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節
書迷正在閱讀:三國董卓大傳、南閥、魔帝穿書后變成了香噴噴cake、重回高一、美強慘大佬不干了[快穿]、重生異界之踏上巔峰、[海賊王同人] 一覺醒來香克斯又在和我道歉、新婚事后想跑路?卻被嬌妻拿捏了、陛下重生后對我窮追不舍、舊婚燕爾
這個說法之前提過。 史鐵生去世的這幾天尤其熾烈,有人甚至提議把史鐵生的骨灰葬在地壇公園。 再不濟立個雕塑也行。 余華找郝運就是為了這個事。 關于骨灰葬在哪里,史鐵生是無所謂的,如果可以撒入大海,撒進大海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骨灰撒入大海太簡單了。 郝運有游艇,可以找一篇風景好的地方撒。 至于雕塑,史鐵生也沒想過。 他活著的時候都這么豁達,又怎么可能在身后事上計較。 但是史鐵生的夫人,還有他的這些朋友們,卻覺得咱們鐵生值得,希望有個地方可以讓朋友和書友們緬懷他。 公園里立雕塑并不稀奇,很多公園都有雕塑,那也是文化的一種形式。 有些景區為了體現這種文化,甚至拉出幾千年前的古人,生拉硬拽的也要給景區賦予這種文化屬性。 連牽連的故事都是現編的。 然而地壇管理方卻稱從文物保護和規劃考慮,稱地壇內不適宜為現代人塑像。 郝運對此不置可否。 一方面能理解管理方的一些觀念,開這個口子確實不妥。 另一方面又有些嗤之以鼻。 不知道為什么。 很多出色甚至偉大的人在活著的時候,總是遭受各種輕慢,總是到死去多年以后,在后人評說的蓋棺定論之后,才能得到應有的榮耀。 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砸錢。 一千萬砸下去就為了給史鐵生立個小雕塑。 這年頭的一千萬很值錢,用來對公園里的一些特定區域做升級改造是足夠的。 郝運換來的只是一個小雕塑。 在基座上寫一些史鐵生的生平代表作。 若干年后,當游客們在偌大的公園里逛了一圈,感覺到身心俱疲的時候,突然在轉角之處看到史鐵生的雕塑…… 那種感覺就像是走進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句子不由自主的就從腦海中冒出來。 如果地壇管理方看不上這一千萬,那郝運肯定就不捐了。 這年頭,老北京四合院雖然漲了價,但也不過三萬塊錢/平米,一千萬能買個三百平的四合院,夠打造一個史鐵生紀念館了。 所以郝運說“或將”,這就是一種交換。 另外,今天來的人除了作協的各種領導,還有不少是文化部門的。 比如市傳宣部常務副部長、市文聯組黨記書等等。 郝運在臺上說這個,領導們也都能聽到。 免得是下邊的人利用自己微小的權力極限為難他人。 “如果票房收益超過一千萬,剩下的錢將會成立一個史鐵生文學基金,用來鼓勵殘疾文學愛好者走上書寫人生的道路……” 郝運沒說成立史鐵生文學獎。 史鐵生配不配,不是他這個史鐵生的生前好友說的算。 而且“獎”不是那么好成立的,這里頭很復雜,導協年度獎就是明擺著的教訓。 但是你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掛靠到正規機構下邊,每年給出一定的管理費,這個是屬于合法合規的cao作。 郝運有法學背景,肯定沒人敢坑他。 他說到這里的時候,史鐵生的家人站起來向他鞠躬道謝。 郝運和史鐵生并沒有多年的交情。 能夠為史鐵生做到這一步,說是知己也不為過了。 “綿薄之力不足掛齒,”郝運同樣鞠躬回禮,嘆道:“希望鐵生一路走好,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得到鼓舞和幫助,謝謝大家?!?/br> 郝運的發言造成的轟動,并沒有因為追思會的結束而平息。 他早就已經不是一個普通導演或者普通演員了。 給史鐵生拍傳記電影就很讓人驚奇。 國內的傳記類電影商業性一般,國內很少有人愿意搞。 郝運不僅確定要拍,劇本都已經寫好了,而且還是自己掏腰包拍攝。 這也不算什么,還有更讓人驚奇的。 所有收益,郝運都不要。 一部電影的收益,包括票房、海外、音像制品、電視臺、獎金…… 這些郝運全都不要,完全不求回報。 收益全部拿來捐給地壇公園,只為了換來一個給史鐵生立雕塑的機會。 古代有很多義士被人津津樂道。 雖然有的人用現在的價值觀看起來有些傻,但是這些義士全都名垂千古。 人們經常感嘆道德淪喪,義氣不存。 而郝運做的事情,就很有古代義士的風范。 一面之緣,引為知己。 拍電影就相當于著書立傳。 捐贈千萬財資,只為了后世紀念。 誰不想要一個這樣的朋友呢。 一時之間,郝運和史鐵生的友誼,被無數人津津樂道。 第1052章 安小曦同學會 史鐵生走了,對于病痛纏身的他來說或許是一種解脫。 而活著的人還要繼續生活。 郝運終究是個明星,他偶爾還是要露個面的。 他在家里開了一批新得到的寶箱。 基本上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頒獎禮。 他的專輯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實現了登頂封神,自然也會在當地得到頒獎禮的認可。 先是一些臨時屬性,然后得了一批歌曲。 《起風了(國語)/吃醋(日語)》《消愁》《涼涼》《玫瑰少年》一共四首中文歌曲。 其中《起風了》還給了一版日文歌詞。 不過,以郝運對系統尿性的了解,這首歌大概會是未來的一首霓虹歌曲,但是由于現在還沒有出現,就都被它給拿過來了。 《sugar》《johnny boy》《infinity》三首英文歌曲。 《dragonwing》一首純音樂。 感覺明年的專輯都夠用了。 開完寶箱之后沒多久,他等的電話就到了。 今天是安小曦去錄制《非常靜距離·安小曦同學會》的日子。 節目的主題就是安小曦的同學。 這個節目之前就請過安小曦,主持人和安小曦算是朋友,有幾次一起逛街唱k的交情。 這一次邀請剛剛復出的安小曦。 一來是安小曦需要一些公開活動,二來就是為了節目增加話題了。 既然是同學會,那自然就要邀請同學,尤其是大學同學。 郝運也是她大學同學。 如假包換的那種。 不過,如果郝運去的話,那就不叫安小曦的同學會了。 直接叫狗糧現場比較合適。 節目組邀請的同學是王珈、黃博等人。 一共四個同學,從各個角度一起回憶大學的青蔥歲月。 安小曦雖然經常出去拍戲,在校時間并不算太多,但是她不像江艷那樣矯揉造作,而且為人爽朗大方,所以在班上的人緣特別好。 做這樣的節目自然不愁找不到人。 至于郝運,他是外場嘉賓。 在家里一邊帶孩子,一邊等著接電話。 半歲多的小螃蟹已經會爬了。 此時正在墊子上吭哧吭哧的爬來爬去。 她是一個精力旺盛的小娃,并不如郝運預想的那樣乖巧嫻靜。 不過她是除了安小曦之外,第二個可以隨便打亂郝運計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