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8
家都種白蘿卜的,是清啞覺得,工人們上夜班熬夜傷眼睛,而胡蘿卜對眼睛好。所以才種的多了。工人多,需求大,蘿卜吃了。蘿卜纓卻剩下了。郭守業是多精明會算計的人,一看這個情形。忙叫多喂豬。從十里八鄉搜買許多小豬仔回來,再從族中和村里挑選那些無力種地,或無田地又本分的老弱來喂豬,算是幫扶照顧。這些豬長大也不賣,有時宰殺給工人們加菜。清啞聽見了,忙說逮些羊喂吧,她想喝羊奶。郭守業立即叫人連母羊帶小羊買了幾十只回來。喂了一年發現:這畜生比豬還好伺候,春夏割草喂,秋冬喂蘿卜纓,一點都不用額外花本錢的。不但他閨女有羊奶喝了,且羊rou燒蘿卜大家都喜歡吃,大夫也說冬季羊rou最溫補,比豬rou養人,于是他便叫多多的買種羊和小羊回來,擴大養殖。羊喂多了,羊奶也多了。郭家老小都喝羊奶,這還用不完。清啞便用羊奶做點心,又教給廚房的媳婦和作坊的大師傅。于是連郭家下人也跟著沾光了;作坊里人多,只能今日供應這一班,明日供應那一班,隔三差五的,織工們也能嘗一嘗沒吃過的好點心。郭家這些舉措籠絡了人心,在郭家做工的人感覺特別幸福:工錢高還在其次,這吃的伙食好,比在家里強百倍——誰家沒事常吃豬羊rou?更別說那些點心了,你就有錢吃,也沒處湊齊那些材料來做是不是!也不能有空閑常去城里買。因此,不但先來的工人舍不得走,再不說熬兩年學了手藝就回家的話了,便是沒來的聽見這樣好差事,都求爺爺告奶奶托人找關系想要進來。無奈郭家現在招人可嚴格了,輕易進不來的。說到這還有一樁奇事不能不交代,因為涉及郭家工坊規制改革。在坊子做工的大多是媳婦姑娘。姑娘還好,媳婦有許多的牽掛和不方便:回家少了,跟男人在一起的機會就少了。家人看在那么高工錢的份上,也能體諒,舍不得讓她辭工,只能熬著??砷L久下來,必然影響夫妻生活。已經生了娃的還好,那沒生娃的可就急了,照這樣下去,不影響傳宗接代了?于是,有個女工的男人想了個絕妙的主意:他花幾兩銀子買了個丫頭回來做妾!這多劃算,錢也有人掙了,也有人為他暖腳生娃了,家里家務活也有人干了。得知消息后,那女工躲在墻角哭泣。郭家從婆婆到媳婦到閨女都大怒!吳氏是想到清啞,這情形太像清啞幫了江家后,結果江家另挑了媳婦,還想讓清啞做妾;蔡氏和阮氏因為自己身為媳婦,將心比心,自然看不慣這樣的事——哦,媳婦累死累活掙錢養家,做丈夫的不但不心疼還用這錢買小妾快活,這不是往女人心上捅刀子嗎!清啞是新社會的女性,不用說對這行為義憤填膺。吳氏告誡那家人:要不把這妾給退了,就讓他媳婦回家。沒錢掙了看你還納妾去!郭大全親自上門去傳話。他對那男人笑道:“我說兄弟,你真想得開!曉得不委屈自個。我郭家兄弟三個,撐起這么大家業,從沒想要討個小老婆回來生養。你還怕你這家業將來沒人接手?”說著目光在他屋內一掃,不過幾件破桌椅而已。那男人羞愧萬分。囁嚅道:“總不能不養娃……”郭大全道:“你急什么!我二弟不也只有一個女娃,也沒說急著要討個小老婆回來生兒子。這女人生娃她也得趕時候不是,不是說生就能生的。你先忍忍。為了你這事,我們家要調整上工和休假的規矩了,總不能叫大家斷了香火,那時沒人敢來了?!?/br>那男人見郭家這樣給面子,急忙保證把那丫頭送走。這件事了結后。郭家調整了工人上工和休假的規定。保證每個成親的女織工每三天可以回家歇一晚,這空擋由未婚的女孩來替補,當然要加酬勞的。并且。還新規定了產假:凡是懷孕的女工可保留差事回家待產,等生產完再來上工?;貋磉€有產期補貼呢。這是郭家的經營策略:無論從忠誠度上,還是手藝的熟練上考慮,留住老織工很重要??倱Q人可不行。新規定一出,女織工們都感激萬分。尤其是郭家為那家丈夫納妾的女工出頭,保護了她在家的地位,更令所有女織工感動。從此大家不但用心做工,還把郭家當娘家和靠山一樣。有了煩難心事都愿意和郭家婆媳說。人心所歸,這兒仿佛成了女兒國,吳氏就是那女王。清啞自然就是公主了??椆兲崞饋矶挤Q“我們家姑娘”。此意想不到的收獲,不必多說。且說眼前。清啞和二嫂等人坐船久了,一路疏散活動往家走。前面是綠竹夾道,直通向郭家院門。清啞四下張望,雖然冬季草木凋零,但竹子卻依然翠綠。竹林中偶露出一角屋檐,上面停著一只鳥兒歡快地鳴叫,再加一兩聲狗叫、稚童呼喚等,鄉村風味濃郁。她不大出門的,一般出門也是從門前水上坐船離開。算一算,走這條路居然是她穿過來后第一次。想想忍不住微笑,覺得自己跟那些養在深閨的小姐也不強些。她這么想,阮氏可不這么想。她覺得小姑是嬌小姐,就不該輕易拋頭露面,尤其是在鄉下,因此不住催清啞“小妹,走快些!”說著前后張望,生怕再有人來。因為這一路上,來來去去的走過好幾撥人了,路過的人都好奇地將目光重點放在清啞主仆身上。阮氏不禁后悔,該坐船從前面繞的。她有意將清啞擠在中間,害得清啞總被擋住目光。好在很快到了郭家西坊院門口。西坊已經徹底同郭家住處隔開,這道院門是專給織工們進出用的。前面還有一道門,才是郭家人自己進出的東院門。西坊守門的護院一色都是年輕漢子和少年,見了阮氏忙都出來打招呼,“東家大奶奶回來了?哎喲,姑娘也回來了!”護院頭領阮秀恰是阮氏的族人,認得清啞,見她出現在這很意外。其他人都不認得,聽見他叫傳說中的“姑娘”,急忙就尋找目標。沒費神,目光一下就落在人群正中的清啞和細腰身上。再一看眉眼,就定在清啞身上了——她身上有郭家人相貌特征。確定后,一個個都想“姑娘真好!”他們不知如何形容清啞的純凈,只覺“真好”。阮氏笑著應一聲,拉著清啞腳下不停地直往前走。郭儉和巧兒好奇地跑到院門口,扶著門邊對里面張望。清啞也側首打量門房設置,見護院們都看著她笑,她也禮貌地微笑致意。一個少年問道:“儉哥兒和小姐想進去瞧?”說著話,眼角余光偷偷地瞄清啞,有些緊張。郭儉眼中露出渴望的神色。阮氏忙喊:“巧兒、儉娃子走了!”巧兒忙拉弟弟跑來跟上,又越過眾人,直沖向東院。一行人走過去,幾個少年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