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9
殿內的亮度不足,乍看有些昏暗,好像人變少了。“朕還沒有死!”陸璋怒不可遏。他一連叫了好幾個貼身內侍的名字,都沒有人回應。再一看太醫,人倒是齊全,可是人跪在地上眼神卻不停地往殿外瞟。陸璋氣得赤腳踩在地上,恨不得抄劍殺人。床前的宮人們噗通一聲跪下,戰戰兢兢地說:“陛下息怒,方才外面有火炮聲,總管他們去查看,就……沒再回來!”陸璋神情一變,他下意識地問:“炮聲?不是雷聲?”他昏迷的時候確實聽到有巨大的聲響,醒來聽見雨聲,便以為是打雷。宮人們不敢回答,陸璋心里冰涼。火器營不接到皇命是絕對不會輕舉妄動的,不管是火器營背叛,還是有人假借命令調動火器營,這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老三人呢?”陸璋從牙縫里擠出幾個字。二皇子三皇子跟逆黨沆瀣一氣,忤逆犯上,事后三皇子竟然裝作不知情,還跟幾個大臣一起假惺惺地把他送到了寢宮。“稟告陛下,三皇子也不見了?!睂m人瑟瑟發抖。陸璋霍然站起,結果孟戚故意打入他經脈的一縷真氣又開始鬧騰,他痛得大叫一聲,仰面跌倒。宮人們磨磨蹭蹭地去扶,這時候殿門被人一腳踢開,冷風灌了進來。陸璋痛得話都說不出來,雙眼圓瞪。一頂軟轎被人抬了起來,軟轎四面都有遮擋,直到溫暖的殿內才有人上前揭開簾子,只見太子抱著貓,神情復雜地看著痛苦掙扎的皇帝。“你——”“父皇身體抱恙,便好好歇著吧?!?/br>太子沒有繼續躺在東宮,他必須要出現在這里。因為他要讓那些即將被帶到這里來的宰輔看看,是皇帝像快死了,還是他?太子雖然在一夜之間就掌握了大好局面,可是許多人臨陣倒戈都是因為相信太子病情好轉了,如果太子不能隱瞞自己命不久矣的事實,人心會再次發生變化。這就是一條船,不管船什么時候沉,必須得先把人都騙上船。太子不動聲色地計算著自己能活的時間跟能做的事。——徹底擊潰張相一派,挽留準備告老的姜相。——外朝要清洗,內廷也不能放過。司禮監掌印必須讓有遠見有才能的內侍做。——把六皇子找回來,教他如何坐帝王。把能做的事都做了,日后齊朝再亡,他也無可奈何。陸璋死死地盯著太子,似乎要把這個兒子撕成碎片。太子臉色蒼白,精神卻很好,只冷冷地注視著皇帝。這時有錦衣衛過來稟告,文遠閣的朝臣們都請過來了。“逆子,休想朕寫傳位詔書!”陸璋咬牙切齒地痛罵,太子掀眉,淡淡地說,“孤是太子,不需要傳位詔書,父皇龍御歸天,這皇位自然就是我的,就不麻煩父皇動筆了?!?/br>☆、第163章是君視民如草芥也陸璋目光一凝,竟從暴怒發狂的模樣直接恢復了冷靜。護住太子進殿的錦衣衛暗暗心驚,立刻將手按上了刀柄。殿中太醫與宮人卻是見怪不怪。“老二是你的棋子?”陸璋忍著疼痛,這次發作竟然被他熬了過去,除了披頭散發以及沒穿龍袍,儼然又是往日的滿身威勢。宮人慌忙來扶,陸璋卻將人一把揮開,定定地看著太子,沉聲道:“……十六年前,朕初得天下,便封你做東宮太子。這些年來朕對你悉心教導,只望等待朕百年之后,你能守住齊朝江山。沒想到一場風邪入體的發熱徹底毀了你的身體,損了你的壽數,這難道是朕之過?縱然如此,朕也沒有廢你太子之位,你卻心有不甘,做出這樣不忠不孝的逆舉!”陸璋一字一句,似有千鈞之重。殿內幾個太醫情不自禁地點頭,自古以來死于熱癥的皇子少了嗎?太子本來身體就不好,熱癥就似壓垮馬車的最后一塊磚,誰能知道呢?跟隨太子進來的東宮陳總管神情一變,恨不得抄起花瓶去砸那些太醫。太子的病是怎么回事,別人不知道,陳總管還能不清楚嗎?太子體弱多病,每年總要喝上三五回藥,這些只肯開太平方的庸醫習慣性地照著舊例擬方,太子高熱不退,他們吞吞吐吐互相推諉,只會說方子沒問題。拖來拖去,太子的病遲遲不能好轉,以至于此。明面上看,這事的責任確實不在皇帝。可太醫院是如何養成這般怕事、避而不診風氣的?還不是宮中低位妃嬪,每年總要死上幾個,其他妃嬪諸如二皇子的生母則是大傷小傷不斷,時不時就得宣召太醫。久而久之,太醫院上下一個個都仿佛聾子瞎子,診治的時候病情說得十分含糊,藥方開得也含糊,畢竟藥方是要留檔的。于是摔傷就記作磕碰的傷,也當磕碰的皮外傷治,藥也對癥,就是藥效差了好得慢。扭傷記作腿腳抽筋,不讓吃藥,就喝點骨頭湯補補。那種身體青紫好幾塊的,根本不會給太醫看,只是口頭描述一下,太醫便開了藥膏涂抹消腫化瘀。后。宮妃嬪總不能渾身藥膏味兒,那成什么樣子,于是藥膏里又添了些香粉。存檔的藥方則記為養顏方,或是消疹子的膏藥。那些初入太醫署的醫官,根本搞不清這其中的玄虛。前朝太醫是隔著一塊布給妃嬪號脈,到了齊朝,索性發展為懸絲診脈。一根絲能診脈嗎?當然不行,身懷內力武功高絕的墨鯉都沒有這樣的本事!所謂的懸絲診脈,不過是做個樣子,真正的病情太醫在進門之前已經向宮人打聽過了。再者有些妃嬪的傷勢在臉上,怎么都不肯見人,可又害怕容顏有損,不得不請太醫,聽到有懸絲診脈這樣神奇的法子,哪有不應的?于是整天糊弄來糊弄去,太醫院的風氣日益敗壞,在皇帝面前他們不敢玩這一套,可是對常年多病的太子,不免就多了幾分懈怠,起初根本沒把這場病當回事。等到發現不好,驚恐之下就只想著互相推諉。陳總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