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14
摔進人堆。孟戚停步,赫然看到那些正是圣蓮壇成功逃竄走的人。火光盡處,一道人手持拂塵,背負長劍,逆行而至。便聽一聲清越悠然地長吟,劍已出鞘。“貧道總算趕上了?!?/br>道士持劍踏前一步,劍光過處,血雨橫飛,冷肅之聲遍傳四方:“天山派寧長淵在此,投效圣蓮壇的邪魔外道,今日便是爾等梟首之期?!?/br>339.是勇武是矣寧長淵之名,殺傷力比孟戚大多了。誰讓孟國師昔日就無赫赫之名,縱然楚朝朝堂上有過一些傳聞,也多是玄之又玄的神鬼怪談,什么“御鬼窺秘,無所不知”,簡直跟今日“駐顏不老,神功莫測”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鄭涂師從青烏老祖,后跟圣蓮壇羅教主聯手折騰紫微星君之說,細論起來他是裝神弄鬼的行家,且十分擅長用夸張的傳聞來吹捧人。孟戚這人是真是假?他是假借前朝國師名號出現的野心勃勃江湖人,還是風行閣推出的一顆棋子?只要沒有親眼見到,鄭涂都不會相信。江湖傳聞青烏老祖死在太京,乃卷入齊朝內廷宮變。青烏老祖死后,藏風觀一蹶不振,他的弟子想起益州的鄭涂師兄,有幾個就跑去投靠了。鄭涂這人生得一副俠肝義膽的面貌,可實際上他不是那么好說話的人,藏風觀來的這些弟子在他眼里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廢物,不值得留下。在打探完太京發生的事后,就悄無聲息地將這些人除掉了。青烏老祖在上云山遇到孟戚跟那個自稱大夫的用刀高手,之后又在皇宮中遭遇了一趟。青烏老祖死得特別倒霉,被火炮轟個正著,這還能不死嗎?但無形中,鄭涂對孟戚二人的威脅程度有了錯誤的評估。——是聯手對戰青烏老祖,又不是一對一。哪怕青烏老祖是因為他們才被火炮擊中,這也不是他們的實力。鄭涂聽得寧長淵喝聲,出招一滯,瞬間無鋒刀就從他肩頭帶起一篷鮮血。“哼?!?/br>鄭涂心神一收,逼迫自己沉著應戰。寧長淵又如何,天下第一劍雖然名號不虛,但也因為出手太多,跟他交戰過的人太多,給鄭涂的線索也太多了,鄭涂甚至在早年親自觀戰過一次對決,可以說鄭涂一直是把寧長淵作為將來必定要遭遇的絆腳石來揣摩的。做好了萬全準備,更拉上了武功高絕的羅教主,自認不懼寧長淵的鄭涂萬萬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般快,且猝不及防。寧長淵不是一直在北邊游蕩嗎?他那門假路引假度牒的生意,主要是給北地流民,南邊要這些的八成是騙子,寧長淵就很少過江。南平郡府城還沒攻下,寧長淵究竟是從哪里冒出來的?就算聽聞荊州百姓流離失所而過江,又怎么能這般恰好地趕上來給自己添堵?鄭涂心念電轉,很快就得出了答案。“風行閣!”他恨聲低吼吼,因一心兩用,臂膀后背又添新傷。鄭涂心下更怒,之前他不停地用語言相激,墨鯉卻毫無反應。人活一張面皮,尤其是江湖人,臉面跟名聲比命都重要,而武功越高就越自負。武功臻入化境的人,誰不是天賦卓絕之輩?就算沒有好強斗狠的性子,單單在武道一境上卻是絕不服輸,即使招意被看破,也會想方設法地變招尋求新的突破。鄭涂做一套熟門熟路,他知道用怎樣輕蔑的語氣跟神態激起對手的勝負心。因為一旦尋求臨戰突破,就會陷入一個困境,等同放棄了自己最擅長的一切,能不能突破未必可知,但鄭涂不會放過任何一閃而逝的機會。鄭涂刻意讓對手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突破其實也沒關系。只要心境平穩、招式不露破綻,就算被堪破了刀意劍式又如何?高手相爭,一招后面能跟著三十六般變化,鄭涂是能見招拆招,可始終都處于被動的位置??!墨鯉不給他機會,鄭涂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前招方破,后招又至。這一招是能接、能擋,能反制出手,可是下一招怎么樣,就說不好了。只要招無重復,不走一個套路,讓鄭涂難料變化,局面就僵住了。鄭涂同樣在不懈試探,他要知道對手重復的那些變化,到底是陷阱,還是自身改不掉的習慣。如果是后者,這場對決就有結果了,所以鄭涂一般不怕時間拖得久,他以言語相激,是考慮到后面還有一個他不了解的孟戚。結果這一戰,如陷泥沼。鄭涂現在覺得不是自己困住了對手,而是墨鯉困住了他。他幾番試探,都鎩羽而歸。鄭涂不由得再次審視墨鯉,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對手——難道他沒有人的喜怒,沒有勝負心,也沒有彰顯自我的習慣?為何能精確到甚至冰冷地控制著招式變化,像對弈一般緩緩落子,考驗著敵人的耐心跟意志力?這,還是人嗎?***風行閣主力退居江夏,打算死守不退。但南平郡府城這邊也不能完全不聞不問,秋景派出了撼山虎等人尋找并接應墨鯉、宿笠。在收到墨鯉消息之后不久,秋景沉吟片刻,一咬牙親自去見寧長淵,準備說明利害關系,然后請寧道長出馬探明情況。秋景本以為要費一番口舌,沒想到寧長淵一聽到墨鯉的名字,想都沒想,一口應下。這位天山派劍客本可以活在江湖傳說跟后輩推崇里,結果卻是活在官府通緝令跟底層流民的口口相傳中。寧長淵是個毫無架子的人,不會自詡身份探聽情報的活兒不該他干,反而一聽情勢危急,提劍就打算出門。再一聽事情還跟墨鯉有關,這還有什么說的?玄葫神醫秦逯是他的救命恩人,寧長淵就算信不過風行閣,也信得過墨鯉。至于孟戚?上次在野集,寧道長就發現這二人的關系了,這回撞見倒也不感意外。揮劍劈開飛來的流矢,寧長淵身形拔高,踩著旗幟頂端大開殺戒。江湖人跟天授王逆卒的區別是如此明顯,寧道長一看一個準。一部分急于逃命的圣蓮壇高手發了狠,索性回身要跟寧長淵拼命。另外一部分人則是聰明過了頭,紛紛丟掉“模樣出格”的成名兵器,隨手撿起士卒丟棄的刀劍長.矛,裝作踉蹌不支的樣子,跌跌撞撞地跟著人流跑動。那些成名已久的邪道高手,更是恨不得找塊布來包住頭臉。“??!”每當有短促尖銳的慘叫響起,就在告訴他們,身邊不遠處又有人掩飾不成功,被殺了。“該死,他們只有三個人,還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