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
說知心話。好容易等各自散去,清啞卻沒去三哥房里,而是上樓去了。他又不能跟上去,徒自心焦,也無心和郭大貴說話,只好睡覺。第二天清晨,他在琴聲中醒過來。這個清晨便充滿了春意。他閉眼聽著,仿佛看見自己和清啞劃著小船在荷葉叢中穿行,荷葉的青氣、荷花的清香縈繞在鼻端,蝴蝶和蜻蜓在荷塘中翩翩飛舞……他一直等琴聲停了才起床。才穿衣梳洗完畢,清啞就來了。她手上托著一件夾袍和一雙鞋子,展開讓他試。夾袍外罩是圓領湖藍底織錦長袍,上面織著一叢叢蘭草,十分鮮明清雅。為方便拆洗,里面另用綢面和棉布做的夾層。還配了一條同色腰帶,前面并排三個扣環,非金非玉,卻是青竹做的。江明輝驚喜道:“你叫我做這個扣,是做這個的!”原來,那扣環是清啞畫了樣子,請他做,他回家叫大哥做的。今天依然雙更呢,求推薦收藏。第38章虛榮清啞含笑點頭,“昨晚才趕好?!?/br>江明輝這才明白,昨晚她早早上樓原來是趕衣裳。清啞推他胳膊,示意他去試穿。江明輝忙去床后換了出來,看著她問“怎么樣?”清啞上前,幫他系上腰帶,整整衣領、扯扯衣襟,然后退一步端看,只見豐神俊朗一個少年,竟有幾分大家公子味道。郭大貴和大頭菜在旁看了,都眼紅羨慕不已。郭大貴手捻著那衣料,嫉妒道:“我都沒有,你倒先有了?!?/br>江明輝又是歡喜又是尷尬,不知所措地看向清啞。清啞歉意地對三哥笑笑,“下次幫你做?!?/br>并非她見色忘親,而是娘讓她做的。她那天織出這段錦,不知給三個哥哥誰做。吳氏便說,誰也不做,給明輝做。江家過年肯定要送年禮來,郭家要回禮,回衣裳鞋襪之類的,一來可展示閨女的手藝,二來親手做的心意自然不一樣,比其他東西更合適。她這才幫江明輝做了。這事郭大貴也知道,自不會埋怨meimei,不過說說而已。當下江明輝換下新衣,重穿上自己衣裳,出去吃飯。飯后,郭家也將給江家的回禮打包裝筐。江家有rou來,郭家當然不能再送rou過去,因此送了一對紅鯉魚、一對桂花魚,還有紅棗,都是吉祥又實在之物;然后,吳氏又把昨日做的豆腐包子、豆腐餃子和油炸糯米rou圓子分別裝了兩斤,加上送江明輝的錦衣和鞋襪,這回禮也很體面。給蔡家的年禮是一樣的,只沒有錦衣,而是蔡氏幫老娘做的一件棉布對襟褂子,鯉魚也小些,豆腐包子等少一半。一切打點妥當,江明輝便不得不上路了。算起來,年初二他再來,也不過就隔兩天工夫。可是,話卻不是這么說的,再來就是明年了。江明輝和清啞便有些難以分別。清啞還要好些,有爹娘、哥哥嫂子和可愛的侄兒女占據她生活,整天忙來忙去,熱熱鬧鬧準備過大年,這氣氛對于她很新奇,所以和江明輝分開還不覺太失落。江明輝一想到要離開清啞,心簡直就空了,對于回家后種種皆提不起半點興趣,只覺索然無味。要是能跟清啞一塊過年,那多好!再不舍,也是要走的。明天臘月二十九,就是過年了,因這年沒有三十。于是咬咬牙上了船,滿腔蕭索如同水鄉冬日的田野。回到家,他將郭家回禮拿給爹娘看。江老爹夫婦見那對大紅鯉魚一樣大小,極為難得,十分滿意;再看那件錦衣,更是眼前一亮。說是一件,其實有兩件:錦衣罩在外面,里面夾衣包括里外兩層,一層綢布,一層棉布,中間鋪了薄薄的棉花,還用細密的針線縫出大花紋,以固定棉花,防止亂竄。江大娘手舉著衣裳,里外翻轉檢查。江老爹也在旁覷著眼看,嘆道:“這錦是清啞織的?”江明輝得意地點頭。江老爹又問:“衣裳也是她做的?”江明輝道:“那當然?!?/br>江老大摸著那腰帶上的扣環道:“這個是我做的?!?/br>江明輝忙道:“清啞說大哥做的好漂亮呢?!?/br>江老大摸著頭呵呵笑了。江老爹道:“清啞手真巧!”江明輝滿心認同,心情稍好一些。面對這些,江大娘也沒話說,挑不出一點失禮。但她覺得這是應該的,因為江家過去的禮也豐厚。光那四扇屏風就值多少銀子了?她想,總算郭家還知眼色、會做人。因大家只顧看這些,對豆腐包子、豆腐餃子等反沒留心,想著不過是些尋常東西。然等吃飯的時候熱了一嘗,原來都是摻了rou的,做法精細,味道更是妙,因此都贊不絕口。江明輝便道:“別看就這點東西,那餡兒可是清啞弄了一下午的,有七八種料呢,剁得精細。豆腐包子用豆皮包的,包好了,還要在老湯里鹵一遍;豆腐餃子填了餡,用一塊塊的小紗布包好壓實在,不然容易散,然后再上蒸籠蒸……炸糯米圓子里面也有rou……”眾人這才明白,這幾樣也不是尋常的回禮。江大娘當即要兒媳婦拿碗來,一樣撿半碗起來。江老爹忙問:“做什么?”江大娘道:“送些給他二嬸和五奶奶嘗嘗?!?/br>江老大忙道:“娘,攏共才這么點,咱們自己吃還不夠,還送人?”江大娘白了他一眼,道:“這是明輝媳婦家送的,叫他們都嘗嘗,也是個意思。敞開吃,有多少吃不完?你這么饞,回頭過了年跟明輝一道去他岳丈家吃去??慈瞬恍υ捘?!”大家聽了都笑了。最后到底還是撿了些送了。對于江大娘來說,越是這些東西好,越不能自個囫圇吃了,必須送給親戚嘗,然后讓他們在村里傳揚。因為這不是吃東西,是吃臉面!清啞做的衣裳等明輝穿出來,人家就會看見,看見了就會問;清啞做的吃的,若是不送給人嘗,別人怎么能知道呢?聽她吹當然不如親口嘗了體會深刻,所以她才要送。這樣方能讓大家知道江家定了一門多好的親事!江大娘的目的達到了。到正月初一,走家串戶拜年的時候,毛竹塢傳遍了江明輝的媳婦能干手巧,家底豐厚,人長得又好看,真是百里挑一!跟綠灣村張家沾親的那個表姐,人稱“九姑婆”,對張、郭、李、江四家牽扯的來龍去脈頗為了解,心中自有一套見解。因對江明輝身上的衣裳無法詆毀,對江家族親吃過的東西也無法挑出意見——那做法她聽都沒聽說過——于是認定郭家這樣費心思給江家回禮,是上趕著求好的意思。為何呢?因為郭家閨女退過親!退過親的人名聲不好聽,難嫁人。幾個婆子一塊閑話時,不知不覺又說到這件事上。九姑婆驚喳喳地對江大娘道:“到底是江家,要家底有家底,兒子又出息。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