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00
書迷正在閱讀:驚!我被影帝情敵鎖定了?、與邪祟成婚后,我離不掉了、當憤怒線變成爽文、主角他不想當受了(穿書)、我的盛世美顏我自己都害怕、美人恩、劍氣橫秋、將軍和他的冤家殿下、替身我是專業的、離婚后我在鄉下種田
在池思淼介紹的課程里頭,蘇晏比較偏向于樂、射兩門課。之前入學大典的時候,他看到云山書院民樂團的演奏,對其頗感興趣。想要成為一個文人雅士,四藝“琴棋書畫”當然是都要掌握的了。以琴會友覓知音,聽起來就很棒。“我大概選樂和射?!碧K晏幽幽地說道,“不過頭一個月不是有試聽的機會嗎?每門課都去看看也挺好的?!?/br>累就累一點吧,這蹭課的機會之后可就不多了。蘇晏為自己的勤學上進掬了把眼淚。“對!有道理!”周允文點頭附和道,顯然對這好學的做法非常贊同,真不愧是小師弟,有覺悟,他在心里暗暗佩服。“我大概會選禮和醫罷?!敝茉饰囊仓v了講自己的目標課程。“俗話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進則救世,退則救民?!敝茉饰男α诵?,解釋道。若是自己的理想抱負終究未能實現的話,做一個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好大夫倒也不錯,也算是不枉此生了。蘇晏看像周允文,心里有些感慨,小師兄真是有理想抱負。若是仕途不順,無法兼濟天下,便作為一名良醫,身在民間依舊能利澤蒼生,這是要將儒學的“以濟世利天下”貫徹到底了。“再說了,懂一些醫理之后,若是平日里遇到些常見的小病小痛,自己就能解決,也十分方便?!敝茉饰倪@么說著,更覺得這個選擇不錯了。學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勇氣和毅力都不可或缺。謝臨風也是佩服地望著周允文,他拱了拱手作揖道:“還請周大夫今后多多照拂小弟。日后我學習有個什么頭暈眼花、惡心嘔吐的,還得依靠您了!”大家聽罷噗嗤笑了起來。“要不,我選書吧?!彼巫有拮聊サ?。池夫子說了,這書并不單單僅是指書法,而是指書畫。宋子修心里想著,若是學好了作畫,到時候或許能給自己的話本配圖呢。他自己來配圖,便可以清晰地知曉這張圖如何設計,要表達何情何景,如此才能完成他心目中最完美的話本。宋子修并不想上太多的課,選一門就好。再加上學子們必須要上的四書課和經義、律法、算學,就夠他受的了。“我估計要去看看這兵學的夫子講的如何!”謝臨風望著課程表凝思了一會最后決定道。***學子們分舍之后上課的頭一日,恰好也是十月的第一日。一場盛大的秋雨打落了枝頭搖搖欲墜的枯葉,落了滿地金黃。云銷雨霽,碧空如洗,仿佛一切都沒有什么不同。但大家都知道,秋意漸濃了。天氣逐漸轉涼,繾綣的秋風帶著微薄的涼意鉆進走在小道上的學子們的衣襟領口,讓人不由得打了個哆嗦,直感慨“一層秋雨一層涼”吶。由于被分到了上舍,與其他人的課室位置不同,蘇晏和小伙伴們每次都是在公廚吃完早餐后分別,獨自前往上舍學子們的課室。上舍里除了他們這一屆新生的五人,剩下的便都是上一屆的學子,總共有十八人。課間交流的時候蘇晏才知道,上一屆頭一回分舍考試就考入上舍的只有三人。可以說蘇晏他們這一屆真是群星薈萃了。池夫子之前就解釋過,分為上、中、下舍是為了讓學子們更好地適應學習難度。這上舍講授四書文的夫子,講起課來的確是比頭一個月蘇晏聽到的更加深入。即便蘇晏自開蒙之后就開始讀四書,但當時僅是通曉了文意。學的越久,見識越廣,懂的越多,溫故而知新,才越發覺得字字珠璣,意味深長。從覺得這書本詰屈聱牙、晦澀難懂,到熟讀成誦、倒背如流,學子們都是這么學過來的。盡管如此,如今在上舍的課室里,卻無一人敢說覺得自己已經對這經典爐火純青、游刃有余。就算是有人之前隱隱自得,狂妄自大,膝蓋也堅持不了一堂課,聽完只恨自己淺薄未聞先生言。通俗來說,聽完只想跪下叫爸爸。不愧是有“天下第一書院”之名的云山書院??!蘇晏發自內心的感嘆。書院的底蘊和氣質,正是來源于一代又一代數十年如一日嚴謹治學的夫子們。聽完夫子們上課,學子們更加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四書課程上課的順序由著難易、遠近、大小之序,按照、、、來排序。先讓學子們領悟中的“修齊治平”,提綱掣領,以定其規模。之后再領會的言語精妙,蘊含頗豐,以立其根本。然后再融會貫通里的精微旨趣,以觀其發越。最后也就能夠體悟中的心法,修養道心。四書的課程聽下來,蘇晏常常有醍醐灌頂的收獲感。然而到了五經的課程,他聽著只感覺有些一知半解。幾個時辰聽下來,蘇晏腦子朦朦朧朧,抓不住要點。沒辦法,蘇晏只得先記下來,回去后再翻看系統發放的重難點手冊,慢慢消化其內容,一點點啃不懂的地方。至少,他還比別的學子多了個金手指不是,其他人聽完這天書只能更加欲哭無淚了。每次上完五經的課程,蘇晏得花費一晚上來消化上課內容。他不由得感慨,難怪說“讀四書是熟飯,看其他經是打禾為飯?!?,這也是體現了四書、五經的難度區別。四書是準備好的熟飯,吃下去就可以填飽肚子,僅僅是消化這一道程序。而讀五經則是要從收稻谷開始,艱辛了好幾倍啊。也難怪鄉試之后的正式科舉考試只要求學子們選擇自己所學的本經作答即可。講學的夫子們布置了作業,要求學子們根據給定得題目撰寫文章。畢竟時文這東西,若是長久不練習的話,會沒有手感。只輸入不輸出可不行,科舉考試最后還是要看輸出的成果嘛。夫子們還強調了,這交上來的文章他們評閱批注后還會張貼出來。這也是要學子們好好完成作業,不可敷衍。此外也是讓學子們借此相互切磋學業,起到見賢思齊的作用。四書五經的課程都被安排在每旬的前頭幾日,這是學子們精力最充沛的時候。之后便是算學、律法的課程。頭一次上算學,蘇晏還有些擔心。前世他的數學可謂是七竅通六竅——一竅不通。不論是高中的函數與方程、圓錐曲線、立體幾何……還是大學數學的線性代數、概率統計,每堂課都留下了他迷茫的眼神。數學很純粹,不會就是不會。蘇晏回憶起了在那遙遠的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