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8
圖謀不軌……”“此事未有確鑿證據,怎能輕易下結論?況且,那劉曜可是宗室,是劉家的人。你鴆殺少帝,已被天下讀書人戳脊梁骨,如今若再妄殺劉曜,豈非又要落人口舌?”董卓毫不在意:“酸儒之辭,何須畏懼?!?/br>“你你你——”蔡邕氣得直瞪他,手抬至半空,摔袖就走,“如此說來,我在你的眼中也是酸儒了?好好好,我這酸儒馬上就走,絕不礙你董太師之眼?!?/br>董卓連忙去攔,又是認錯,又是好言相勸。好話說盡,蔡邕才轉身回返,嘆道。“仲穎若想匡扶社稷,必得顧惜名聲。凡事三思而后行,師出有名才行?!?/br>董卓面上稱是,心中不以為然。蔡邕看在眼中,更是慨然無奈。就在這時,呂布掀簾而入,丟下一個布囊。“義父,我將劉曜那廝的狗頭給你取來了?!?/br>帶血的布囊咕嚕咕嚕地在地上滾了一圈,停在蔡邕的腳邊。呂布這才注意到房內還有一個蔡邕,放下長戟,抱拳招呼:“蔡中郎,別來無恙?!?/br>蔡邕差點沒厥過氣去。他覺得自己“有”恙,特別,極其,非常的“有”恙。“你……你……”他先是顫巍巍地指了指呂布,接著又轉過方向,顫巍巍地指向董卓。董卓有些尷尬,呂布則是一臉莫名。蔡邕怎么也沒想到,他好不容易說服董卓不要亂殺劉曜,前腳剛說服,后腳呂布就把那劉曜的頭帶進來,丟在他的旁邊。他“你”了半天,接不出半個字,最終用力甩手,囊括千言萬語地“哎呀”了一聲,跪坐在地上捶胸頓足。“社稷休矣,社稷休矣!”董卓見蔡邕如此作態,暗道此事莫非真的不妥?便抬頭拿那銅鈴般的眼珠子瞪呂布:“逆子,看你做的好事!”呂布真的委屈得不行。他到底做錯什么了????做錯了什么了?不是董卓說要“將那劉曜碎尸萬段”,他才抱著為董卓分憂解難的心思去殺劉曜的嗎?他辦事效率如此之高,怎么頭取來了,董卓非但不嘉獎他,還又責罵了他一頓?呂布沉默地挨著責罵,蔡邕仍在唉聲嘆氣。董卓想起之前正是呂布對他說劉曜“其心可誅”,他才對劉曜起了殺心,對呂布的責怪又不免多了幾分。“逆子,你這逆子!平日里不做些好事,只會進讒言,排除異己!”董卓身形肥胖,此時站在墻邊,手挨著了墻上懸掛的馬鞭,遂隨手取下,指著呂布的鼻尖,“是你說劉曜與反賊勾勾纏纏,如今又急吼吼地取他性命,是何居心?”“義父,那劉曜確實和……”“還敢狡辯,看我不打死你這逆子!”董卓正要揮鞭,被蔡邕喝止。“且慢?!?/br>董卓倒不是真想打死呂布,聞言便停了動作。蔡邕臨近耳順之年,行動有些不便。他艱難地起身,面向呂布道。“將軍說劉子明有謀逆之心,可有證據?”“自然有?!?/br>呂布找來自己的扈從,取拿來一疊竹簡。蔡邕打開,匆匆瀏覽了一遍,問呂布:“敢問將軍。是否還有別的證據?”呂布道:“這難道不能說明他的勾結之罪?怎么還要別的證據?”蔡邕蹙眉:“這上面只有劉子明幾次探視許子遠(許攸)的記錄,除此之外再無其他?!?/br>呂布道:“那許攸密謀謀害義父。劉曜與他關系密切,不是反賊是什么?”蔡邕有些惱了:“這如何能一概而論?許子遠(許攸)之罪,尚未蓋棺定論。而劉曜與許攸出自同門,念及舊情前去探視又有什么過錯?他若真的圖謀不軌,必然心虛畏怯,又怎會有膽子去找許子遠?”呂布一時辯駁不得。蔡邕面有惋惜之色:“怕是誤殺了好人矣!”董卓同樣心有戚戚焉。劉曜與他關系尚可,被枉殺了不說,還要叫他董卓平白背負罵名。董卓有些憋悶。經此一事,他對呂布更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怎么看都不順眼。他忍不住又罵呂布,將邊陲將士的彪悍與粗野表現得淋漓盡致。眼見呂布的臉色愈來愈黑,蔡邕忙出來充當和事佬。“罷了罷了。事已至此,多說無益。還是想想接下來該怎么辦為好?!?/br>“唉……”“那江遵……”董卓道:“對對對!快請江士子上來!那起子混賬到哪偷jian?;チ?,怎么還不把江士子請過來!你,快過去催上一催?!?/br>不一會兒,江遵被人帶了上來。他雖然衣裳狼狽,面有余驚,但總體而言仍是十分從容,頗有高士之風。見到董卓,他自然流暢地行禮,面上并沒有絲毫怨懟之色。“拜見太師?!?/br>只這一下,就拉高了董卓和蔡邕的好感。董卓仔細打量江遵,意外地發現他并不是上回過來謝恩的那個“江士子”。蔡邕示意董卓發問。董卓壓下心中的疑惑:“你既獻上良策,為什么不告訴我它的弊端與局限?”江遵又作了一揖,侃侃而答。“實不相瞞,那份策論非我所獻?!?/br>董卓“哦”了一聲:“難道你不是江遵?”江遵回道:“我姓江名遵,表字子明,泰山鉅平人氏……”董卓冷哼一聲:“那份策論分明就是你江遵所獻,還敢抵賴?”江遵道:“那策論確實是我寫的,但這獻策之人并非我也?!?/br>蔡邕聽明白他的意思:“你是說……有人冒用你的名義,向太師獻策?”江遵道:“正是如此。如若不信,可當場核對字跡?!?/br>董卓許之。于是拿出帛書,又叫江遵當場書寫,逐字對照,字跡果然不同。“雖大致相同,但于細微之處無一處相似,非同一個人的字跡?!?/br>蔡邕作為書法名家,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差別。江遵的字寫意流暢,雖有幾分矯飾,但能看出飛龍在天之勢。而獻策之人的筆跡,只是字形相同,意境上卻差得很遠,過于拘泥而流于下乘??梢娖渲魇莻€不懂得變通的人。董卓粗眉毛一皺,發現事情并不簡單:“這是怎么回事?”江遵閉口不言。蔡邕勸道:“若有隱情,就與太師直說,他定會還你清白?!?/br>江遵還是不言。董卓道:“你扭捏什么,快說?!?/br>江遵斂目而立。董卓拍案而起:“怕是啞口無言吧?你既說不出因由,就讓奉先把你砍成兩半,丟出去喂狗?!?/br>呂布在一旁暗恨。平時恣意打罵,這時候又想到他了?江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