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5
書迷正在閱讀:想和校霸分手怎么都這么難、驚悚NPC覺得我暗戀他、裝傻后我坑了渣攻、穿成綠茶味的omega怎么辦、【綜武俠】宿主離家出走之后、在英國貴族學校當綠茶、兩洲心事、火燎ABO、穿成男主白月光的我攻略了反派、東隅
歲的少年兌現了他當初的承諾。雨一絲一絲沁上窗,氤氳出一片深色的水跡。李隱舟搭下眼,輕輕嘆了口氣:“一個太心慈手軟的人,做不了主公?!?/br>這話落在孫權耳中卻是另一番滋味,不在其位不知其苦,在主公的位置上端坐數年,最高處的是他,冷風冷雨頭一個也落在他肩上。雨聲空曠地回蕩片刻。曹家的家事暫且可以擱置,眼下和劉備的關系更值商榷。他話未出口,可李隱舟已從其深長的目光中猜出幾分。赤壁一戰,孫劉聯軍大獲全勝,可擊退了曹cao以后,荊州這塊觸手可及的沃土,又由誰人去???江陵還未攻克,但周瑜與魯肅這樣優秀的指揮官必已經考慮到了此后的戰略布局。若沒有記錯,周瑜始終堅持二分天下的戰略方針,自始自終沒有考慮過和劉備分地而治。而與他交好的魯肅卻在赤壁之戰以后改變了想法,極力促成孫劉聯盟,堅持三分天下、聯劉抗曹。孫權負手長立,深邃的眼中凝著煙雨薄霧:“以公瑾的脾氣,一定會堅持隔江分治。但子敬的書信中,卻認為我們不當與劉備交惡。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一旦我們翻臉,曹營勢必會借援助之名再侵擾過來,屆時若他二者結盟,江東未必還有余力抗衡?!?/br>撇開如今零散四布的割據勢力不談,日后鼎立的三家中,眼下是劉備最為弱勢,似乎誰都能輕易捏死一般。但劉備卻很會利用這種弱勢。從某種意義上講,曹cao和孫權都需要他的依附。這場游戲中,看似被動的劉備實則掌握了選擇的權力。而周瑜卻不想給他選擇的機會。且他深知一旦錯過這個時機,扎下根的劉備一黨就不那么好拔除了。魯肅的態度更為審慎,劉備畢竟不是劉表那般無用之徒,若兩家對峙被人坐收漁翁之利,那么此前數年的苦心經營都將付諸東流。后人對二者的態度各有褒貶,但真切地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才知此刻抉擇的艱難。雨瀟瀟,浸著落日余暉,渲染出一片和潤的光華。李隱舟卻想起那個清癯斯文的青年,想起他從容不迫的笑,終于想通了為何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會答應,仍還堅持漏夜拜訪。目光淡了淡,他看著孫權凝住的眉目,忽牽起一抹笑意。“主公或許聽說過,蜀中臥龍先生諸葛孔明/慧絕天下,如今卻在劉備麾下?!彼e談似的提起,“前幾日,他還在試圖游說周郎?!?/br>孫權掐了掐眼角,神色平緩些:“公瑾不可能答應他的主張?!?/br>“是?!崩铍[舟道,“孔明先生既知道周都督的脾氣,又為何做這樣的無用功呢?”孫權的眼瞳驟然緊縮,目光冷卻如冰:“離間計?!?/br>李隱舟深頷首。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孫權不是后人口中涼薄負義的吳帝,不是旁人眼里不通人情的一塊冰,那重云密布的陰冷眼瞳后,掩藏著細雪,也透著微光。他道:“是,公瑾一定會反對他,而他認為主公必會忌憚公瑾。他不問主公卻堅持拜訪公瑾,是為了挑釁主公的尊嚴?!?/br>若問古往今來有那句話最為寒心,莫過于功高震主四字。如不是他們立場不同,李隱舟一定會稱贊孔明先生洞悉人性的智慧,但而今各自為政,明槍暗箭,容不得任何搖擺猶豫。孫權扯起嘴唇,冷笑一聲:“恐怕不止是他,旁人看孤,莫過如此?!?/br>李隱舟今天這話已算極剖白,劉營的心思昭然若揭,然而天下悠悠,又有幾人不是這樣看他?取舍皆難。“若我縱劉備歸蜀,就坐實了旁人的猜測吧?!睂O權轉眸睨著西面的云霞,拇指嗒一聲扣在案上,靜若寒潭的眼神也跟著一沉,“我只擔心……”靜默半響,唯有雨點點滴滴。李隱舟知道他已經有了決斷,他不再是十幾歲時脆弱又孤寂的少年,冷風冷雨、嬉笑怒罵都不能動搖他的決心。他放遠了目光遙望雨后煙波縹緲的水脈,輕聲道:“不管主公的決定是什么,公瑾都會支持你的?!?/br>……臨別時,李隱舟托孫權另一件事。他道:“此番派人北上接師傅回吳的時候,請主公替我帶一封信給環夫人?!?/br>作者有話要說:,,第99章吳郡與鄴城相去千里,山重水復,信一遞出去就是大半年。在李隱舟懷疑遞信的人早已翻船落水或者被曹cao發現的時候,前線帶來消息,張機與接應的小兵自鄴城南下,在夷陵略歇腳的時候,不巧被先遣來攻的甘寧圍困,一時不得出。夷陵地處江陵之上,周瑜欲先取夷陵,再夾攻曹仁留守的江陵。可曹仁也非爾爾之輩,當機立斷掉頭反撲夷陵。甘寧本就是玩一手偷背,兵力懸殊下被曹仁反戈一擊,立即向大本營求援。周瑜則以凌統留守,自己與呂蒙為支援,親率大軍與曹仁鏖戰數日,力破夷陵。正因遭遇了這場你來我往的偷襲、拉鋸之戰,張機才不得不牽絆數日,待吳軍大獲全勝之時終于得以脫身。這一耽擱就是數日。此后,周瑜乘勝追擊、力抗曹仁繼續攻克江陵,劉備則悄無聲息取了荊州四郡。聯軍雖未解散,卻已暗中走向道路的兩旁。邊線隱約變天。九月,雨淋漓不盡地落下,山洪漲得洶涌,重云厚厚卷了數重,在雷鳴中亮了一瞬,接著便投下更深更濃的黑影。李隱舟等著北來的消息,索性暫居吳郡與孫尚香一起教書治病,在原來等古籍之上又添了這些年修訂好的草稿作為教材。張機對于病邪的解釋在這個時代無疑是新鮮又神秘的,疾病與鬼神、與道德都沒有任何關系,一切因果都已蘊藉于自然之中。學徒們本就是一群好奇心旺盛的年輕人,出身非富即貴,才有閑暇搗鼓這些“不務正業”的勾當,對這些打破傳統的新知識當然興趣豐厚。再兼張機近年名聲漸噪,能得其真傳自然是天大的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