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拾遺
43 拾遺
近旁的霧氣已散不少,更多朦朧的煙霧縈繞在看不到的盡頭,兩人跟在后頭,密切關注著他們的一言一行。 沈洵起初還小心謹慎,生怕驚擾到對方,但很快發現,他不管發出怎樣的動靜,前面三人根本不會察覺到。 他向飲花問出心頭困惑,飲花答:除非你上前搭話,否則他們不會發現你。 那我能 暫時不能,飲花果斷拒絕,既然我們回到這一段,說明一切或許從這里開始,任何變動都會引起變化,擅自與他們交談,自然會影響到原本的情境。 沈洵于是收聲,順從地照著先前的速度走。 看到另一個自己是什么樣的感覺? 飲花沒試過,這樣一看,總覺得新鮮又怪異。 沈洵同樣,但到底心思有所牽掛,他總覺得自己忘了什么事,一時看看自己,一時越過去看看另兩個人。 這情境真是逼真得很,有飛蟲不知什么時候飛來耳邊,發出令人煩亂的噪音,沈洵隨手將它趕了。 那只飛蟲,也或許是它的同族,似乎又飛到了前頭去,沈洵眼見著寂行抬手在小佛主身后,袖口輕輕一揮便將那惱人的蟲子趕走,這過程不動聲色,她好似并未發覺。 他不由感嘆:寂行師父待小佛主真是極好的,有如兄長一般。 飲花愣了愣:兄長嗎? 是呀,沈洵見她點了點頭,一臉若有所思的神情,也不知思緒飄到哪里去了,于是叫她,小佛主? 嗯?飲花恍然回過神,何事? 沈洵:怎么了嗎? 我在想,飲花頓了頓,這日發生過什么,究竟有何不妥。 那我們再看一看? 好。 飲花說著,耳邊傳入此境地之外那陣如同呢喃的念佛聲。 兄長嗎? 她從前似乎也是這樣偷偷認為的。 雖沒有同出家人做兄妹的規矩,但他們應當是可以與此稱謂相稱。 又跟著走了一段,飲花面色一凜。 那枚玉佩遍尋不獲,原是這次丟在了這里。 青玉于行走間不小心落在地上,被身后的路人拾了去,那人便是沈洵。 隨著原本那個沈洵彎腰拾起的動作,這個沈洵無措地看了看另一個自己和飲花。 小佛主,我 飲花比了個噤聲的動作:先看。 只見沈洵將玉佩撿起,抬頭望了望已經遠去的人,幾乎就要上前將人攔下了,叫住他們的話仿佛就在嘴邊,但他看了看手中的玉佩,終究還是將話咽了回去。 沈洵嘆了口氣,將玉佩收入自己的腰包,抬步便要作無事發生狀往前。 這個沈洵見狀驀然出聲:放下! 沈洵一驚,轉過頭來,見到自己顯然要多驚恐就有多驚恐,竟連連后退幾步,一下昏了過去。 與此同時,一股強大的斥力襲來,飲花眼前變得迷糊,恍惚間看見,那兩道再熟悉不過的身影似乎也跟著轉了過來,但她再看不清楚。 啊 伴隨著一道低低的呼痛聲,飲花艱難地睜開眼。 還沒適應好這里的光亮,寂行已經闊步來到她面前。 怎么樣? 事情還沒查得完全清楚 我是說你,寂行聲音里隱有怒意,但轉瞬即逝,頃刻間又轉為屬于他的語調,但還是緊繃著的,你覺得如何?有沒有哪里不適? 沒有 寂行似乎放下心,又轉去看沈洵的狀況,視線在掠過飲花搭在沈洵手背上的那只手時稍有停頓。 飲花迅速將手收了回來,小小呼了口氣。 嵇州民風淳樸,百姓幾乎路不拾遺,做出這樣的事,還被當事者發現,沈洵經歷過剛剛的事,面上突然有些難堪。 他根本沒想起來還有這么一件不光彩的事在,當下面上紅紅白白:小佛主你聽我解釋 相比于那個沈洵的藏掖,這個沈洵就顯得尷尬許多。 飲花沒打算為難他:你說。 她沒露出什么特別的神情,沈洵卻因她和方才別無二致的態度更覺心下一緊。 他咽了咽喉嚨:小佛主,我并未有意不將玉佩歸還,實在是有難言之隱。 我身子一向不好,已經耗費了幾乎所有家財去抓藥,人卻不見好我確實動過拿小佛主的玉佩去換銀兩的念頭,但最后沒有! 他看起來著急,試圖說明自己并不是當真如此不齒之徒。 我想起來了!沈洵一拍腦袋,我想請二位來,也是想順道將玉佩物歸原主。 飲花盯著他的眼睛看了會兒,說:我信。 寂行雖未親眼所見,卻也從他們的對話里推解出幾分,沈洵滿含愧疚地將此事告知于他,又很不好意思地朝兩人鞠了好些個躬。 是那枚,青玉?寂行看向飲花,問。 嗯。 寂行沒再說什么,神色卻變得越發嚴肅起來。 飲花見他如此,猛然想到什么,同他面面相覷。 難道是因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