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
紅的流量男女演員要出色不少,可惜他們之前一直在偶像劇爛片里打滾,既沒能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出來,又敗壞了路人緣。導演叫過的時候,易彥轉開視線的第一秒就看見了坐在導演身邊的簡行,暗罵了一聲虛偽之后,選擇不去跟導演交流,而是回到了自己的休息處。蕭衾倒是笑語盈盈地走了過來,很友好地問候了簡行的拍攝情況,又在導演那里看了看剛才那場戲的拍攝效果。“聽說昨天你和易彥在電梯動起手來了?”導演冷不丁地來了一句。簡行沒有很意外,當時電梯里的人不少,說不定這會兒整個劇組都知道的差不多了,何況是導演。“是稍微有點小沖突?!?/br>蕭衾好像有點尷尬,裝作什么也沒聽到的樣子繼續看回放。導演不咸不淡地看了簡行一眼:“你倒是誠實?!?/br>簡行笑笑:“我又沒做錯什么,為什么不誠實?”導演重重地哼了一聲:“行了,我跟他交代過別惹事兒,你也別計較了,他要再欠抽,我幫你抽他?!?/br>簡行沉默了一會兒,回答:“謝謝張導,不過我習慣自己的麻煩自己解決?!?/br>張導哈哈笑了兩聲:“小簡,你別太犟了,易彥這小子有時候陰招多著呢,你別跟他一般計較。這是你大陸來的第一部劇,也不想出什么岔子吧?”這番話就說的很清楚了,顯然易彥在張導這里人情分夠高,本來如果易彥單方面為難簡行,張導尚可以站出來“主持公道”,但如果簡行自己沖上去反抗,導演就會有所偏向。雖然簡行并不是輕易認慫的性子,但是他沒打算自找不痛快,因此他既不會主動挑事,也不會直接頂撞導演,可下次如果仍然出現刻意刁難的情況,他也絕對不會退縮。簡行沒有說話,默默看了一會兒,正要起身離去,卻聽見蕭衾突然接了一句:“張導,您這樣就不講理了吧,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簡行有些錯愕,不過蕭衾笑得挺自然的,語氣也就像是在開玩笑,沒聽出來一丁點不尊重的意思,倒很像在撒嬌。張導也不是個小氣的人,也玩笑著接過去:“怎么,這就不講理了,還有更不講理的,當心我讓編劇把你們的戲份都砍了?!?/br>簡行聽了一會兒,漸漸心情轉好了些,也就不打算走了,繼續在片場待了一下午。跟著導演看演員表演果然跟自己在臺上演戲有很大不同,很多自己看不到的缺陷在導演的監視器下幾乎無所遁形,暴露無遺。因為蕭衾和易彥演技的確還可以,又有不少老戲骨加持,簡行小半個下午下來做了不少筆記,一時間想通了許多光演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收益頗豐,深深覺得吳宗元其實挑戲的眼光很不錯,如果一開始就按照這樣的標準接戲,星娛藝人的口碑怎么也不會跌落成今天這個樣子。第15章探班正如張導所承諾的,后面幾天,易彥的確并沒有再如何找茬,只是還是隱隱有點不配合罷了,但只要不耽誤拍戲,簡行也不愿意和他計較太多。拍戲的生活有趣又很枯燥,有趣的是可以扮演體驗他人的人生,并從中獲得勞動的滿足感和充實感,但枯燥的是有時候得坐冷板凳,候場一整天可能都沒有戲拍。簡行漸漸習慣了沒戲可拍的日子,并很快學會了微博沖浪,玩得越來越順手,前兩天劇組發官宣定妝照的時候,他還親自上手轉發了幾條微博,在評論里回復了幾個比較友好的發言,只是私信一直沒再去看過。讓簡行沒想到的是,林君清當晚看見微博的之后,私下微信聯系了簡行。林君清:你在香海影視城?簡行:嗯,接了部古裝戲。說起來奇怪,自從上次兩人一起參加綜藝簡行借了林君清浴室洗澡,林君清就對簡行表現出了他在內地絕對還沒有碰到過的來自演藝圈人的關愛,總是有事沒事找簡行聊幾句天,并且經常有一些真情流露,實在是天真又無害了。林君清:我看見了,定妝照很好看……簡行不知道怎么回,正打算開啟一波商業互吹,林君清卻又發來一條信息:其實我現在也在香海。簡行:新戲?林君清:嗯,不過暫時保密。簡行表示理解,沒有多問。林君清:到時候可以探你的班嗎?簡行眉頭一皺,發現有點不太懂林君清的腦回路。雖說他倆也多多少少聊了幾次天,但是歸根結底連朋友都算不上,林君清卻說想來簡行的劇組探班,未免有些太過親昵了。像是怕簡行為難似的,林君清馬上又發來一條:沒關系,我隨便說說,不方便就算了……簡行倒是沒有不樂意,畢竟也在娛樂圈混了這么多年,誰真心誰假意他還是分辨得出來的。林君清絕對沒有惡意,只是好像有點太想交個朋友,又恰好不知道為什么選中了簡行。簡行立刻回他:沒有,你來探班我當然歡迎,就是不知道導演那邊會不會答應。林君清很好哄一樣的,馬上又開心了起來,發了個可愛的表情包,說:這個你不用管擔心,我經紀人會去安排的,免費給你們劇做宣傳,導演應該會很樂意的。簡行:……因為林君清在自己這里實在過于“平易近人”,簡行倒是完全忘記了他現在可是紅透半邊天的大明星,做什么都會有人買單的。兩人又隨意聊了許久,林君清才終于肯說再見,簡直稱得上是戀戀不舍了,簡行也很猜不透林君清究竟在想些什么。這幾天拍戲下來,簡行一直還惦記著這件事情,因為他現在和導演的關系其實很微妙,不咸不淡,拍戲的時候正常交流,拍戲之余幾乎沒什么交集,簡行不想再因為別的什么事情打破現在平靜的局面。沒想到,林君清沒能盼來,倒是來了一個更加意想不到的人。--黎祜深深地對這滿堂朝臣失望了。攝政王并非是他自封,乃太后懿旨。作為攝政王,他無時無刻不謹記自己的身份地位、使命職責,為君,他進盡忠言;為民,他嘔心瀝血。他所上的一切諫言,無不是深思熟慮后覺得有利于國、有利于民。可就因為滿朝臣子,只有他敢反駁皇帝的昏聵發言,也只有他能干涉皇帝的決定,他就該受萬臣彈劾嗎?君不君,臣不臣。君主眼中只有享受玩樂,臣子眼中只有權術利益。而他,自問無愧于心,無愧于民,卻兩處受壓,各方謾罵。黎祜一雙眼凝著深沉的墨色,翻滾著難言的情愫,一遍遍提筆在宣紙上揮灑筆墨,強行壓抑著心頭的不忿與不平。等他終于最終平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