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節
書迷正在閱讀:替身和白月光在一起怎么啦、某人別裝了,你暗戀我太明顯、春滿月圓、我直播算命,竟被野痞糙漢日日寵、嬌氣包姜小少爺懷崽了、無妄之災、嘴硬A和白月光先婚后愛了、皇族戀愛事故、和男神的搞姬日常、當社恐穿成豪門假少爺
馬車漸停。 陸府里走出兩人,衣著還算整潔,五官也端正,就是愁眉苦臉的,眉間蘊著一團愁云,渾身烏云密布,不覺令人不適。 蹙眉望著二人繞著馬車走過,蕭婧華搭著覓真的手下了馬車,進入陸府。 身后,男子往后看了一眼,放慢腳步,悄悄問道:“爹,那姑娘好生漂亮,她是何人,為何會進陸府?” 中年男子狠狠瞪去一眼,“沒出息的東西!別看見個漂亮姑娘就走不動路!” 男子委屈,“我就是好奇而已?!?/br> 中年男子又剜他一眼。 巷口處有位婦人買菜而歸,恰巧聽見他們的對話,隨口道:“漂亮姑娘?該不會是郡主吧?!?/br> “郡主?” 父子二人齊齊駐足。 婦人狐疑地看他們一眼,“你們是何人,打哪兒來的?” 中年男子笑容和善,“這位大姐,我們父子倆是來尋親的,就是巷尾的陸家。只是家中無人,我們也不好上門,方才正巧見到一位姑娘進去,頗有些疑惑?!?/br> “你們是陸侍郎的親戚?” “是是是?!蹦凶悠炔患按溃骸瓣懯汤墒俏倚珠L?!?/br> “原來如此?!眿D人臉色和緩。 中年男子便問:“不知方才那位姑娘是……?” 婦人道:“你們可是許久不曾往來了?怎么連陸侍郎成親了都不知?!?/br> 中年男子微怔,“阿埕成親了?” “可不是?!眿D人一臉欽羨,“娶的可是大名鼎鼎的瑯華郡主,皇帝的侄女,王爺的女兒。成親當日,長龍似的一抬抬嫁妝抬進門,甚至連皇上都有賞賜。沾了郡主的光,你們家可是徹底發跡了,這不,前一陣陸侍郎還買下了后邊兩座宅子,上萬兩銀子說給就給,出手可真闊綽?!?/br> 婦人嘖嘖稱奇。 父子二人對視,皆從對方眼中看出了亮光。 …… 聽見腳步聲,孟年背對著門煩躁地揮著掃帚,“都讓你們走了,煩不煩,再來一次打一次!” 腳步聲停頓片刻,女聲冷笑,“孟年,你要打誰?” 這個聲音…… 孟年周身一凜,連忙將掃帚丟下,轉身賠笑道:“郡主回來了,剛才誰在說話,誰要打人,我怎么不知道?” 蕭婧華冷冷睨他。 孟年嘴角下耷,“郡主,我錯了?!?/br> 蕭婧華冷哼一聲,“方才那兩人是誰?” “沒誰?!泵夏陻[手,“兩個認錯門的,死纏爛打的非說這里是他們親戚家,被我打了出去?!?/br> 他神色看不出異樣,蕭婧華沒放在心上,躍過他往里走。 箬竹動作快,不過一個上午,院子便大變模樣。檐下多了幾盆應景的花卉,簡樸燈籠被換成了精致大氣的宮燈。 見蕭婧華進來,箬竹笑道:“郡主,您說在此處扎個秋千如何?” 她指著桃花樹不遠處。 蕭婧華沒異議,“成?!?/br> 既然準備暫時住下,那她自然要住得舒服。 跟過來的孟年當即道:“我來我來,我扎秋千的手藝極好?!?/br> 蕭婧華懶得回他。 箬竹笑著,“好,那就辛苦孟年了?!?/br> 孟年嘿嘿笑。 書房門被打開,陸埕撐著拐杖站在門口。 “回來了?!?/br> 蕭婧華冷淡頷首,走進屋里。 望著她的背影消失,陸埕喚道:“孟年?!?/br> 和箬竹說話的孟年止住話音,快步走來,“大人怎么了?” 陸埕道:“往后過來記得稟報一聲。院里都是些姑娘,當心沖撞?!?/br> 這院子原是陸埕陸旸兩兄弟的,陸旸已經搬走,正屋被蕭婧華占了,他住西屋書房,剩下的屋子放的大多是蕭婧華的東西。 侍女們并不住這院里,除了每日神出鬼沒的予安覓真,就連箬竹箬蘭也只是輪換守夜時會宿在外間。 孟年點頭,“好?!?/br> 不僅有蕭婧華要的軟榻,箬竹將里屋布置地幾乎和恭親王府一個模樣。 除此之外,她還將林大廚的徒弟汪廚子也帶了來,徹底接管廚房。 陸夫人和殷姑在鋪子里忙活,午時不回,一般就帶著小丫鬟蘭蘭在鋪子里對付一口。 陸旸今日一大早便回了書院,如今府里只剩蕭婧華與陸埕。 廚房飯菜做好,蕭婧華讓人盛一部分出來給陸夫人送去,又讓孟年把陸埕那份送去書房,她則直接在屋里用膳。 春日容易犯困,蕭婧華躺在軟榻上看書,沒翻幾頁便睡了過去。 箬竹給她搭上軟被,輕手輕腳地關上門窗,只留一道細縫通風。 蕭婧華瞇了會兒便醒了,坐在榻上一陣懊惱。 本來晚間就難眠,白日還睡,那今晚豈不是更睡不著了? 氣悶地將書扔開,聽著外間嘈雜聲,蕭婧華推門出去。 不僅箬蘭箬竹不在,院里的小丫鬟們也不見了人影,唯有風過時桃花散落的沙沙聲。 正疑惑,孟年端著碗褐色藥汁匆匆走過。 蕭婧華剛要喚他,外頭忽然傳來箬蘭的聲音。 “孟年快來!他抱不住了!” 孟年一聽急了,直接將藥碗擱在書房門前的石階上,腳步匆匆折回去,幾下消失在院門外,徹底不見了蹤跡。 蕭婧華:“……” 她半晌失語。 這人能靠譜些嗎? 靜默片刻,她緩緩走到書房前。 藥碗上還冒著熱氣,白霧徐徐上升。 蕭婧華盯了它許久,無奈舒了口氣,俯身端起藥碗,輕敲房門。 “陸埕?!?/br> 里頭并無回應。 蕭婧華蹙眉,直接將門推開。 一抬眼,她怔住。 他趴在桌上睡著了。 雙眉緊緊皺起,不知是因疼痛還是其他。側臉壓著手背,嘴唇輕輕嘟起,又平添幾分稚氣。 另一只手握著毛筆,墨水將宣紙染黑,連他那只玉似的手也沾了不少墨,墨跡落在虎口手背上。 在門口站了須臾,蕭婧華邁步入內。 把藥碗擱在桌上,她走到陸埕身旁,將那支筆從他手里抽出,放在筆架上。 柔軟筆尖從他手上擦過,似是微癢,陸埕眉心一動。 風從洞開的窗吹來,宣紙拂落,蕭婧華垂眸。 清秀端正的字跡鋪陳開,是關于國子監的策論。 蕭婧華蹲身,撿起宣紙,隨手拿過桌上的鎮紙壓好。 方一轉身,余光瞥見某個物件,她蹙了下眉。 書桌一側放置著書架,上邊滿滿當當地擺著各種書籍,有四書五經,歷代史書,四方游記……數不勝數,汗牛充棟。 可在其中一格上,卻格格不入地放著一盞提燈。 提燈上繪有梅蘭竹菊四君子,工藝精美,不似尋常燈籠。 蕭婧華走近。 那燈似被主人精心養護,不染纖塵,清艷梅花綻放枝頭,不知點上又是什么風景。 指腹在燈籠上拂過,停在角落里的徽記上。 是宮中制品。 在平時,一盞在宮中隨處可見的燈籠罷了,蕭婧華并不會放在心上。 可看著它,毫無緣由的,她忽然想起了那場宮宴,那夜被她丟掉的燈。 一盞燈而已,蕭婧華并不記得它是何模樣,上面繪了什么花紋,可此時此刻,她不知為何覺得,就是眼前這盞。 她丟掉的燈,被他撿了回來。 心中似有潮涌,蕭婧華倉促轉身。 眸光震顫,她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