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8
十指相扣。第33章拉風(修)唐玄是喜歡男人的。他十四歲的時候就知道了。那年他過完生辰,官家給他安排了兩個“教養姑姑”,只是,對方的手還沒碰到他,唐玄就吐了。官家以為他小,還沒開竅,唐玄卻清楚,他只是不喜歡那樣的身體。后來做了個夢,夢到的都是在營中訓練的情形,模糊的人影,沒有臉,只有和他一樣的肌rou線條,還有細密的汗珠。醒來之后,唐玄又吐了。從此之后就排斥別人的觸碰,拍拍肩、搭個手這樣的動作都無法接受。司南是第一個讓他想要親近的人。不過,也僅限于這無傷大雅的小親密。他接受不了自己的“特殊”,怎么可能去害司南?他知道,“司南”從前常常出入滿庭芳,與虞美人走得極近。從前是他念著虞美人,如今司家沒落了,虞美人又反過來關照他的生意。此等情誼,讓人泛酸。不光虞美人,還多了個蝶戀花。唐玄親眼看到蝶戀花向司南撒嬌,司南親昵地叫她“jiejie”。所以,唐玄堅信司南喜歡女子,將來也會娶一位女子為妻。他并不打算阻攔。更不會強迫他。他見過那些情意甚篤的人,少年時海誓山盟,最終還是抵不過世俗的眼光,各自婚娶,老死不相往來。也有不分開的,感情卻沒那么認真,朝秦暮楚,三五成群,比養寵狎妓高級些罷了。相比之下,他更愿意隔著這層窗紙,寵著他,護著他,做他最親近、最信任的“男朋友”。這就是唐玄,永遠清醒而理智。并且,對自己夠狠。司南也在走神。他在琢磨怎么還禮。這么貴重的房契,不可能真的白要,“我也送你一份大禮,恭喜你升官?!?/br>說著,掏出一張寫滿字的紙,在唐玄眼前晃了晃。唐玄勾唇,“我得看看夠不夠‘大’?!?/br>司南:……是不是有輛小火車污突污突地跑過去了?“木耳培植?”唐玄挑眉,“木耳不是生在野外嗎?”“也可以人工培植,只要給出恰當的條件,優選菌種,會比野外自然生長得更好?!?/br>其實宋代已經有人種植木耳了,只是大多集中在西南山區,地處偏僻,山民們以此為生,不愿外傳,這才一直沒普及。司南大二那年,因為玩游戲沒搶上本專業的選修課,被隨機分配到了農學專業,跟著那位頭發花白的老教授下了三個月大棚。老教授當時就說:“我教給你們的東西,不是看兩頁書、背幾道題就能學會的,這是能拿來吃飯的手藝,萬一哪天穿越了呢?”老教授還特意瞅了他一眼,“比如這個小伙子,五官端正,雙目有神,我看著就挺有穿越的潛質?!?/br>此時此刻,司南恨不得給老教授打了電話——您跟穿越大神是親戚吧?不然怎么一說一個準兒?唐玄在看方子,表情略顯凝重。司南趁機夸道:“種木耳的好處在于不用良田平地,找個荒山就行,方法得當,一年能收好幾茬,比種糧食、種果樹劃算得多?!?/br>這個時代,野生木耳難得,行情一直不錯,他原本想自己種來著。司旭在崔家寨買了幾百畝荒山,因為價賤,當初家里出事時便沒往外賣,到現在一直荒著。司南想著鋸些椴木搬到山上,埋上菌種,請人看顧著,一年收上幾茬,若賣得好,幾年就能掙出一間鋪子。唐玄想的是另一件事。無憂洞被剿,除了作惡多端的賊人外還查出數萬名無家可歸的流民,老的老,小的小,不能服役,也不能入伍,這些人如何安置,實在讓官家頭疼。若能找個地方種上幾百畝木耳,只需每日澆水、采摘、晾曬,老人和孩童都能做。唐玄第一反應是把這個方子獻給官家。然而,看到上面軟叭叭的字跡,又舍不得了。這是少年親手寫的,是給他的賀禮,理應自己留著。于是,愛惜地折起來,收到了懷里。司南仰著臉,笑瞇瞇,“王爺大人,能不能打個商量?”唐玄挑眉,每次這樣亂叫,就是有事相求。“說吧?!?/br>“等你種出來木耳,能不能優先賣給我?”唐玄說:“那得看你表現?!?/br>“我一定好好表現!我現在就好好表現!”司南笑嘻嘻地撲過去,捏肩,捶背,可殷勤了。唐玄恍了下神兒,剛才那張小臉突然湊近,他以為又要……親上了。后廚,親從官們苦哈哈地洗著碗。“疆子,你咋反應那么快?要不是你,我還真不知道老大是要讓咱們洗碗?!?/br>鐘疆笑笑,“見多了,就反應快了。方才老大那模樣,跟我哥一模一樣?!?/br>“咱哥也這么厲害?”“不能跟老大比。就是那段時間我嫂子有了身孕,他心疼,就對我們嚴厲些?!?/br>鐘疆感嘆:“你們是沒見過,那口氣,和老大護著南哥兒時一模一樣?!?/br>所有人:……***和若水書院約定的日子到了!要開始送餐了!若水書院整整三百名學子,不僅有四五歲的孩童,也有二十余歲的青年,倘若一份份分好送過去,不僅不好打包,還沒辦法確定飯量。司南想了個主意,像郡王府那樣,把菜和飯用木桶裝著,直接運過去,到了那邊再分。書院里有現成的碗筷,學子們吃完后有專門的雜役收拾清洗,這樣大大減少了司南的工作量。他一早就給崔家寨送了信,崔木頭加班加點地做出來十余個大木桶,并整整十輛“外賣車”。司南設計的外賣車和現代的自行車差不多,依舊沒有鏈條,只在前輪安了一對腳蹬子,由前輪帶著后輪走,雖然費勁些,怎么也比跑著方便。更何況,村里的年輕小伙有的是力氣,拉風的腳踏車一騎,一個個美得簡直要飛到天上去。一路上,十來個年輕力壯的少年一陣風似的往前躥,崔實騎著老舊的三輪車吭哧吭哧地跟在后面,嘴上氣惱,心下卻暗自欣慰。從前司家寨是汴京以南最窮的村子,再加上祖上是山匪出身,名聲一直不大好,稍微標致些的小娘子都不愿意往他們村嫁。這些天,司家寨又是三輪車,又是腳踏車,當真出了好大的風頭。如今,又有這么多年輕人到汴京城“送外賣”,旁邊幾個村子羨慕得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村民們不知道“送外賣”是干啥的,反正就覺得高大上。短短幾天,已經有三個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