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關于楊學(下)
【后記】關于楊學(下)
4 那段時間,他一直把自己關在那間小租房里,頭發凌亂,胡子拉碴,長久沒有修剪過的劉海幾乎要扎進眼睛里。破舊的白T恤上遍布著油污酒漬,袒露的手臂消瘦得青筋都清晰可見。 他癱坐在沙發前的地上,長久地沒有動彈,想到痛苦而恐懼的地方時,會不可抑制地抽搐起來,將身邊一圈啤酒罐震得東倒西歪。 他無助到極點時,會顫抖著掏出手機,將通訊錄從頭到尾、從尾到頭劃了一遍又一遍,最終毫無作為地按滅了手機。 然后在瀕臨崩潰的絕望中,他頹然拋下手機,雙手插入發間,顫抖著揪緊了頭發,緩緩任由自己躺倒在地,蜷縮起來,喉間發出他自己都無法聽懂的嗚咽聲,低沉沙啞如困獸。 那時候,他與過去之間已經完全斷裂,中間隔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對岸依稀是光鮮亮麗的,而他面前只有茫茫的陰郁。 他一步也邁不動。 那兩個月里,他一直被抑郁、怨恨和恐懼時刻糾纏著。 他唯一的親人之死所帶來的悲痛依然難以排遣的,對師兄的恨也并沒有隨著那場綁架抹去,這些恨意在他腦中會幻化成一場又一場的謀殺,而最折磨人的就是,這些極端且恐怖的念頭讓他感到既恐懼又興奮。 極端絕望的情況下,他甚至想過結束自己的生命,卻發現自己還是貪著生,于是殘存的理智迫使他尋找出路。 后來,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游戲。 他將自己的掙扎悉數訴諸文字,塑造出一個反派角色,讓他代由自己毫無顧忌地作案,游離在規則之外,將自己內心的陰暗全部發散 這個角色就是那個反派。 然而他又害怕這樣的自己,于是在后悔的時候,又模擬出一個又一個的「超我」,去破解那個瘋子的手段,試圖阻止他,并將他繩之以法 所以書里的許多案件,都是他跟自己博弈的結果。 好在他越是往下寫,風格就越發明朗起來,人也漸漸從陰影里走了出來。 等到他的文在網上火起來的時候,他似乎已經恢復正常了。 那天,長久的禁閉之后,他第一次走出門時,看到陽光美好得刺眼。 5 后來,他通過寫作,慢慢控制住了自己,也結識了一些朋友。 他的心態一年年地平和下來,試著跟自己和解,很多以前介懷的事情,漸漸地也都無所謂了,那些陰暗的過去也就這么爛在心里了。 再往后的事,本篇的正文已經寫了,這邊就不重復了。 這基本就是楊學的前半生了。 他的前半生最早是灰色的,慢慢變成了彩色,后來陷入了黑色,最后褪成了白色。 他的余生盡管再也回不到當年最風光的時候了,但像現在這樣平淡安穩的單調生活對他來說也很滿足了 只要不回到當年的深淵里,怎么樣都好。 所以楊學也算是跟命運抗爭過的人,雖然最后說不清是輸了還是贏了,但至少是不想打了,他跟他的命運妥協了。 不過他的妥協又不算太消極,因為他還能說笑,能拿玩笑當解藥,后來就能活得挺好。 他還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我特別喜歡有意思的人。 我對他的喜歡,就跟我對喜劇的喜歡一樣,都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我喜歡悲劇的那個核,但更喜歡喜劇的外殼。 6 我當年做設定的時候其實有過懷疑,就是這么一個有過這么陰暗過往的人,真的有可能在之后活成一個逗比嗎 我最后在我最喜歡的那個演員的訪談里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 這個演員現在的形象就是一個痞慫壞逗的老男人。他大概30歲前已經把話劇界的獎都拿完了,然后因為話劇也在商業化,覺得既然這樣還不如直接進影視圈,錢還能多點,就轉行進了影視圈。 他的成名作就是喜劇,給人的印象也是個逗比,所以你看著他現在這樣,根本想象不到他在大學的時候居然會是一個特別孤僻的人。 他在話劇方面是有天賦和才氣的,所以大學里傲氣很盛,脾氣也大,話劇排練的時候碰上意見不和會直接摔東西走人。 后來應該也是年紀漸長,心態漸平,慢慢就成現在這樣了。 所以還是有可能的吧。 繼續說回楊學。 楊學這個角色對我來說很特殊,一來是因為他身上有我所有喜歡的特質,二來是因為他是我第一個寫活的角色,三來是因為寫活他這件事對我來說也挺隨機的。 先說第一點。 我是從小就喜歡痞的,大概因為在我的認知里,痞氣的人會比較有趣,我就是喜歡有趣的人。 后來長大一點后,我覺得光痞還不行,人品也得正,調戲人可以,但得有分寸,平時吊兒郎當可以,關鍵時候還得擔得起責任 所以楊學人設的第一層就是表面痞氣沒正行,但本質上還算溫柔可靠。 再說第二點。 他確實是我第一個寫活的角色,因為他的經歷比此前任何一個角色都要來得豐富。 我就是從寫他開始知道,想要讓一個角色活起來,你就要盡量讓TA去過完整的一生,TA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每一件事都會影響TA成為什么樣的人 真實的人是這樣,虛擬的角色也是這樣。 楊學陰郁孤僻的那一面來自父親的遺傳,也來自童年時被孤立的經歷,而善良溫柔的那一面來自于他的母親;風趣圓融的那一面來自于他對自己所認為的最受歡迎的人的學習模仿;頹喪隨性的那一面則是那件事的后遺癥。 現在的他主要是后三面的結合體,第一面幾乎徹底被壓制住了,只有在觸發陰影的時候才可能會返潮 他的陰影就是被絕對掌控。 所以這篇里他差點黑化那邊其實也是因為,本篇的整件事對他來說都是半強迫性質的,他一直在配合,但幾乎沒有在享受,至少心理上沒有。 所以之前的半強迫加上高潮的失控感一下子就讓他想起了人渣師兄對他的強迫和掌控,當時那種恨就又泛起來了。 這也是為什么后來會突然走心,嘗試去解他的心結。雖然其實并不能解開,但多少還是有點用的。 再說第三點,寫活他這件事是真的挺隨機的,大三那年我捏出這個人設之后自己都驚呆了:臥槽,怎么這么復雜?從此所有的角色里最偏愛的就是他。 然后他的形象設定其實也很隨機,因為寫他之前,胡子一直是我的雷點,老男人也不是我的萌點,但寫他之后,所有的雷點都變成了萌點,導致我后來看到有胡子的男星就會有天然的好感。 另外,他的名字也挺隨機的,完全是當年想名字的時候拍腦袋出來的。我后來取名大多能講出依據,但取楊學的時候講不出。 這個名字很普通,也不出彩,丟人堆里很容易就被埋沒掉了,而且非常有可能跟三次元的人撞名,比如有一天網易云的日推就給我推了歌手楊學的,早年連載的時候還有讀者留言說她們班同學就有叫楊學的,也是個逗比(這個也字就很靈性) 但我特別喜歡這個名字,還覺得無可代替,大概是因為當時的那種隨機帶來了一種緣分感吧。 友情提示楊學的人設相關內容到此已經結束建議可以跳車了 7 之前說到原著寫的是作者和主角錄制真人秀節目的腦洞,那是我第一次嘗試探討作者和主角之間的關系,而這篇是第二次。 在我的認知里,作者和主角之間有著極為復雜的關系,不是一句某某角色是作者的化身可以概括的。 我不認為自己筆下的任何一個角色是我的化身,甚至覺得我筆下所有的角色加起來都拼不出一個完整的我。 畢竟人是復雜的,每一個人都有很多面,跟不同的人相處會呈現不同的面。 所以要完全了解一個人是很難的,無論是了解別人,還是了解自己。 聊太抽象的概念的話估計又能聊出一篇長文來,這里還是拿楊學這一個角色當案例來嘮吧。 楊學這個角色的特殊之處就在于,他的角色身份是一個作者,他和他的反派主角(下面簡稱S)也構成作者和主角的關系。 從他之前的經歷可以看出,S是他的陰暗人格,一個不為公序良俗所容也不為他自己的其他人格所容的人格,長期處于被壓抑的狀態,一度差點把他逼瘋,萬幸最后他在寫作上找到了出路。 他和S的感情故事屬于原著,那篇的大綱里我最后圓了一個HE給他們,這里就不多說了。 而這篇,我自己的定位是平行空間,一個沒有那場虛擬現實真人秀錄制的平行空間,他的成長經歷沒有變,最后也靠著寫懸疑文走出了陰影,后遺癥就是越活越懶,越活越宅,常年處于亞健康狀態。 我和楊學的關系沒有他和S那么刺激,最初的時候他對我的意義只是第一個寫活的角色,直到寫完他人設經歷的第二年,我發現他成了我的文讖這就很微妙了。 17、18年過得真的很難,難到沒法說,因為說出去的話身邊沒有朋友能兜得住,自己憋著又會瘋,就開了一個文檔把所有的話都倒給了他。 倒給他和寫日記其實沒什么區別,非要說區別的話,可能就是倒給他的時候,你可以騙自己對面是有那么一個人在聽的,雖然他給不了實質的回應。 至于為什么要倒給他而不倒給其他角色,我18年的年中寫下的這句話應該能解釋: 當時刷到過這么一條微博,內容大概是不用愛喜歡嫁娶來說一句深情告白的話,我當時就寫下了你是我的文讖,你能與我共情這兩句話給他。 而且在我心里,他不止能共情,還能超脫。 先前看到@顧北紫 的一條微博問: 【你們覺得自己之所以很喜歡一個角色,是因為: 1、對方身上有你自己的影子; 2、對方是你很渴望成為的那種人而自己卻做不到的; 3、就單純的欣賞和喜歡那個角色的設定】 楊學這個角色三者都占。 他的表層人設是我初心喜歡的那一款,身上也有我的影子,但我不如他。 他基本已經都放下了,但我至今還放不下,不過我還是相信自己總有一天也能放下的。 8 最后說回這篇文。 這篇文自娛自樂的性質比較強,寫作全程也沒有太在意讀者的感受(注意讀者感受的話我會控制自己不在車上講相聲的),所以一會兒相聲一會兒車,一會兒走心一會兒走腎,一會兒撒糖一會兒發刀,節奏挺任性的。 我這篇后記這么長,能看到這兒的對我應該也是真愛了,所以得跟看到這兒的朋友道個謝,感謝你們縱容我嗶嗶這么久。 前面說到了這篇的定位是平行空間,而在我心里,這個平行世界的名字叫日常不對,這個平行世界的名字就叫車。 所以如果有后續的話,應該也是車,這篇就一門心思放車了,如果有日常的話今后會另開一個平行世界(大概率是沒有,因為怪尷尬的)。 不管怎么說,他還會跟我去很多很多個平行世界。 最后一個平行世界的樣子,我19年夏天的時候已經想好了: 【我畢生的心愿是坐火車去成都,然后租車自駕去西藏。 帶一張裝滿歌的SD卡,放一路、、、 副駕駛永遠留給一個已經不在的人。 要是我慫到三十歲都去不了,就寫一個我去,還能附贈她一個旅伴,一個也三十啷當歲的老流氓,頭發糟亂,胡子拉碴,笑起來隨和里頭透著股痞勁。 這孫子是我二十歲時候筆下最愛的主角。 咱們兩個近乎正常的人就結伴旅行,互相瞎幾把治愈,治得好就繼續過,治不好就散伙。 多好?!?/br> 如果寫得出的話,這篇應該會成為我的封筆作,寫完這篇,我應該就能徹底放下那兩年啦。 希望我能圓夢。 【完】 2020.1.23 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