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74
,肅清吏治本就困難,絕不是張相倒臺某個派系徹底垮掉就能改變的,畢竟是正在腐爛的東西。“咳咳?!?/br>陸忈看了錦衣衛的密報久久沒有出聲,這時忽然嗆咳起來,眾人都嚇了一跳。三皇子跟六皇子對宮鈞怒目而視,后者只能埋著頭不做聲。“大皇兄,身體為重,你不要太過傷心……”老六陸惪想勸幾句,話說了一半就挫敗地吞了回去,寧家滿門戰死,這是何等慘烈?無論于國于私,這都是驚天噩耗,又哪里是簡單兩句勸慰的話就能管用的?六皇子年歲還小,以前就跟個刺猬似的,性情偏執,逮誰扎誰。陸璋死后這幾個月,他迅速地成長起來,不再說話就有結仇的架勢,也沒有那么怨天尤人憤世嫉俗了,甚至還會周到地為別人著想,當然最后這點僅限于在永宸帝面前。“懷毅老將軍一生戎馬,北擊蠻族,西鎮邊疆,始終視百姓士卒為手足,不戀榮華不貪富貴,是了不得的英雄。朝廷應cao辦其后事,追加謚號……同時派兵前往西南,討剿天授王?!?/br>宮鈞硬著頭皮說,如果可以他也不想在永宸帝傷懷的時候出聲打攪,可兵情如火,稍有差池就會有更大的亂子。永宸帝輕輕推開試圖攙扶他的弟弟們,他越發削瘦了,有氣無力地說:“懸川關占據天險,天授王數次進犯均無功而返,寧家更不會輕忽對敵,這次失利必有旁的緣故?!?/br>“……據消息,似乎是益州的一個江湖幫會襄助天授王所致?!睂m鈞想到霹靂堂就是一陣頭痛。六皇子蹭地一下站直了,下意識地想要譏諷宮鈞,區區江湖烏合之眾怎么能攻破天險雄關,難不成是孟戚那樣的絕頂高手充當刺客嗎?話到嘴邊他硬生生地忍了回去,皮笑rou不笑地說:“他們做了什么?”宮鈞低頭說:“具體尚未可知,不過陛下應當聽說過‘霹靂堂’這幫會的名號?!?/br>“大皇兄怎么可能聽說過江湖幫會……”六皇子話說到一半,就看到永宸帝放下撐住額頭的手掌,目光凝重,若有所思。這時三皇子悶聲說:“六弟,你自詡聰明過人,讀書勝過我跟二哥百倍,怎么該知道的事情不關心呢?”“你!”眼看兩個人烏雞眼斗起來,永宸帝咳了一聲,兩人方才想起這是什么地方,連忙移開目光,裝作什么事都沒發生。宮鈞嘴角抽搐,心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太子登基之后這兩個皇子好像一夜之間變得沉穩能干了,其實只是在永宸帝面前表現自己罷了,活脫脫的兩個幼稚鬼。如果說他們真的像朝臣想的那樣是為了爭奪皇位繼承權,那還好一些,事實上這兩個皇子最熱衷于在永宸帝面前給二皇子陸慜上眼藥。陸愍已經改名換姓,跟著錦衣衛暗屬的人查科舉舞弊案,腦袋好像變得靈光一點了,看著也逐漸出息,宮鈞背后還嘀咕過孟國師調.教有方,永宸帝也十分欣慰。陸愍將來不會做皇帝,起碼可以做一個能臣,按理說三皇子六皇子應該拉攏這個二哥,沒準以后錦衣衛還由陸愍掌握呢,這可是一份不小的助力,結果這兩個人氣壞了,儼然一副私塾里頑童都不喜讀書忽然當中背叛了小伙伴發憤努力得了先生嘉獎的樣子,不是幼稚鬼是什么?宮鈞壓下腹誹,解釋道:“霹靂堂的來源跟當初陳朝官制大匠坊有關,匠戶雷逡改進了火.藥的配方,制造了更巧妙的火器,使得陳朝大軍橫掃漠南,踏陰山滅蠻族。然而大軍班師之后,陳朝皇帝有感于火器之危,可使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輕松除掉數十將士,更懼來日逆臣賊子作亂時轟塌宮城,而外敵已不成氣候,索性將火器營撤除,焚毀相關圖紙,禁止制造。有武將據理力爭,便被撤職拿辦,那些匠戶沒等到賞金反而招來了滅門慘禍?!?/br>這般倒行逆施,自是后患無窮。邊軍尤為不忿,有火器不用,非要他們再拿血rou去拼殺?有遠識的文臣哀嘆連連,就差>沒有死諫了。這般情形下,陽奉陰違的人就多了,有人看匠戶的家眷可憐松了一把手,反正是一些婦孺,何必趕盡殺絕。其中匠戶雷逡的小兒子雷童剛滿十歲,生得瘦小,給改年齡算七歲以下幼童發配邊關了。“……誰都沒想到,這雷童是難得一見的天賦之才,小小年紀就已經能制多種巧物,他在邊關又遇到了那些心懷不滿的老卒,聽他們描述了火器的具體模樣,耗費數年重新摸到了關竅,硬是將毀去的圖紙跟火器重現了。雷童勤學苦練,上陣殺敵脫了奴籍,就待有朝一日蠻族再次扣關,而下令處死他一家的皇帝死了,他便能重振家門……可惜,有人秘密告發了他擅制禁物,年老的皇帝震怒不已,下令將相關之人問罪滅三族。邊軍不忿,給雷童尋到了逃命之機,他帶著多年結交的同伍悍卒逃亡了,從此漂泊四方躲避朝廷追查,隱姓埋名,直到老了才在益州定居下來,這些人就是最初的霹靂堂之人?!?/br>宮鈞嘆了口氣,殿內不止六皇子聽得入神,連三皇子都不例外。三皇子先前只是大略知道一些,哪里有這么詳盡的來龍去脈?加上宮鈞原本是江湖人,后來入了官場,特意了解過這段掌故,這般娓娓道來,簡直跟說書似的。特別宮鈞說這些的時候,毫不忌諱皇權威勢。換成科舉出身的文臣,哪怕談到前朝皇帝的錯誤,也要含糊掩飾一番,敢直言不諱的絕對是少數,不為別的,做皇帝都喜歡,陸璋尤甚。永宸帝就不計較這個,因為他們有個一言難盡的父親,幾個兄弟都對皇權無甚敬畏,皇帝怎么了,皇帝就不能犯大錯?犯大錯就不該死了?還不許別人說?宮鈞就是早早發現了這點,他適時地調整了“安穩做官將來安穩告老”的路線,不止得到永宸帝的信重,就連三皇子六皇子看他,都愣是覺得宮鈞比旁人順眼些。“雷童一生飽受挫折,據聞性情亦古怪偏激,但確實是不世之才,他改火器為江湖人慣用的暗器,暗中販賣以此為營生。在他死后,他的兒孫弟子依靠這些老底,撐過了好幾代?!?/br>雖然有出色的雷家子弟加以改進,但是依舊不及先祖。否則陳朝末年群雄逐鹿天下的時候,就有霹靂堂一份子了。陳朝為鎮.壓叛亂,重新開始制造火炮,楚朝知道火炮的好處,之后的齊朝也延續了這些習慣,官府能拿出大量熟鐵督造火炮,霹靂堂就差太多了,只能制一些小巧的東西,這么多年一直在江湖上打轉,沒太大出息,不過這反倒保住了他們。“楚朝曾有武將提議清繳霹靂堂,認為它是個隱患,最終見霹靂堂不成氣候,只是區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