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淡
冷淡
春日剛至,上虞城下了場不大不小的雨,綿如毫針。 祝英臺端坐在馬車中,閉目歇息,銀心掀起車簾,往外張望。 小姐,這雨也不知何時才能停,會不會耽誤去尼山書院的行程? 銀心嬌俏的嗓音回蕩在車內。 不必擔心,總能入學的。 祝英臺沒心思觀賞沿途風景,重生后的走向發生變化,她在思考變化的根源。 前世她和父母爭執許久,才換來能去尼山書院念書的機會,今生卻輕而易舉地拿到手里。 如果父母也是重生,今生絕對不會讓她踏足尼山書院半步,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祝英臺想不通,念不透,走一步算一步。 去尼山書院念書不僅能拖延被迫嫁人的命運,還能早點見到山伯,沒有父母的阻礙,再好不過。 山伯。 祝英臺捂住心口,低低地喚著這兩個字。 小姐,可是不舒服?銀心睨著祝英臺的神色,小心翼翼地問道。 無事。祝英臺秀眉微蹙,搖了搖頭。 車馬行至尼山書院山腳,祝英臺下馬車歇息。 天色漸暗,山腳下的小鎮和重生前一模一樣,最繁榮的街巷通達南北,街口的王家胡餅,街尾的李家首飾,還有巷內高挑旗幟的悅德客棧。 一切都讓祝英臺產生千帆過盡的空虛感。 她置身繁華,跨過尼山書院三年的時光再次回到初始,究竟是為了什么? 閣下也是尼山書院新入學的學子? 祝英臺站在悅德客棧門口,聽見熟悉的聲音,低沉而內斂,便是恭敬的話語,也透著不經意流露的驕矜。 她不用回頭就知道是馬文才,她前世和他糾葛過甚,沒料到今生會提前遇上。 是。 祝英臺簡短應答,并不打算與馬文才交談,按道理她應該報上名姓,再與他寒暄幾句。 這一世,她并不想與馬文才有過多接觸。 在下上虞馬文才,敢問公子貴姓? 青年的聲音不依不饒,非要追根究底。 祝英臺此時倒是詫異地側身瞅了馬文才一眼,前世馬文才不說是八面玲瓏,但也不是不會看眼色的人,怎么追著她問東問西。 免貴姓祝。 青年白衣玉帶,身量頎長,是時下上虞城最受歡迎的儒生打扮。若叫旁人瞧見,都得稱贊好個翩翩佳公子。 祝英臺只瞧一眼便收回目光,她上輩子見過馬文才朱紅繡麋鹿圓領袍,腰系純金貔貅紋蹀躞帶的模樣,高不可攀的驕橫肆意,叫人移不開眼。 這等儒衫打扮,不是最合適他的,若是叫山伯來穿,倒是貼合。 公子可是祝家莊的九公子,祝英臺?馬文才問道。 是。 祝英臺不耐應付馬文才。 避免悲劇的最好辦法便是掐滅源頭,來尼山書院讀書已成既定事實,那就斷絕馬文才的一切念想。 在下的車夫徹夜奔馳,頗有些疲憊,今日便不與馬公子閑談,來日方長。祝英臺拱手行禮,招呼銀心住店。 來日方長。馬文才唇角微彎,似乎半點都沒察覺到祝英臺的態度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