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5
、合合臺整肅兵隊,各領一支兵馬,從大理出發,與他三路進攻、合圍,全面逼向南榮。而且,不知是出于和蕭乾已經有了“結拜”的意向,為了避免與蕭乾所在的汴京屬地產生正面沖撞,蒙合從出兵伊始,就選擇了西向——蘇赫之前已經攻克的隴州和乾州方向,直逼西蜀,以便入川與蘇赫、合合臺會合,不給南榮半點翻身的余地。在哈拉和林發兵之前,蒙合大汗特地對遠在大理的蘇赫傳達了一道旨令。天時、地利、人和,豈非老天都在助他,讓他成為這一場逐鹿之戰里的王者?這兩只蚌埠相爭,在蒙合看來,簡直大快人心。宋熹和蕭乾打起來了!蒙合在哈拉和林對大理國王進行了一番敕封與安撫之后,終于傳旨通令天下,發動了準備許久的親征南榮之旅。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趁著蒙合南征之際,沉默許久的宋熹也對漢水甬道,發動了第一次的大規模搶奪戰。景昌二年三月底,一個突破僵局的事件再次由蒙合拉開。世人都看不懂這到底為了哪般?在蕭乾退至淮水之北后,宋熹雖然沒有對蕭乾用兵,卻一直在覬覦這一條可通南北的甬道。時不時會派人去探查一番,終于引發了蕭乾舊部的不滿,沖突爭端多了起來??尚》秶哪Σ敛]有上升到大面積的廝殺,雙方都奇怪的克制著,就像兩個關系曖昧的鄰居,時不時小打小鬧一番,偶爾卻會給對方一個笑臉。當初這條甬道一直掌控在蕭乾的手上。有人說,這是蕭乾在組建水軍,拉南榮出來陪練。也有人說,其實讓兩軍突然產生了摩擦攻擊的原因,并非蕭乾想要一口吞了南榮,也不是南榮出來惹事兒,而是為了爭奪一條位于漢水地下的神秘甬道。這一年的三月,草長鶯飛,是一個熱鬧的季節,發生的事兒,一茬一茬的,瞅得人應接不暇。就在蘇赫打大理的戰爭如火如荼的時候,一直在淮水以北休整的蕭乾大軍突然對淮水以南的南榮大軍發動了幾次試探性的小范圍攻擊,有兩次還是水戰——不過,有心之人也有諸多猜忌,孟州位于汴京與北勐之間,是從陰山下南榮、入汴京的第一個要塞。蒙合故意把孟州賞給蘇赫,用來掣肘蕭乾與南榮的意思,也其義自明了。三月中旬,蒙合對于攻克大理的蘇赫,再次給了一個大大的封賞,將緊領汴京的孟州等地賞給了這位一戰成名的親王,兩個人的關系似乎從冰凍期再次進入了熱戀期。大理正式被劃理到北勐的版圖之中。景昌二年三月中旬,受北勐大汗命令,前往大理的蘇赫王爺,拿下大理城,其后全面接管了大理國,前后不過一個來月的時間。大理國王在大理城內嗚咽一陣就接受了蘇赫的“招降”。其后,三月底,大理國王前往哈拉和林覲見北勐大汗,并按受了蒙合的敕封,成為了首任大理總務。在這個期間,興隆山上花開靜好,看似平靜一片。然而,這個風起云涌的天下,卻發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一輾轉,兩個月就過去了。時間過得真快!可今兒她沒什么心情,只隨口笑笑,掐一朵桃花,放在掌心中,看著那粉粉嫩嫩的一團,思緒慢慢飄向天際,好遠好遠,幾個月來的思念,都化在了那一雙煙霧氤氳的眸子中間。換往常,墨九聽了,肯定得逗她幾句。這關系突飛猛進啊,從說話都害羞,進展到扒他的皮了?玫兒察覺到她眉宇間流露出來的憂慮,也覺得不太正常,一雙纖眉緊緊蹙著,攙扶著墨九的胳膊:“好的,姑娘,玫兒把你送回去,就去尋他。若是他疏忽大意,忘了拿信來向姑娘稟報,看我不扒了他的皮——”從第三天開始,一直等到第八天,她開始焦灼了。然而,一直沒有。所以這封信發出去了,她一直忐忑著,對回信的期盼就更甚。歷史的經驗告訴她:小兒女情懷太重,最容易影響大事,影響男人的判斷。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何況在這樣緊張的時刻?把這個愿望寫出來,讓人帶給蕭乾,墨九其實覺得自己有一點矯情。坑深318米,天下大亂,江湖浪涌景昌二年,四月二十。烈日落入地平線,月華初升,烽火再次被點燃。蕭乾與宋熹為了漢水那一條甬道的制控權,在漢水打得如火如荼。另一邊,蘇赫與合合臺從大理到達南榮烏蒙部,輾轉入川,準備接應蒙合。再一邊,蒙合親自披掛上陣,御駕親征,領北勐騎兵從陜入川,一路未嘗敗績,幾乎拿下了大半個川地。此舉,令天下嘩然。南榮的土地,越來越多劃入了北勐的版圖。可雄心勃勃的蒙合,并沒有停下他鋒利的馬步,而是領兵逼近了合川釣魚城,準備東進打涪江下游,將整個南宋吃入腹中……而在此時,在臨安得接到旨意的南榮左相蘇逸,并沒有一開始就與蒙合當頭碰上,更沒有倉促應戰。他屬實精明,領旨接管了殿前司以及京畿之地的十五萬精兵,一路過來,沿途不停收納從京四南路、利川路等地的潰逃兵馬,又同時接管了各地節度使手上的增援軍,并從各地招攬青壯年無數,一并充入軍中。這般行軍過來,竟讓他集結了二十五萬之眾,并在蒙合之前三日率先抵達釣魚城,開始筑建防御。為帝之人,往往并非自己能打戰,而是會用人。宋熹在此時啟用蘇逸,讓他來狙擊蒙合,其實有一半處于無奈之舉。南榮朝中無可用之將,一般人也抵擋不住蒙合的精銳騎兵,更何況,其中還有一部分北勐最精銳的怯薛軍?蘇逸在南榮人心里雖然一直是文臣,可宋熹下旨令他領兵,這次真算押對了寶。少年宰相,南榮鬼才,蘇逸身上那些極賦傳奇色彩的稱謂,并非空xue來風。宋熹知曉蘇逸有本事,此時不用,又待何時?這一道圣旨,在事后看來,是宋熹做得最出色的決定了。可冥冥中,又似另有天意。當初在哈拉和林,蘇逸被蒙合擺了一道,落了一個與公主yin丨亂,害得公主自殺的污名,哪怕這件事情讓很多人存疑,到底也為不明真相的人添了一道笑料,為蘇逸清白的人生抹上了一筆污穢的漆黑。他這一口氣,本來就咽不下。這時令他打蒙合,他手上有兵,定然會使全力。這一點,宋熹看得準。而蘇逸也不負重托,向天下人證明了他自己。雖然他從來沒有打過一次大戰,可率著殿前司等京畿精兵以四處招來的二十萬人抵達釣魚城,他立馬就作出了幾個重點防御規劃,將蒙合死死擋在了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