。正好他家讀書的兒子也回來吊唁,正與其父說起畢業考公務員,看看能否從基層做起,走從政的路子。村長卻有點不太同意,認為兒子好不容易考到城里去了,不如找個大國企待遇好的那種,當公務員家中又沒啥關系路子,說的好聽是深入基層,不好聽是一輩子在基層,能有啥出息。“你當公務員,基層歷練,還想跟我一樣當一輩子村官?”石大慶數落道,“你非要考公務員也行,去城里多看看門路,別總想著往村里來。這窮鄉僻壤窩著有啥意思?”石歷峰并未直接與父親嗆著來,而是似乎表示贊同的說道:“爸,我學的是管理,學校又不是行業內的名校,這專業聽起來高大上,其實沒有特別的技術含量,將來投簡歷給大國企,初篩估計都過不了??脊珓諉T是條路子,有學長他們都走通了。您說的沒錯,公務員考上了,我肯定會努力留在城里??扇f一不成,退一步回到咱鎮上鄉里的,當個基層干部,有您關照著,起碼不會吃虧吧。努努力做出點成績,由基層再向上走,一步步也扎實?!?/br>“你是打定主意要從政了?”石大慶再次詢問。“是啊,除非今年沒考上公務員,那肯定先找個工作,也不挑,工資待遇差不多的,我就先干著,等來年再考??既赀€考不上,我就不再妄想,踏實留城里穩定工作結婚生孩子。您看這樣行么?”童彤聽了幾句,就察覺到石歷峰情商不低,是個有成算的。關于考公務員的計劃,以及未來肯定是仔細想過,也做了預案,并不是一味鉆牛角尖想著當官,考不上公務員工作都不弄。而且在何連天的記憶中,石歷峰一直都是學習很好為人公允正直又有愛心的。從小村子里與石歷峰年歲差不多的孩子,都愿意聽他的,并非因為他爹是村長。是他的確主意正,又總能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先人后己有責任心,他答應的事情肯定能辦到。這種信賴不是嘴上吹出來的。石大慶一直以自己這個兒子為驕傲,卻不太肯定若真是回來當村官,兒子能否受得住清貧和壓力。這年頭不是封建社會,老子當村長,兒子還接著當村長,不明真相的人肯定會以為都是沾了老子的光,帶著有色的眼鏡貶損。但是若兒子真是一心為了造福鄉里,他豈能夠阻攔?祖祖輩輩生活在石旮旯村,臨近帝都燈下黑,眼瞅著其他平地多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