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1
即便他此時氣息平和,但卻沒人敢有膽子去瞧。能隨意進出翰林院的,能有幾個普通人?侍衛一部分守在門前,一部分跟在圣上之后。侍衛長怕這些人沖撞圣上,不著痕跡地護在一旁,顧元白察覺到了,不由側過頭對著這忠心耿耿的侍衛長微微一笑以作贊賞。侍衛長英武不凡的臉上“騰”的一下燒紅了,身子站得更是筆直,不敢有絲毫懈怠。外頭安安靜靜,正端著茶水往這邊走來的湯勉一眼就見到了圣上。他雙目瞪大,手中的杯子陡然落地,發出一聲響亮的脆響。“圣上?!”一聲叫聲讓整個翰林院都喧嘩了起來,坐著下棋的褚衛和孔奕林抬頭就瞧見了笑意盈盈的圣上,連忙扔下棋子,同諸位同僚一同朝著圣上行了禮。孔奕林頭埋得低,行禮也是恭恭敬敬。待聽到圣上溫聲道:“都起來吧?!辈烹S著眾人起身。但他雖低著頭,但個頭卻很顯眼。顧元白掃視了一遍眾人,往棋盤處走去,落座在孔奕林的位置上,笑道:“棋下的不錯?!?/br>褚衛道:“雕蟲小技而已?!?/br>“雕蟲小技?”顧元白失笑,“行了,朕的狀元郎和榜眼郎一同下的棋又怎么會是雕蟲小技?”褚衛一愣。顧元白指著對面的位置,道:“坐下吧,朕同狀元郎也下一回棋?!?/br>褚衛應言坐下,顧元白朝著周圍看了一圈,道:“除榜眼郎之后,其余都散了吧?!?/br>眾人拱手應了聲“是”,連忙從此處散開。等沒人了,孔奕林才低聲道:“圣上有何吩咐?”顧元白挑眉,悠悠道:“這棋已下了半局,剩下半局由朕來走,但也不少了榜眼郎做個軍師?!?/br>田福生給孔奕林搬過來了個椅子,孔奕林又是拜謝,才坐在了皇帝的身側。都說下棋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在桌上這半局棋中,反倒是看起來沉穩的孔奕林下的路數劍走偏鋒,好幾處危機與機遇并重,這樣的棋走錯一步就會滿盤皆輸。他長相老實性格沉默,但由這棋就能知道,孔奕林絕對不是一個和長相一樣低調的性格,他充滿鋒機而且有膽,做事甚至有幾分“賭”的成分。這并非說他不穩重,恰恰相反,孔奕林清醒理智極了,他就是在穩重的進行一步步的豪賭。與孔奕林相比,褚衛的棋風也是變化多端,所有的路表面上似乎都被堵住,但一把尖刀已經露出了鋒芒。顧元白見到這樣針鋒相對的棋面就忍不住手癢,如今執著黑子,干脆利落地落下一子。褚衛緊執白子跟隨。顧元白下棋的時候不會猶豫,他從來都是走一步看十步,次次落下棋子時都快速而狠。這讓他看上去很是胸有成竹、自信非常,而這樣干凈利落的下棋方式,多半會逼著對手自亂陣腳。褚衛唇角抿得越來越直,下棋時猶豫的時間也越來越久。正當他捉摸不定的時候,一旁的孔奕林突然道:“在這?!?/br>他伸手指向了棋面上顧元白所執黑子中的一處缺角。微蹙的眉頭舒展開來,褚衛慎重地同孔奕林道:“多謝?!?/br>他指尖捏著圓潤的白棋,輕巧放在了那處缺角上。棋子一落,顧元白陡然笑了開來,過了一會兒,孔奕林唇角微揚,也沒忍住露出些許笑意。“褚卿,榜眼郎可是朕的軍師,”圣上蔥白的指尖執起了一顆黑子,笑吟吟道,“這就叫自投羅網,羊入虎口了?!?/br>話音剛落,圣上手中的棋已經落下,原本平分秋色的局勢瞬間投向了顧元白,接著不必下了,輸贏已經定了下來。“……原來剛剛那一處是圣上故意給臣留出來的位置,”褚衛了然,嘆了口氣道,“圣上所言極是,孔編修乃是圣上的軍師,我竟輕而易舉信了?!?/br>孔奕林道:“是圣上棋藝了得?!?/br>顧元白聞言,抬頭一看,卻正好瞧清了孔奕林的這雙眼睛的顏色?;旌狭宋飨牡难y,孔奕林的眼睛瞧著就不是大恒朝國人,但瞳孔顏色卻還好,淺淡如褐,雖然與常人相比是淡了些,但至少不會引起別人詫異。旁的不說,顧元白單從棋面上看,就看出孔奕林這性子無論是在官場還是在戰場都不合適,他太過劍走偏鋒,這不可行。但孔奕林的實才卻不能放著不用……顧元白忽的想起來了監察處。相比起褚衛來,孔奕林真的是太適合監察處不過了,而監察處,本來就是在刀鋒上行走的暗中監督機構。只是孔奕林的忠誠度,和對大恒朝的態度,這些還有待商榷。顧元白放下棋子起身,褚衛和孔奕林候在他身后,等將圣上送出去了之后,兩人還站在不遠處看著圣上的背影。圣上上了馬車,車簾快要落下,孔奕林忽而動了起來。他撩起袍腳,大步朝著圣上的馬車跑去,侍衛伸出刀劍將他攔在不遠處,孔奕林大聲道:“圣上!臣有事上奏!”顧元白眉頭一皺,掀開車簾道:“讓他過來?!?/br>孔奕林大步跑了過來,他呼吸粗重,跟一座山一樣在顧元白面前擋下了層層陰影。他很激動,甚至敢抬起這雙眼睛來了,這樣的激動,讓平日里的低調和沉穩徹底滾到了一邊:“圣上……”孔奕林看起來很緊張,喉結都上下動了動。顧元白以為他會緊張得說不出來話時,他卻堅定地道:“不瞞圣上,臣身上流有西夏人的鮮血?!?/br>顧元白一愣,隨即面色從容道:“朕知道?!?/br>孔奕林抿了抿唇,低聲道:“圣上放心臣待在朝中嗎?”顧元白不悅地反問:“朕難道還沒有唐朝時候的容人肚量嗎?”唐長安城,那時堪稱全世界第一國際性的大都市,開放而包容,許多外國人都在唐朝留學、做官,入唐朝為官的,光五品以上就有百余人。顧元白把孔奕林放在榜眼,除了成全褚衛的三元好名聲外,還考慮了許多。一是為了堵住朝中某些迂腐保守的官員和讀書人的嘴,二是他不清楚原著當中孔奕林造反的原因是因為殿試被罷黜還是還夾雜著對大恒的恨,嚇一嚇孔奕林,再給他一個希望,這個希望還要留有讓他知道自己該努力,努力就會上前的一步距離,三是孔奕林身負西夏血統,在此情況下策論仍然鋒利,反而容易成為眾矢之的。顧元白自然不舒服一個會造反的人,但他是帝王,哪怕是劉邦站在他的面前,顧元白也不會對其高看或者低看一眼,在他眼中,即便大恒朝并不存在歷史當中,但以往的千古名君站在顧元白的面前,也不過是一個平起平坐。一切還沒發生前,只要在他的朝代,在大恒的國土上,都是他的子民。于是顧元白克服了心中的疙瘩,將孔奕林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