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16
枯燥的書中文字外,便只剩真心實意待他、從不以他年少而一昧訓誡勸告的陸小夫子了。陸辭隨筆描繪的民生畫卷,皆是栩栩如生,每回都叫趙禎讀得如癡如醉,心生向往。而在回過信后,都會無比珍惜地親自將信收藏起來。一個多月下來,已積下了不薄不厚的一沓。然而尋常的通信,既無需大費周章地動用加急的郵遞,更不必秘之又密。陸辭將封口的火漆輕輕割開后,取出單薄的信紙。甫一展開,就看到信頭赫然寫著兩個潦草大字:速歸不好的預感,竟是得到應驗了。陸辭深知,趙禎從來不是無的放矢的性子,而是超其歲數的穩重內斂,能到這般急切的地步,怕真的遇著大麻煩了。他微微凝神,就著燭火的明輝,細細讀了起來……陸辭雖晉升極快,到底只是一從三品的官階,乍然離京,頂多只在暗流涌動的朝中激起了一點水花。會真心實意地惦記他的,除了太子殿下外,便只有柳七朱說為首的一干親密友人了。就連對他稱得上欣賞的寇準等人,也只是難得閑暇,才會想起這滑不留手的狡童。而朝中的明爭暗斗,更不會因陸辭一人的暫時離席而偃旗息鼓,反倒是越演越烈。說起趙禎監國,也有近半年了。在寇準和李迪的悉心指導下,他本就頗有天賦,加上又愿努力,對些頻繁沾手的常務,漸漸變得得心應手起來,對朝中的局勢,也越發有了清晰的了解。即便如此,心如明鏡的趙禎,僅選擇了默默觀察,按兵不動。且不說這一個個臣子老jian巨猾,雖有才干,卻自有大盤算,當以制衡為主……單說他這身份,一想有大動作了,還得向上請示,并無完全自主的能力。而太子表現得越是優異,得到的稱贊越多,在殿所中悠然度日的官家趙恒,心里就越發感到微妙。——他可還好端端地活著呢。大約是為免臣子們忘了他才是真正手掌大權的官家,加上劉圣人不住吹的枕邊風,趙恒那顆‘清心寡欲’、‘閑云野鶴’的心,就重新往‘凡塵俗世’靠了幾分。朝臣們很快就錯愕地發現,已有多年上朝只打瞌睡、先是將大小政務盡交給宰輔、后是全讓太子甚至是圣人處置的官家,竟又有了勵精勉治的決心一般,開始頻頻出現在早朝中,且積極批示起政務來了。對趙恒這不按常理和歸序的行事,最感到頭痛的,自然是受到多余干涉、以至于行事束手束腳的趙禎了。……尤其他這爹爹,也許是因求神拜佛久了,常是亂幫倒忙。且因趙恒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作風,上朝全靠心血來潮,不止是亂了趙禎的處事節奏,也讓朝臣們不可避免地感到混亂起來。對此,寇準看著最急,嘴角都起了燎泡。好不容易讓他們習慣了太子帶領下的雷厲風行,結果叫官家這一胡攪和,懶散的風氣就有了死灰復燃的跡象。雪上加霜的是,當趙禎最為難時,終于恢復圣寵,再次與官家蜜里調油、如膠似漆的劉圣人,也察覺到了他私下里很是隱秘的一些小動作。對于趙禎的真實身世,劉圣人從來是嚴防死守,將宮中內外瞞得密不透風的。且因她最得官家寵愛,于太子又有養恩,太后之位堪稱穩穩妥妥,少數知道真相的朝臣,也不會自尋死路般去太子跟前揭發此事。兩邊的心照不宣,就讓隱隱察覺了端倪、急切地想要知曉真相的趙禎,不得不從劉圣人勢力根深蒂固的后宮著手,進行調查了。即使他足夠小心謹慎,也還是走漏了些許風聲,讓劉圣人產生了些許懷疑。這絲懷疑的心思一旦生出,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畢竟不是自己肚皮里爬出來的,人心相隔,生母又還在世……最要緊的是,陛下膝下,僅剩這么一根獨苗。那豈不意味著,若趙禎生了心思,以己身相脅迫,咬死了要認回生母的話,于情于理,朝廷都阻他不得?一想到這,劉圣人頓時不寒而栗。趙禎要真已起疑,那她一旦有了將人送走、甚至滅口的舉動,無異于打草驚蛇。可若容其順藤摸瓜地查下去,隨著趙禎對所握權柄的熟稔,遲早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她不得落得竹籃打水一場空,白費心思地給那婢女養了兒子?劉圣人雖并不十分肯定趙禎已有所察,但在長達十數日的寢食難安下,出于防患于未然的心思,還是想出了這么一招。幾天前,她忽以趙恒的早夭長子托夢為由,提出將官家異母兄弟,也就是王府一度失火、殃及宮中的八大王趙元儼之子趙允初養于宮中。她的心思,隨此已是昭然若揭的了:明擺著是要以此威脅太子,他雖為官家唯一血脈,卻也不是不可被取而代之的。這一堪稱荒謬的提議,也不知為何,竟當真得了趙恒的欣然首肯。聽得趙允初被人接入宮中,由劉圣人撫養,且經了官家應允時……趙禎的腦海中,當場就被不可置信的情緒,所震得一片空白。首輔寇準和和次輔李迪,向來是堅定不移的太子一派,此時當然是激烈反對。其他朝臣雖知此事極其不妥,然官家一意孤行,他們只不支持,卻不愿觸霉頭。寇準卻沒那么多顧忌,看出將要被養在宮中的趙允初以后會對趙禎造成的強大威脅后,更是暴跳如雷,差點指著趙恒的鼻子罵起來了。若不是趙恒行事荒唐,鬼迷心竅地聽信一貪權婦人之言,又怎么會任其做出威脅自身骨血的事來!這下可好,原就有些敏感多疑的趙恒即刻捉了他這回發作時的不敬,要將他罷相。若非趙禎奮力求情,李迪也挺身作保,寇準怕是真要被攆出京出做地方官了。即便如此,他也被貶作三輔中的末輔,李迪被提為首輔,然而接下來叫寇準難以心平氣和的是,余怒未消的官家明擺著要膈應他,故意將丁謂一舉提做了次輔……事發突然,好不容易保下寇準的趙禎已是身心俱疲,面對爹爹不時插手、攪亂渾水、變得人心惶惶、議論紛紛的朝廷,也很快失去了掌控。他思來想去,唯有向心底最信任的陸辭,寄出了這么一封堪稱語無倫次的求助信。一來是事態緊急,二來是心中茫然,三是不知周邊是否有爹爹和圣人的眼線……趙禎并不敢在信中多寫,只設法將重點盡量勾出,就派人加急送走了。與趙禎平時那受嚴謹性子影響,工整得近乎刻板的字跡相比,這封信里的文字潦草凌亂,僅憑這點,陸辭已能清晰勾勒出趙禎面臨劇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