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07
就那一百萬錢,足夠使了?!?/br> “要錢容易?!辈叹粗俸敛缓?,“只不過單兄沒有早點說,我身上此時只有……”蔡敬仲數了數身上的現款,“只有五枚金銖。剩下的我給你打個欠條,一會兒散朝,單兄去我那里取就是?!?/br> 徐璜笑道:“咱們一個殿里來往的交情,哪里用打什么欠條呢?那就打一個吧?!?/br> 蔡敬仲隨身帶著白紙,當即抽出一張,讓人拿來筆墨,“中常侍蔡敬仲向中常侍單超借款一百萬錢,今還欠款一萬錢,所余款項朝會之后另齲鴻嘉三年八月二十七日?!币皇絻煞輰懥T,然后按上指印,遞給單超,也按了指櫻眾人原本擔心蔡敬仲借錢不還,此時見他如此爽快,都松了口氣,臉上的笑容愈發真摯。徐璜等人本來也想把錢討回來,眼見有了欠條,又動了心思。 蔡敬仲是個明白人,一看他們的神情哪里還不明白?笑道:“這樣吧,我身上還有幾枚銀銖,先還各位一枚略表心意,余下的都打成欠條,散朝后各位一并去齲若是不取也無妨,利息照舊?!?/br> 眾人笑逐顏開,“這怎么好意思?” “那就打吧……” “我來磨墨?!?/br> “老具,把紙扶好!對了!對了!” 蔡敬仲一口氣又寫了四份欠條,連未在場的左悺也得了一份,四份欠條格式一樣,都是:中常侍蔡敬仲借中常侍某某若干萬錢,還欠款一百錢,所余款項朝會之后另取,下面是簽名和年月日,雙方分別按上指櫻每份都是兩張,雙方各持一張。 眾人各自拿好自己的欠條,小心藏在袖里。 蔡敬仲意猶未盡地說道:“還有嗎?” 眾人都笑道:“沒了,沒了?!?/br> 蔡敬仲隨意說道:“這錢若放滿一個月,先付利錢兩成;滿兩個月,利錢五成;三個月期滿之后,連本帶息一并付清。只不過諸位的錢不滿一百萬錢,只能按六折計了?!?/br> 徐璜道:“老蔡啊,以咱們的交情,怎么能打六折呢?我說……”沒等他說完,眾人便攔住他,滿口道:“無妨,無妨?!?/br> 雖然徐璜還嫌不足,但能拿到欠條眾人也都滿意了,幾名中常侍收好欠條,各自散去。程宗揚趁周圍沒人,走到蔡敬仲身旁,低聲道:“怎么回事?你真打算要還錢?” 蔡敬仲一副“被你小看了”的表情,“當然了,這還有假?” “得了吧,你要沒耍詐,我程字倒著寫!” 蔡敬仲怫然道:“你這是看不起我!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我蔡敬仲豈是賴賬的小人?況且就一萬多錢,我哪里還不出來?” 蔡敬仲前半截義正辭嚴,讓程宗揚慚愧不已,還覺得是自己想歪了,結果后面一個轉折,讓他差點沒反應過來。 “一萬多錢?等等!你不是借了一百好幾十萬嗎?” “我不是還了嗎?” “你不是才還了一萬多嗎?” “不能亂說!”蔡敬仲嚴肅地說道:“欠條上可是寫的明明白白:借款一百萬錢,還欠款一萬錢?!?/br> “打??!是‘還’,還錢的還,你只還了人家一萬錢?!?/br> 蔡敬仲凜然道:“白紙黑字,豈能作假?我方才寫欠條的時候,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誰說什么了嗎?明明是‘還’欠款一萬錢——‘還有’的還,還欠著一萬錢。不信看欠條,上面寫著呢。告訴你,拿著這欠條,告到天子面前我也不怕。想黑我的錢,沒那么容易!” 蔡敬仲一席話說得鏗鏘有力,程宗揚啞口無言,半晌才說道:“……我明白了。大哥,你真黑?!?/br> “不是我黑,是他們沒文化?!辈叹粗倌贸鲆话亚窏l,一邊沾了吐沫點著,一邊感嘆道:“單超一百萬錢,徐璜二十萬,具瑗十萬,唐衡三十萬,左悺二十萬——加起來我還欠他們一萬零四百錢?;ㄒ话侔耸f錢學點文化,虧了嗎?真不虧,實在是太值了?!?/br> 程宗揚不由感嘆,徐璜等人去要欠條實在是下了一步大大的臭棋,沒有欠條還好說,有了這張欠條,幾位中常侍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蔡敬仲收起欠條,然后抬起眼,語重心長地說道:“試驗室的事……”這事一談起來就沒頭了,程宗揚趕緊打斷他,“我知道!我知道!這事我一定抓緊!你就放一百二十個心吧?!?/br> 蔡敬仲拍了拍他的手,一切盡在無言中。 “天子啟駕!” 幾名小黃門在殿外齊聲高呼。眾人紛紛起身,前去迎接。 參加朝會的內朝官員跟隨車駕,魚貫穿過嘉德門,來到崇德殿的丹墀之前。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官員由正南方的章華門入內,早已在丹墀前等候。數百名官員都穿著黑色的袍服,寬大的衣袖一直垂到腳前,一眼望去,黑鴉鴉一片,唯一的區別只有頭上的冠飾。 官員們各自捧著笏板,低頭看著腳尖,雖然數百人聚在一起,卻靜悄悄不聞絲毫聲息。程宗揚悄悄抬起眼,面前是南宮最宏偉的主殿:崇德殿。整座大殿位于五層臺陛之上,每層臺陛都高達及許,從下望去,宮室猶如浮在云端。腳下的丹墀漆成丹紅的顏色,色如烈火,象征著漢國的火德。主殿兩側各有一尊十幾丈高的金人,手中托著巨大的金盤,宛如威嚴的神祇,俯覽眾生。 片刻后,鼓聲響起。官員們黑色的衣袂同時揚起,邁步踏上臺階。臺陛高度五丈,長近二十丈,從階下登到殿前,相當于一口氣爬上五層樓,如果換成晉宋兩國,只怕有一半官員中間都得歇幾回。漢國這些官員卻是步履矯健,中間幾名須發蒼蒼的老者也顯得老當益壯,絲毫不見頹態。 到了殿前,眾人脫下靴履,只留布襪,接著鼓聲變得急切,無論文武重臣,都抱著笏板一路小跑的疾趨而入。 群臣趨之若騖,唯有一人仍然邁著不緊不慢的步子,昂然入殿。從容的步伐將周圍的重臣襯得如同奴仆。 入朝不趨,劍履上殿,謁贊不名——能在朝中得到這種待遇的,除了開國丞相蕭何,就唯有如今這位天子名義上的舅父,襄邑侯呂冀。他一手按著佩劍,邁步進入殿中,這邊早有內侍列好席位,請他入座。 程宗揚沒見過晉國的朝會,但漢國的朝會明顯與宋國不同,殿內擺著成列的長幾,幾后放著坐墊,群臣按席而坐。由于臣屬眾多,大都是數人同席,但在席位最前面,擺放著三張單人的席位,分別屬于群臣之首的丞相,監察百官的御史大夫,以及主管軍事的大司馬。朝會上除天子之外,唯有這三位重臣擁有專席,號稱“三獨坐”,以示尊榮。然而此時,殿上卻多了襄邑侯呂冀的席位,與三公分庭抗禮。 霍子孟辭去大司馬一職,保留了大將軍的稱號,此時抱病無法參與朝會,席間唯有丞相韋玄成與御史大夫張湯。 程宗揚一直掛念著校尉府的事,連朝會都心不在焉,眼睛看著腳下的地板,腦子里卻在想著死丫頭這會兒到哪兒了。忽然耳中飄來一個熟悉的名字,讓他渾身打了個激零:王哲! 殿上一名官員正在慷慨陳辭,“左武軍敗于大漠,丞相韋玄成難辭其咎!臣伏請天子下詔,誅韋某以謝天下!” 剛才還坐在席間的丞相韋玄成此時已經免冠跪地,神情肅然地一言不發。 天子的面容隱藏在冕旒之后,看不清他的神情。那官員說完之后,殿內一時間鴉雀無聲。 片刻后,一名官員挺身出列,捧著笏板躬身道:“臣五鹿充宗,有本啟奏陛下?!?/br> 負責維護殿內秩序的御史大夫張湯開口道:“講?!?/br> 五鹿充宗道:“方才王御史稱,左武軍孤懸大漠,糧草不繼以至全軍覆沒,其罪在丞相韋玄成一身。然左武軍孤軍深入數千里,直至兵敗,朝廷方知此事,王哲豈無罪責?” 聲稱要誅殺丞相的御史王溫舒抗聲道:“王大將軍名動天下,左武軍又是百戰精銳,所攻之草原獸類,闔族不過數千口。據臣所知,左武軍雖然遠在域外,但每日皆有回報,朝廷對其行止了如指掌,豈有不知之理?所謂兵馬未動,糧秣先行,敢問五鹿少府,王哲身在域外十有余年,莫非朝廷均不知其事?左武軍糧草供應難道與丞相無關?” 此言一出,不少人都在點頭。丞相為百官之長,負責朝廷的收支用度,若說對左武軍的行動一無所知,推托之辭未免太過明顯。 王溫舒轉身對五鹿充宗道:“閣下身為少府,對左武軍行止有所不聞,理所當然,丞相豈能不知?” 等眾人議論聲平息,五鹿充宗開口道:“王御史有所不知,左武軍糧餉一向由少府開支?!?/br> 此言一出,殿中立刻嘩然。呂冀獨居一席,原本象是看好戲一樣看著兩人爭論,聽到此言,也不禁微微皺起眉頭。 少府掌管的是天子私產,按漢律,山海池澤所出歸天子所有,天子平日的支出,宮廷費用,以及祭祀、賞賜由少府開支。左武軍作為朝廷的軍隊,由少府開支軍費,完全不合理。 程宗揚這會兒終于聽明白了,王溫舒和五鹿充宗唱的是雙簧啊,丞相韋玄成根本就是個幌子。王溫舒攻擊丞相,五鹿充宗站出來替韋玄成辯解,其實要說的就是最后這句:左武軍是天子自己掏腰包供應的軍隊。 問題是他們兩個為什么這時候站出來提到左武軍的事?作為親歷者,程宗揚知道左武軍兵敗大草原,固然是因為遇到了一支原本不應該出現的軍隊,但很大程度上與后勤不足有關。他還記得自己來到六朝之后吃的頓飯:白水馬rou,更記得孟非卿曾經透露過:有人泄漏了左武軍的行蹤,才使得羅馬軍團能在大草原上準確地伏擊左武軍。 左武軍兵敗是在天子親政之前,當時主掌軍事的是大司馬大將軍霍子孟,而主持少府,掌管左武軍開支的只可能有一個人:太后。 王溫舒與五鹿充宗拿出左武軍大作文章,目標究竟是霍子孟,還是太后?還是僅僅在于大司馬大將軍這個頭銜? 嘩然聲中,御座之前的小黃門開口道:“天子有詔,此事勿須再議?!?/br> 王溫舒、五鹿充宗立刻斂旗息鼓,伏拜道:“臣遵旨?!?/br> 韋玄成除去免冠謝罪,一句話都沒說,此時也叩頭領旨,若無其事地回歸座席。 在洛都待了這么多天,程宗揚也知道了一些漢國朝廷的路數。漢國初期,丞相總攬朝政,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武帝秉政之后,覺得丞相權力太大,設置內朝分奪丞相的權力。時至今日,丞相雖然仍是名義上的百官之長,但在朝廷中的存在感已經十分薄弱,不要說比起呂冀,就是比中常侍這些天子近臣,影響力也差了一截。 由于有內朝官的存在,漢國的權力大部分收歸以大司馬大將軍為首的內朝,丞相很大程度上已經成了一個擺設。像韋玄成,一邊喊打喊殺,一邊替他說話,但其實連他自己都沒當真,知道自己只不過是個雙方互噴口水的幌子而已。 王溫舒翻出左武軍覆沒的舊事,最終以天子下詔勿議而結束。事情雖然看似掀過,但曲已終,人未靜。朝中明眼人都知道,這僅僅只是個開始。左武軍在覆沒一年多之后,又重新成為左右漢國朝局的一步亂棋。但也僅僅是棋子而已,王哲和左武軍將士的生死并沒有被任何人放在心上。 除了程宗揚。 他抬起頭,望向高高在上的御座——此舉不合朝廷禮儀,如果被御史看到,少不了彈劾他目無君上。但作為一個的六百石小官,沒有人注意到人群中這個不起眼的存在。同樣也許不會有人想到,整個朝會數百名官員之中,唯一真正在乎王哲和左武軍的人,會是一個只負責諸侯交往禮儀的大行令。 程宗揚暗暗握緊拳頭。既然有人提及此事,自己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無論如何也要弄清楚左武軍為何覆沒。究竟是意外,還是有人故意cao縱讓王哲和他的將士走上絕路。 …………………………………………………………………………………程宗揚還掛記著小紫,朝會一散,就立刻想要告辭。沒想到內侍傳出話來,讓他在玉堂前殿等候召見。 “程兄好運氣,這么快就能奉詔入覲?!?/br> 今天正好又是東方曼倩當值,照舊在殿前執戟。程宗揚再急也不能不理天子的詔書,這會兒閑著也是閑著,兩人倒是能聊聊天。 “孟舍人呢?沒去告你的狀嗎?” “哈哈,一個侏儒小兒,能奈我何?我倒是怕他不告,耽誤了我東方曼倩賤名上達天聽?!?/br> “這話怎么聽都透著一股不甘心,老東,你就這么想當官?” 東方曼倩灑然道:“我想當官只是為了活著,倒不是活著就為了當官?!闭f著吟道:“明者處世,莫尚于中;優哉游哉,于道相從。首陽為拙,柱下為工;飽食安步,以仕代農;依隱玩世,詭時不逢?!?/br> 程宗揚一邊聽一邊頻頻點頭,等他說完,然后問道:“什么意思?” 東方朔大笑道:“好個不學無術的小子。明智之人,求中而已。襄邑侯入朝不趨,贊謁不名,尊寵古今少比,依我看來,卻是危若累卵。下愚之人,汲汲于田野之間,cao勞終日,難求一飽。此二者,吾所不齲所欲者,唯玩世而已,行與時違,而不逢其害?!?/br> “這算是明哲保身?” “知我者,程兄也?!?/br> “那也不一定非要當官?!背套趽P引誘道:“不想干農活,東方兄還可以經商嘛?!?/br> 東方曼倩微笑道:“敢問程兄,此生可曾求過人?” 程宗揚沉默片刻,“很多?!?/br> “人生于世,無不需要求人。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