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高枝兒13.(加更3)
攀高枝兒13.(加更3)
沈聽筠端著一碗蓮子羹吃著,自從王老太太的病治得八九分后,她便常有空閑。 一陣規律的腳步聲響起,撩了撩眼皮,放下蓮子羹。 看清來人問,喜兒,不是讓你在床上多休息幾日嗎? 沈聽筠從她中規中矩的步子里中看出急促。 這些日子在她親自照料下,喜兒的傷已大好,她未著王家奴仆統一的常服,穿著一身沈聽筠親自幫她挑的繡了清荷的青衫,顯得精神極好。 小姐! 喜兒喊了她一聲,未接下句,似是請安。 這羹味道不錯,你再下去盛一碗罷。沈聽筠順手放下瓷碗,輕柔地吩咐一直服侍她的王家婢女。 是,姑娘。 待她走遠,沈聽筠看向沉默在一旁的喜兒,問她, 怎么了? 小姐,長安病了。躊躇了一會兒,喜兒還是告訴了沈聽筠這個消息。 小姐與長安與她相識更早,她不懂他們之間的關系,更不敢問。但這么多年來,她也瞧得清楚。 小姐待長安是不一樣的。 病了? 怎么會病了? 沈聽筠著急萬分,百思不解向來身體強壯的人怎會生病。如若不是控制不了病情,他身邊的人是不會傳出消息到喜兒耳邊的。 元郎中有去瞧過,說是普通風寒。 這個蠢貨,沈聽筠心里暗罵,想來也怪自己。在王府這段時間實在是忙得騰不出手,便差了元生去幫長安看看。 可不知為何,長安的風寒越來越重,聽說這幾天甚至都下不了床。 沈聽筠聽得憂心萬分,好看的眉毛蹙在了一起。 原本舉棋不定的想法,定了下來。 她得先出了這王府。 喜兒,你去拿紙墨來,我給父親寫封信。 待寫完你快快催人交到我父親手里,我去王老太太那里辭別,以全兩策。 是,小姐。 兩人動作很快,等喜兒拿著沈聽筠剛寫好的書信退下的時候碰巧與方才端蓮子羹的婢女撞上。 喜兒反應極快地藏好信,對著她笑了一下算作打了招呼。 先放下吧,我突然想著有些事找老夫人,你與我一起吧。 婢女聽話地放下托盤,忽略心頭的那抹怪異,陪著沈聽筠去了王老夫人的院子。 * 王老太太看著眼前的人,禮儀周全,模樣可人。如果不是來辭行的話,更稱人心意。 丫頭,可是在這府中不習慣? 回老夫人,不是的。 那是這府中有人欺負你了? 王老夫人眼光如矩,看清了沈聽筠臉上極力掩飾的不自然。 沒有。 王老夫人和身邊站著的王嬤嬤兩人相視一眼,交換了一下眼神。 丫頭,你別怕,有什么給我這老太婆說,老太婆給你做主。話未說完,接著道,可是臨之那混小子干的好事? 沒有。這次的回答帶了幾分明顯的委屈。 想起在這府中發生的一切,相知相識。 沈聽筠眨了眨眼睛,把眼眶泛起的淚光憋了回去。 這臭小子!我定是要他好看! 沈聽筠聽王老夫人語氣含怒,倒也不知道是真假。 老夫人,公子是位風清月般的人,能與他相識,已是我的榮幸。 隨后扯開話題,指著旁邊的籠子,您瞧這籠里的麻雀,被小丫鬟們喂得胖乎乎的,看著格外喜人呢。 上揚的語調低落了下來,可它知不知道,這春都到了好久了。 幾句話好像毫無關聯,場面卻一下冷了下來。 在場的人不敢出聲,連呼吸都淺淺的。 王老太太吃驚于沈聽筠的坦誠從容,又遺憾她的退卻拒絕。 是啊,這丫頭是個什么樣的人她一開始不就知道了嗎。 知世故而不世故,少有的清醒。 不過,那一身醫術和容貌.... 罷了,在別家當個正妻總能過得平安順遂,這么好的姑娘別折在了她王家。 嘆了一口氣,筠兒啊,我王家欠你的。 老夫人可別這么說,說句冒犯您的話,筠兒一直把你當祖母看待。雖然時日不長,但您對筠兒的好,筠兒是知道的。 王老太太聽了這番話,張了張口,忽然發不了聲。 她這一生多少年,從未遇見過這樣純良的孩子。 王家是否逼她進府治病尚且不究,但她久住王府在外的名聲多少受到影響。何況,這還經了一番情愛苦楚。 王老太太招她上前,緊緊握住她的手,是真的不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