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
書迷正在閱讀:和高冷情敵互換身體后、女裝大佬生存手冊、灼雁ABO、我追了七年的人愛上別人了、變成狗后我去死對頭家騙吃騙住、主播每天都在作死、橫濱老父親寫書日常、防不勝防楚大俠、山有狐兮、男主他不按劇本走
點喬治背后幾個要害。艾斯的攻勢又快又狠,喬治不得不提起全部精神抵擋他的劍招,連回身的機會都沒有!喬治的劍招端得是剛猛,艾斯則因為身材尚未長成,顯得瘦小,但更為靈活。艾斯一味強攻,數道劍光閃過,像是一朵朵劍之花盛開,喬治持劍的手的衣袖上,被飛花劃過,出現了數道細小的口子。一開始,喬治還以為是自己大意,但隨著他的衣袖變成了一條條布條,他的手臂上也出現血痕。他就知道,,短短數日,艾斯又有了新的成長。不用上心法,他已經不是艾斯的對手了。喬治突然倒退一步,雙手下垂,把劍扔到地上,“我輸了?!?/br>艾斯剛剛活動開筋骨,喬治就認輸了,讓艾斯心里微微有些不痛快。說好的劍士精神呢,會戰斗到最后一刻的劍士精神呢,難道都是假的嗎?!不過,艾斯知道,喬治就是這樣的。在喬治看來,榮譽都是些狗屁不通的玩意兒,那些劍士精神也只是束縛人的花規矩,真正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的人,絕對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去賭對手的榮譽感的。也因此,艾斯猜測喬治是一名傭兵。艾斯真想把喬治拉過來,再痛痛快快打一場。但他不能這么做,不是因為喬治不愿意,而是因為人設會崩。這三年,艾斯給自己設定的是一個全身心沉浸在書海里、平生最大的愿望是去帝都成為一名學者的人設。學者是三色堇帝國才有的職位,他們一生不娶妻,不留嗣,不是在皇家別院整理書籍,就是在各地修行。他們是帝國身份最崇高的人,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都十分尊敬他們;但同時他們沒有爵位,沒有官職,把一生都奉獻給了浩瀚的書海。艾斯就是一個有著不錯武技天賦,卻向往成為學者的少年。他一直在責任、榮譽感,還有夢想之間苦苦掙扎,迷惘徘徊?!斎贿@都是假的,他只是艾斯一直在經營的人設。這是艾斯為了現在不好好修煉騎士團的心法,為了將來離開諾依曼家族做的鋪墊。而成為學者,也是艾斯能想到的最好的、也是最合理的辦法。這樣,就算諾依曼子爵將來知道艾斯是他的便宜兒子,也不能把他怎么樣。殺死學者,除非是帝國公開的審判,不然,哪怕是貴族,甚至是皇族,都要受到極其嚴厲的懲罰,甚至是死刑的。如果在艾斯成為學者之前,諾依曼子爵就知道了真相,一個無心爵位,將來會遠遠離開威斯特法倫行省的“養子”,諾依曼子爵也可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貴族家庭出一位學者,也是一件很榮耀的事——當然,那位學者不可能是爵位唯一的繼承人,不然就是一個笑話了。諾依曼子爵對艾斯的想法嗤之以鼻,只覺得過幾年艾斯就會明白他現在有多么的愚蠢。而喬治,他更了解艾斯在武技上的天賦。喬治雖然只是一個低級劍士,但他當初受過最正統的武技訓練,并且表現極其優異。艾斯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時間,劍招上就和他不分伯仲,甚至更勝一籌,這樣的天賦,哪怕修煉心法慢一點,放到帝都去,也是不錯的天才了。艾斯不可能看他的人設崩掉,只能遺憾地看著喬治把劍收回劍鞘里,裝作一副渾不在意的模樣。第17章喬治最后勸道:“艾斯少爺,您如果專注武技,在武道一途上,很有可能取得極大的成就?!?/br>“拿起劍的時候,我的確會沉迷掌握力量的快感?!卑钩了剂艘粫?,認真道:“但是,一個人的時間是有限的,學海卻是無窮的。我希望,我可以用有限的生命,遨游無窮的學海。我沒有多余的功夫,再去追逐虛無縹緲的力量?!?/br>喬治:……喬治心生絕望。艾斯如果懶惰,喬治可以用嚴酷的手段讓他變得勤奮。艾斯如果不喜練劍,不,艾斯不僅沒有不喜歡練劍,他拿起劍的時候,表情甚至是沉醉的,不然他再有天賦,也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學會那么多劍招。但是,艾斯還是做出了放棄武道的決定。面對艾斯理智又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喬治就算能使計讓艾斯一直拿著劍,又有什么意義。難道讓諾依曼家族毀滅,讓艾斯性格大變嗎?這不是喬治的初衷。喬治想不出,他有什么理由阻止艾斯成為一名學者。高級劍士的地位不比學者高,雖然壽命長些,實力強大些,但艾斯看起來并不在乎。至于諾依曼家族的爵位,喬治不是諾依曼家族的家臣,所以他可以在艾斯的事情上更為公正,但同時,他不會關心諾依曼家族的榮譽和爵位。艾斯:“我父親,過兩日就要回莊園了吧?”喬治:“是的。聽說子爵大人這次在魔獸森林的收獲不錯,還在佐治亞行省認識了不少新朋友?!?/br>艾斯:“你是說?”喬治:“是的。估計艾斯少爺會參加佐治亞行省的騎士團,在那里待上六年的時間?!?/br>三色堇帝國建國初期,貴族子弟們參加的都是當地行省的騎士團,但后來,大貴族們利用有天賦的騎士和小貴族的繼承人在騎士團的六年的時間,拉攏一部分人,打壓另一部分人。他們讓不附和他們的人,無法通過騎士團的考核,喪失向上爬或者繼承爵位的資格,以此排除異己,加大他們在行省內的掌控力。大貴族們和有實權人物的子嗣在這樣的行動中得到了好處,那會損害誰的利益呢?小貴族?平民?也有,但那不是最重要的,他們還損害了皇室以及陛下的利益。當一個行省內部固若金湯,那只要他們與帝都稍有摩擦,他們就會動蕩起來,甚至宣布獨立。后來,帝都就頒布了法令,貴族子弟不允許參加當地行省的騎士團,而會被隨機分配去周邊其它的行省。這不僅大大削弱了大貴族對其他人的影響力,還可以敲打他們,讓他們學會夾著尾巴做人。很少有兩個毗鄰的行省關系特別友善的,他們多會因為河道、農田、貿易、征兵等各種各樣的原因發生摩擦,反倒是間隔較遠距離的行省會關系友好些。去了“敵人”的地盤,大貴族們不也得小心翼翼。最初那幾年,帝都的官員處理路易斯安那行省公爵的繼承人打斷了佐治亞行省總督的兒子的腿之類的事,總是眉開眼笑的。除此之外,貴族子弟們跨省參加騎士團,還有一個好處,可以減少舞弊行為。平民通過騎士團的審核,可以獲得騎士勛章。而貴族子弟通過騎士團的審核,才會有繼承家族爵位的資格。如果原本爵位的擁有者沒有合格的子嗣能夠繼承爵位,那么他的爵位就會被傳給他的侄子,如果他連一個合格的侄子都找不出,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