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尾聲+
53.尾聲
- 故事的開端過于甜蜜。 尾聲的苦亦最為致命。 - 孔擎宇出現在初二年級的走廊,和如愿見面邀約,甚至后來還硬纏著在校園里步行了一段路。 路過的同學只是竊竊私語,偶爾投來看戲的目光,并未有什么逆反。 直到謝譯的那句男女朋友一傳開,連鎖反應就來了。 作業本莫名其妙出現在垃圾桶,試卷傳閱永遠跳過她,值日的那天垃圾最多最亂。 體育課雙人項目沒人愿意和她一起,cao場跑步時經常被人撞一下踩一腳。 她成了全班同學的敵人。 偶然在洗手間聽到這樣的對話。 謝譯學長和我們班那位談了以后,整個人都變了,前天有個女生給他送情書,后來哭著跑了。 真的假的,他以前挺好說話的,沒這么兇啊。 那情書撕的,跟雪花片似的,我要是那個女生啊,死了的心都有了。 怎么談個戀愛變這么多。 不知道,家教嚴吧,看那位柔柔弱弱的,想不到真有一套。 聽說為了她,學長連校男籃都退了。 哇,她也太狠了。 估計是不想看見別的女生給自己男朋友送水吧,都說家教嚴了。 厲害厲害,不服不行。 有那么一種存在,高高掛在樹梢上,誰都可以矚目,誰都不敢擅自觸碰。 突然某一天,有人破了規矩,她碰了,還在眾目睽睽下揣進兜里藏起來,不讓其他人覬覦半分。 然后,討厭和爭對變得理所應當。 如愿知道了前因后果,那些特殊對待也受得心甘情愿。 并不是一無所有,她已經把世界裝進口袋里了。 謝譯,是她的整個世界。 他們詮釋著最完美的愛情是什么樣子。 她越來越黏,越來越依賴他,只有他。 他說女生跳芭蕾賞心悅目,如愿就愛上芭蕾,學得比任何時候都認真。 他說白裙子很美,如愿就扔掉了所有褲子,只穿他喜歡的白裙子。 他說喜歡看她笑,如愿就開心的笑,只笑給他看。 上下學都和他一起,從學校到家里,那么長的一段路,她喜歡被他牽著手走到盡頭。 每每到家門口,她總是扭捏著不肯罷休。 謝譯取笑她:你家里是有怪獸嗎,這么不愿意回去。 如愿以為他嫌自己煩了,又像是戳到傷口,委屈的眼淚刷得落下。 好好的怎么哭了。 他伸手將她的小臉捧在手心里,拇指腹拭去眼角晶瑩的淚珠。 很久很久的后來,在他獨自回憶生澀的光陰里,不得不承認,對如愿的心疼正是從眼淚開始。 從想為她拭淚,到對她的淚無能為力。 她的心被孤獨侵蝕長久,四處漏風,輕易一絲動搖就瞬間坍塌。 他連拼湊都做不到,更遑論療愈。 如愿的心里眼里,和謝譯在一起的每一瞬間都是艱難且可貴的。 他們的愛情是正在計時中的秒表,不定什么時候就被人掐斷。 所以,倍感珍惜,甚至不接受出現任何一點點超出預期的波折。 高二下學期,謝譯開始為申請理想中的大學做準備。 按照既定規劃,首選是Duke Uy,舉世聞名的杜克男籃一直是他心之所往。 這是第一次,如愿看清了他們之間的距離,不僅僅是你和我之間的和字。 是十六個小時的飛行區,是整個太平洋的風云莫測,是日夜顛倒無法逾越的時差。 他會離開她,一走多年。 這個訊息只是轉進腦子里,剎那間就被她驅逐出境。 她不接受的,哭也沒用了,只能悶在心里。 他們之間的第一次冷戰,在她說出別走的那一瞬間,謝譯選擇了沉默不語。 如愿知道了,他不會為自己留下來。 甚至她也明了,他終將離她而去,分離是恒定的結局,只是時間遠近。 當驚悉世界并不屬于她,好像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那之后幾天里,如愿又回到了當初謾罵詆毀,無法入睡的日子。 房間,小床給不了安全感,她躲進了衣帽間最深處的柜子里,企圖在密閉的黑暗里找一絲疲倦睡意。 一切都是勞而無功,抵擋不住地日漸憔悴,像是脫水的鮮花還在硬撐著不肯凋謝。 走頭無路的最后一刻,她去看了醫生,掛的精神科。 拿到診斷書的時候,眼前一遍又一遍飄著那些字句。 情緒非常低落,感覺毫無生氣,沒有愉快的感覺。經常產生無助或者絕望感。自怨自責。經常有活著太累想逃脫,出現消極念頭。還常想哭泣或者愁眉苦臉的。經常有心跳加速,心慌,顯得坐立不安和失控的感覺。經常伴有胃部不適,食欲不振,夜眠差,多夢,易驚醒等 醫生的嘆息,護士的關懷,路人的余光里都是溢出來的同情。 她變成了與世界格格不入的異物,她病了,很重很重。 診斷書被撕得很碎很碎扔進垃圾桶,醫生開的藥被她裝進藥盒里,和其他五顏六色的維他命混在一起。 仿佛這樣,就沒人知道了。 回家后,如愿遵照醫囑乖乖吃了藥。 阿米替林的藥效來得很快,闔上沉重的眼皮,她第一次睡得如此輕易。 再醒來是第二天的中午。 身體還殘留著藥力,鈍鈍的笨重令她無比依戀且盼念,有了落地生根的踏實感,宛若重生。 手機上是他的未接來電。 或許是藥物帶給她的自信,或許是謝譯無形中的挽留,或許是她心里難以忽視的不舍。 怎么都好,她找回了想擁抱世界的沖動。 給如璇打了電話。 獨自成長的十五年里,她主動給mama打電話,寥寥幾次。 如璇當晚就從演出地趕回了家,只為女兒的一聲召喚。 如愿說:我要跳級。 初中部和高中部在一南一北兩個校區,開車半小時,騎車四十分鐘,步行兩個小時。 太遠了,她想離他近一些。 跳過初三年級直升高一,并不是辦不到。 如璇納悶的是她出于什么原因。 如愿不肯說,只是固執己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樣子。 像極了某人,那個死也要堅守在荒漠上不挪動半分地界的人。 如璇開出了苛刻的條件:功課全優,以及,在世界級芭蕾舞賽事里獲獎。 如愿的功課一直優秀,前一個條件不算難,苛刻的是后一個條件。 如璇想不明白她為什么一定要跳級。 就如同不懂她為什么不愿意去參加舞蹈比賽。 好像故意排斥榮譽這件事,甚至排斥芭蕾,排斥她。 如愿答應了。 四月中旬,趕在瓦爾納國際芭蕾舞比賽的截止報名日期前,舞蹈老師陶漾為她和另外兩個學生報了名。 她不要命的練習,天天泡在舞房里。 腳尖磨出水泡,雙腿抽筋無力,依然不肯罷休。 手機被鎖在柜子里,切斷了一切聯系,連學校也不去了,課業都是在舞房里趁著休息的空檔急忙補的。 時間轉眼晃到七月,她隨著老師飛往保加利亞。 半個月后,比賽結束。 如愿以少年組最小年齡捧回了當年金獎。 作為芭蕾舞界最高的比賽機構,這個獎的分量無須多言。 如璇很高興,在Z市為她開了一個慶功會。 一時間,聲名大噪,整個Z市都在議論這位在國際上斬獲殊榮的芭蕾新星。 相較于mama的喜不勝收,如愿只剩完成任務的平和。 回到家后,她淡淡問:我可以讀高中了嗎。 如璇說到做到,當下就托人為她聯絡跳級的事。 /// 漫長的暑假結束了。 如愿走進高一的班級,從前的那些不友善目光都轉變成陌生的注視。 沒關系,她習慣了。 默默走到教室的角落里,她打開嶄新的課本,新的一頁即將開啟。 午休時間,她找到了高三的教室,他的班級。 坐在窗邊打瞌睡的男生說:謝譯不在,你去體育館找找吧。 如愿道了謝,她來到體育館的室內籃球場,零星幾個人在打熱身賽。 其中一個人好像認出了她,用眼神對著三步上籃的人影示意。 謝譯回眸望去,看到她之后不由得愣神,很快的收回了目光,將注意力重新放進球賽里。 午休結束的鈴聲打響,其余幾個人相繼離開。 偌大一個球館,只剩下原定運球的他和立定站好的她。 謝譯知道她沒走,也料定自己走不了,索性就耗著。 輕輕擊打幾下,抓住,極佳手感,起跳,罰球線上一個穩穩的兩分。 球體在網帶里滾了滾,自由垂體落下。 正在這時,籃球場上闖進一個突兀的身影,她就站在球框的正下方,閉眼等著球砸中自己。 如愿想,如果他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被砸,那就算了。 手腕被人用力一扯,秀氣的鼻子撞在他硬如鐵的胸膛上,不比砸頭輕多少。 被撞得生疼的人來不及揉揉痛處,反而伸手摟住他的腰。 她能明顯感覺到他的身體變僵硬,一動不動,任她抱著。 大約一分鐘之后,他抬手背到后腰處,落在她纖細的手腕上,稍稍用力,解開她緊纏的雙手。 謝譯退后了兩步,站得遠,看她更清楚些。 他皺眉,話里冰涼涼:不要命了嗎。 是在怪她剛才擅自闖進球場的事。 如愿粲然一笑:要的啊。 就是要命,才來找你的。 兩人靜默片刻又好像沒什么可說的,謝譯繞過他撿了球,拿了放在休息凳上的水,顧自離開。 阿譯。她叫他。 男生停下,也沒轉頭。 如愿跑到她面前,依舊是言笑晏晏:你回籃球隊了嗎。 他又穿上了校隊的二十三號球衣。 回歸籃球隊是為了杜克大學的面試,籃球是加分項,之前他們就因為留學的事情吵了架,當下被她指明,謝譯半句說辭都答不上來。 如愿沒有細究:恭喜你。他那么喜歡籃球,她是真心為他高興。 提及恭喜,謝譯的眸色冷了下來,淡淡道:也恭喜你。 驟然消失了半年,帶著那么大的榮譽凱旋而歸,Z市無人不知。 如愿微微頷首,一副認錯的委屈模樣。 在抬頭時,眼眶紅紅的可憐:不是故意不理你的。 謝譯聽著。 阿譯,我必須要得獎,不然就沒有辦法 她含糊其辭,話里話外都藏著意思。 挺好的。謝譯沒什么情緒,舉步要往外走。 如愿不讓,拽著他都球衣一角。 他淺淺皺眉,是不耐煩的神情了。 你不喜歡我了? 謝譯眉尾猛得挑起,半天憋出一個字:沒。 如愿松了一口氣,接下來的話就容易多了。 女孩輕輕摟住男孩的腰,乖順地窩在他懷里,娓娓道來。 很小的時候就被寄養在姥姥家,mama過好久才回來一次。等到會跑會跳的年紀,記憶里除了認字就是跟老師學芭蕾。那段時間真的很痛苦,一節課上完了腳尖要疼好幾天。 可是怎么辦,mama讓我學,姥姥也讓我學。別的小朋友在踢鍵子跳房子玩游戲的時候,我踮著腳尖在房間里連平衡。窗戶很高,剛好可以看到他們開懷大笑的臉。 我一直討厭它,你說好看,我努力說服自己去喜歡的。 阿譯,我不喜歡芭蕾,我喜歡你。 謝譯的世界很大,有兄弟,隊友,籃球,游戲機,課外活動,在那么多比重里還能塞一個她。 而如愿的世界,大或小,都只有他。 女孩突然的告白打碎了他冷漠的面具,籃球應聲落地。 少年的手臂僵硬著環上她的肩膀,片刻后,胸前的球衣就起了濕意。 她又哭了,謝譯嘆息一聲,輕輕拍著女孩的后頸。 如愿承認自己很壞。 用愛情和眼淚綁架他,叫他心軟,任她自私。 做這一切,只為賺得此刻的暖心擁抱。 久違的安全感,好像回來了。 他們和好的消息不脛而走,那些看好戲的人都落了空。 他送她回班級時,才發現她和自己在一個校區。 謝譯看著她,若有所思。 如愿以為他會高興自己的主動接近,而他這會兒的反應令人不解。 你跳級是因為我嗎? 她誠實點頭:不想和你分開太遠。 少年的心跟過了電似的泛著麻意,她的愛太滿太沉重,將人掩埋,千千萬萬。 謝譯想說些什么,看著女孩明亮滿是希冀的雙眸,又躊躇著不知該不該說了。 進去吧。他輕輕道。 晚上我們一起回家嗎。 謝譯:我有晚自習。 英商國際學校的晚自習可自愿選擇,但高三是強制性的。 這不是什么大問題,如愿覺得:我等你啊。 他淺思著,仍是點了點頭。 路是一樣的路。 時隔半年再重遇的他們,周遭流露著一種詭異的陌生感。 他牽著她的手,不松不緊的程度。 她膩著他不愿意回家,較以往更纏綿磨人。 謝譯:到了。 看著熟悉的建筑物,如愿的心狠狠揪在一起,那不是房子,是囚禁她的牢籠。 女孩撲進少年的懷里,喉嚨里發出類似小獸的痛苦呻吟,叫人分不清是撒嬌,還是求救。 輕輕安撫著她,擁抱她的手逐漸變成推拒:很晚了。 確實很晚了,晚自習下課是八點半,她執意要走回家不肯坐車,這會兒磨磨蹭蹭已經近十點了。 最痛苦的此刻,如愿難過卻不得不放手。 她慢慢松開手,眼角含著濕意,對他扯開一個蒼白璀璨的微笑:我進去了。 /// 他們之間還是會有摩擦。 謝譯抽煙,如愿卻受不了一絲煙味,她柔柔地問:可以不抽煙嗎。 少年盯著手上的煙蒂,不看她也不說話,答應和不答應都不對。 如愿就知道了,沒有再問。 然后某一天,他低頭吻她,懷里的女孩克制不住顫抖,緊閉著雙目,嘴唇哆嗦著承受他的熱烈。 她仿佛在遭受一場凌遲。 謝譯察覺到不對,及時停止,最后一吻落在她的臉頰上。 如愿如蒙大赦,睜開眼,大口喘著氣。 自那以后,抽煙后謝譯只敢親吻她的額頭。 那道橫在兩人之間的屏障還未消散。 在別人還在奮力掙扎時,謝譯拿到了心儀大學的offer,如愿知道卻什么都做不了。 高三下學期,高考的腳步日漸臨近,所有的應屆生都變得忙碌緊張,他也是。 如愿不知道他在忙什么,或許是離別前的蓄意冷卻,他準備好了時刻抽離。 她開始擔驚受怕,頻繁夢魘,是阿米替林也救不了的絕望。 在那個光怪陸離的夢境里,少年遠走的背影充斥在每一幀幅,而她拖著疲乏的身軀連抬腿都費勁。 觸手不可及。 如愿回到了那個公園,當初伸手撿到她的地方。 同樣的位置,她蹲下,將身體縮成一團,擁緊自己的手臂,指甲狠狠掐進rou里。 從恍惚里找回刺痛感,憑著殘存的一點點記憶,妄想當初的暖。 口袋里的手機在無聲喧鬧,顯示屏泛著慘烈的光。 來電顯示:他。 謝譯發現如愿不見是在幾天前。 去她班級找她,說是請假排舞,打她電話不接,發她短信不回。 這感覺似曾相識,仿佛歷史重演,又回到了之前的冷戰。 不是第一次了,他生氣也很正常。 回家的路上,從公園里散步回來的大爺邊走邊嘮嗑。 那小孩又來了。 是啊,這都好幾天了。 就蹲在那里,誰叫也不理,是不是傻的。 要不然報警吧。 要報你報吧,指不定攤上什么事呢。 謝譯聞言一驚,跑到初識的點,蹲在公共座椅邊的那團身影,果然是她。 她很久沒有來這里了,謝譯不知道這次又是為了什么。 其實上一次,他也不知道,她從不說為什么,除了哭。 而這一回,不一樣。 眼前多了一雙男款球鞋。 如愿回過神,機械又僵硬地抬頭,看到熟悉的臉孔。 她終于等到他了。 面容凹陷,眼眶紅腫卻沒有淚,神色異??斩?。 謝譯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面目全非的她。 你在這里做什么。他生氣了,是質問的口吻。 如愿揚起好看的笑:在等你。等你來救我。 他嘆氣:餓嗎。她一定沒有好好吃飯,唇部已經干燥起了皮。 如愿搖頭,她不餓,只是有些累。 謝譯帶她去了餐廳,叫了果汁和意面,其他零碎的小食也點了不少。 如愿沒有動筷,是真的不餓,或者說沒胃口。 這些天確實沒吃什么,除了藥。 抗抑郁藥有很大的副作用,疲憊,無精打采,甚至生理上緩沖了饑餓感。 她乖乖吃藥,也是為了不讓他看出異樣。 將橙汁遞給她,如愿接了,喝了一口又放下了。 用叉子卷了意面,塞到她手里,如愿停頓片刻,壓制住胃里的翻滾,硬生生吞了下去。 在他的監督下,這一頓餐她吃到有些眩暈。 好像是冰釋前嫌了。 他送她回家,快到了,照例是膩歪。 只是這一次,謝譯率先擋住了她的手,如愿委屈地看著他,眼里聚齊了霧氣,楚楚可憐。 就算我不出國,畢業了我們還是會分隔兩地的,你想過這一點嗎。 字里行間的殘忍劃破了維系在他們之間,那張搖搖欲墜的網。 如愿搖搖頭,她沒想過,是不愿面對。 謝譯深深嘆息。 在這段關系里,時間越久,堆積了越多的無可奈何,直至將他吞并消匿。 愿愿,不要拒絕長大,沒有人可以永遠停在十五歲和十八歲。 他用極盡溫柔的口吻,將她不合時宜的任性戳破。 如愿點頭,她聽話。 盡管艱難,但比起失去他,這些痛苦又好像不算什么了。 /// 那天之后,誰都沒有再提起離開這個詞。 謝譯是不想,如愿是不敢。 他們維持著愛情的表象,假裝沉溺在無法自拔的各自柔情里。 直到暑假來臨前的一個月,她收到了祝福的來信。 這仿佛是上天給她的一次緩行,絕處逢生里最后一抹仁慈。 人生中最艱難焦急的一個月,她每天每天數著日子在期盼那個女孩的到來。 無端端多了一份希冀,生命力唯二在乎的人,世界上的另一個她。 她以為祝福也是可以救她的人,原來不是。 那個明媚羞澀的女孩,對未知的憧憬,大膽且躍躍一試。 她勇敢,張揚,笑里面堆滿了赤誠;她真實,耀眼,垂下的眼瞼都是自信的弧度。 她們明明很像,又太不相像。 為什么,她不能是她。 惡意像枝蔓攀扶著心臟,將她撕扯,摧毀,面目全非。 /// 將杜克大學的offer鎖進了書桌最下層的抽屜里,謝譯參加了這一屆高考。 他不打算走了。 然而這個決定在提交志愿的之前,誰都不知道。 全世界被他氣瘋了,謝博良放了狠話,腦子不清醒前別回家。 謝譯覺得可行,就一直在酒店住著,住了半月。 一切都在掌握中,除了那晚,他醉酒壞事的那個夜晚。 謝譯不知道如愿為什么會出現在自己房間,很突然。 在這之前的她,羞澀,顫抖,懼怕,甚至哭泣。 清醒后,滿屋狼藉只剩下他,回顧著前一天和沈括的對話,再想起她含情脈脈的凝視。 所有的不思議都有了答案。 她或許知曉了什么,所以愿意了。 是欣喜,抑或是愛情。 開學前,謝譯從酒店離開,直接去Z大報道。 08年9月,她高二,他大一,分隔兩地,用手機和網絡維系著虛弱的所謂愛情。 她還是獨來獨往,他變得分身乏術,大多時候是如愿請假去Z大,就為了見他一面。 時間和距離將他們拉向無何他鄉。 當年的那番話赤裸裸的擺在眼前,畢業了,他走了,她該怎么辦。 如愿不知道怎么辦。 沒有謝譯的日子里,她將生活劃分為兩塊。 大把大把嗑藥。 在清醒時去找他,見他,擁抱他。 他忙,她就等著,他空了,她就陪著。 這世上沒有一個女孩叫做如愿。 或許從一開始,從被迫走進舞蹈教室的第一秒起,她就丟失了自我。 喜歡謝譯的如愿,舞蹈家女兒的如愿,芭蕾舞界的天鵝公主如愿 這么多無關痛癢的頭銜里,她最愛與他有關的那一個。 她以為攀附著另一個人而活的人生可以茍延殘喘一生。 只要藥還有,只要他還在,她就能活。 謝博良找到如愿的那段時間,謝譯正參與校外實踐活動。 他們已經許久沒見了,就像賴以生存的氧氣正在逐漸稀薄化,獨自踽行的她氣息奄奄。 而謝博良的一席話,無疑是將她推向另一個盡頭。 謝父的逐字逐句都帶著懇切,如愿沒辦法忽視。 他是一個嚴苛的審判者,揮下鐮刀斬斷了一切。 他判定了他們的愛情,不合格。 如履薄冰的每一步瞬間割裂,如墜深淵,渾身上下的力氣都在點頭答應的那一下。 我放過他,放過自己。 你們,可不可以放過我呢。 /// 謝譯結束了實踐活動,打電話給她時,手機已經關機了。 莫名的慌張涌上心間,和當初不一樣的,好像勢必會失去什么的驚顫。 找她,要找到她,他發了瘋的在找。 聯絡學校,去她家里,無數遍地去那個公園。 一無所獲。 一周后,被父親連綁帶捆地送上了飛機的那個清晨。 看著機艙外越來越小的地平線,謝譯生出了無端悲涼。 這一次,她真的不見了。 - 有個現實向bug。 瓦爾納國際芭蕾舞比賽兩年舉辦一次,06/08/10年,偶數年份。 文中是如愿高二下學期去參賽的,這一年是07年。 涉及到年份修改牽連太廣,我就不動了,大致就是她拿了一個含金量很高的獎。 勿究。 - 2000留言加更,這算一章,今天還有。 留我,我能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