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6
魚城外。實際上,釣魚城并非一座城,而是一座山。謂之中水,往上趨近蜀都錦城,在三江交匯處,是從川出山向東的關鍵要塞,蒙合想要領兵繼續東進,其后援物資以及軍隊,都須依靠水運。故而,蒙合對釣魚城勢在必得。蘇逸就算準了他這一點。于是,他占據著釣魚城,卻不急著出戰,而是建了一面墻,將墻一直延伸到山腳水邊,再將自己的人馬沿著水面盡量擺開一字形,旌旗滿山插遍,如云似瀑,聲勢極為壯大。且不論兵馬的戰斗力,就論那氣勢,就給南榮人長了臉。蒙合越是急著拿下釣魚城,蘇逸就越是不急。他就霍霍著蒙合,扎根在那里,像一顆釘子似的,怎么都拔不出來。蒙合不來,他們就去搗亂,蒙合一來,他們就死守。在這期間,他還寫一些歪詩酸詞,發傳單似的飄入蒙合的大軍之中,侮辱蒙合,極盡嘲諷北勐騎兵之能事……就這般,他竟活生生拖了蒙合半月之久。蒙合為人暴躁,被蘇逸這么一激,自是氣得暴跳如雷。有官員勸他不如放棄釣魚城,不在此處走船,繞過去打南榮,先甩開蘇逸這個擰巴再說。但打到現在,且不論釣魚城拿下的必要然,就說北勐的國運威儀,還有蒙合大汗的臉,都丟不起了。蒙合被蘇逸這么搞,此時又怎會愿意灰溜溜繞過去?從哈拉和林南來,他第一次遭到如此重創。景昌二年四月底,在蘇赫與合合臺部抵達釣魚城下時,蒙合再一次集全力發動了一次對釣魚城的攻襲。到了這個時候,全天下人的目光都凝集在南北兩處。一曰漢水,一曰涪水。蒙合緊急,蘇逸卻是個慢性之人,他背靠著南榮源源不斷的物資以及增援,對遠到而來的老朋友,卻越打越順手,如此這般被攻擊,還有閑情雅興給宋熹發去了一封捷報。“釣魚城在我手,陛下可不必增兵,蒙合小兒,就是微臣碗中之菜矣!”這癩蛤蟆的口氣比天大,真是羞煞了蒙合。偏生這封捷報的內容,還真就落入了蒙合的耳朵。蒙合征戰多年,在戰場上本來就虎,人也極其自負。如此一來,他更加怒不可止,完全不聽合合臺等將領的建議,非得拿下釣魚城,非得砍下蘇逸的人頭血祭不可。因而——蒙合在釣魚城加快了進攻,漢水那邊宋熹的壓力,也就相對小了。南榮的兵員數量,相對而言,算當世之最。當初宋熹北上,加上各州縣調派的人,足有八十萬之眾。這樣多的人,就算他們用人海戰術,用人頭來堵江水的甬道,其勢亦不可小覷。更何況,這一回,真刀真槍的拼殺?釣魚城的戰事,給了南榮兵極大的信心。一批開始不太贊同宋熹決定的官員,這個時候也有了打勝戰的勇氣。想蘇逸一個沒打過仗的文臣,都可以擋住蒙合的腳步,何況他們有八十萬人?……金州大營,指揮戰事的管宗光,熱血激昂,頂著一張臉紅撲撲的臉,大步進入中軍帳中,“稟陛下!”宋熹著一身盔甲,威風凜凜地坐在御案后面。慢慢抬眼看他,他眉梢一挑,“管將軍請問?!?/br>管宗光抹了一把臉上的灰末,單膝跪地,抱拳大聲道:“蕭乾叛軍把漢水甬道堵得風雨不透,即便我們人馬眾多,可甬道實在狹窄,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即便集結強攻,也實難攻破。末將以為,可趁此東風,派兵從江面殺過去,攻打叛軍所在的江北大營,先亂其陣腳,再行奪取甬道之事!”宋熹眉頭一動,皺起,打成了一個結。好一會,他手撫御案,淡淡開口。“水戰,我們恐會不敵!蕭乾叛兵駐守汴京時,一直勤練水師……”管宗光一聽,大眼珠子并瞪了出來,“那也得一試??!陛下,末將以為,我們不可再拖了。須盡快拿下漢水甬道,呼應釣魚城的左相。再者,我們可不奪江北大營,但拿下甬道,方好死守,并增援左相!”他的話有道理。只有那般他們才能抽出身來,不會被戰事所束縛!也只有那樣,南榮方有一絲生機。看管宗光握著拳頭躍躍欲試的樣子,宋熹終于點了頭。“好,就依管將軍之言!”“謝陛下!”管宗光欣喜地站了起來。宋熹看定他,目光淺淺一瞇,也從座位上站起來。“事不宜遲,傳令下去!集結兵馬,從水面攻江北大營!”“末將領命!”……藍天白云,陽光明媚。江面上波光麟麟,飄蕩著一圈圈的漣漪。可這一方平靜,不到卯時,就被尖銳的號角聲打亂了。南榮大軍,分了三路人馬進攻江北大營的蕭乾部叢。一道繼續打漢水甬道,另外兩道人馬,從兩個渡口碼頭強渡過江。其中金州碼頭的領將,正是景昌皇帝宋熹。他親自領兵,攻勢最猛。而江北對面的人,卻是受令駐守的古璃陽。這是宋熹算計過的。在蕭乾麾下那些人中,古璃陽的思想最為古舊,也最有忠君思想。古家世世代代皆為忠良,古璃陽的爺爺曾官至太傅,父親生前也領軍中要職,可謂滿門忠烈,對朝廷對皇權有一種血統里帶著的忠誠,若讓古璃陽面對管宗光或者其他南榮將領,他或許不會手下留情,但皇帝親自到了面前,他的手段或者就不會那么狠了。“殺!”“沖??!”“陛下有令,殺!”宋熹大軍,坐船而上,挾風云雷霆之勢,進逼對岸。……江北大營。這些天,南榮兵屢屢圍攻漢水甬道,并堵截了他們與興隆山互通有無的交通要道,蕭乾早就搓了火兒。擊西送來的信,蕭乾仔細看過了。墨九生產的日子,已然臨近了。在那樣的時候,他無論如何也得和她在一起的。故而,便是南榮不來攻打,他也勢力要殺出一條血路來。要知道,興隆山位于南榮的轄地,雖墨九有一點“占山做土匪”的意思,南榮一時拿她沒有辦法,可墨家來去自由,他們要前往興隆山,卻必須通過南榮兵的防御,也就是說,還得先打破宋熹的圍堵。當然,蕭乾心有存疑——宋熹在這件事中,應有些許的故意。之前他圍而不攻,如今墨九產期近了,他卻傾全力圍住了所有要道。這個男人……始終在覬覦墨九??!從頭到尾,他一絲一毫都沒有放松過?抑或是,他也像蒙合一樣,得了那個消息?是否宋熹也以為,墨九已經得到千字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