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酈壬臣的位置則讓酈淵感到意外,雖說廷尉位居九卿,但是論資排輩,酈壬臣年紀輕輕也不該站在漢王的身側,相國高傒竟也沒有不滿。 這只能說明一件事,酈壬臣已經取得了高傒與漢王的雙重信任。 酈淵附在姜于身旁,小聲道:王上,過去的人,就叫她過去吧,不值得再想。 姜于表面上與大家推杯換盞,聽到酈淵的話,她心中一凌,偏頭低聲道:老師這是何意? 酈淵嘆了口氣,道:王上,您不妨想想看,酈壬臣至漢以后,三遷其官,短短兩年不到,便做了漢國廷尉,如今還被漢王選為禮贊官。 那又如何? 這說明酈壬臣才華驚人,并且她已經做出了選擇。酈淵點到為止。 酈壬臣已經做出了選擇,她已經選擇了漢國。 姜于覺得胸口憋悶,雖然不愿意承認,但她知道這是事實。 她低聲道:良禽擇木而棲,謀臣擇主而侍,誰說一個士人只能就一國了?酈壬臣最終歸于哪里,現在下定論,還太早吧。 姜于慢慢飲下一杯酒,她泱泱大齊,以后還吸引不到最優秀的士人嗎? 酈淵眼神復雜的看她一眼,只覺得自己這個學生很矛盾,有時候,她的表現出乎他的預料,她絕情狠心的不像從前的那個翁主,但有時候,她卻又被一些無端的舊情干擾。 姜于并不是以接班人的要求被培養長大的,所以她的想法行為也和尋常的君王大不相同,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酈淵也沒法準確判斷。 他只能盡己所能給出提醒:以臣所見,倘若一日,劉樞為王,酈卿相之,則天下可得。望王上小心為好。 劉樞為王,酈卿相之,天下可得姜于在心中默默重復這句話,她又望向坐在下首的諸王與群臣,所有人都對她這個天下霸主畢恭畢敬,服服帖帖。 姜于悄悄攥緊了拳。不,她不會輸的。 第97章 雪恥(二更) 雪恥(二更) 自鸞駕從鄄城歸來之后, 漢王廷內便氤氳著一股詭異的氣氛,說不出來哪里變了。 浮于表面的事件是漢王樞又一次下發了遣送鄖國公子衷回國的王命,高傒也再一次派人予以封駁, 還心想漢王真是屢戰屢敗,以卵擊石。 可是沒成想,這封王命竟然暢通無阻的一路走到了外事司的流程, 再差一步就要選派兵甲護送公子衷啟程了。 高傒還是從他的兒子高封口中得知這情況,他驚訝的險些以為自己聽錯了。 內廷那些大夫在做什么?酈壬臣在干什么?為什么不阻止王上!封駁王命不是很容易嗎?她這個廷尉還想不想做了! 高傒大怒,同時隱隱覺得有什么事情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控制。這個月來, 以酈壬臣為首的他最信任的高氏黨羽也很少有人來主動拜會他了。 高封見他如此動怒,也跟著緊張起來,勸道:父親息怒, 諒他們也不敢掀起什么大風浪來,明日便是大朝會, 父親何不去整肅一頓,敲山震虎? 高傒略一想,點頭認可。 然而第二日的大朝會,也是大漢國歷史上最不尋常的一次。起先高傒率領大夫們進入司馬門的時候, 一切還都是按部就班的樣子。 不過當他抵達蘄年殿前, 邁過覆盎門后,眼前的景象便與平常迥乎不同了: 只見蘄年殿的九十九級高階之上,擺開了漢王的儀仗,漢王居中面南而坐,盛服衣冠,中黃門侍女宦者各持門扇銅牦, 左右侍立。 臺階上排著兩列* 全副甲胄的羽林衛士,矛戈根根豎立, 散發著幽幽寒光,壓迫感逼人。 待相國、御史、將軍、列侯、中二千石、大夫、卿、博士等所有人全部進入殿前的大廣場后,覆盎門忽然關閉,順便將一眾王宮尉衛都攔在外面。 外面的王宮尉衛看著眼前緊緊關閉的大門,摸不著頭腦。緊接著,他們身后的篤禮門也轟然關閉,前后都沒了去路。 這發生的太突然,高傒率百官立于廣場,聽到門外響動,雖不明就里,但臉色還算鎮定,他冷冷朝上問: 王上欲何為?為何不殿內聽政? 劉樞面不改色,對諸卿道:相國攝政二十四載,行昏亂,危社稷,以相權恃凌君權,為之奈何? 諸大夫皆驚鄂失色,莫敢發言。 酈壬臣混在其中,也覺得今日的場面太過突然。她又想到前幾日漢王秘密叮囑她做的那幾樁事情,像是在籌備著什么,不禁默默猜想難道,就是今天嗎? 高傒按劍朝前邁一步,掃視一周,掂量了一下這場面的輕重,隨后冷笑:王上未免太心急,老臣何罪之有? 劉樞道:相國還是看過此人再說話吧。她側身喚道:太尉大將軍一路辛苦,這便請來吧! 群臣俱是一悚,只見那位久在北境不歸的太尉大夫從殿后走了出來,一副全副武裝的老將架勢,后面跟著他的兒子符韜。 大將軍符虢身長八尺,頭發灰白,容色粗糲,眉疏髯長,只站在那里,便透出久經沙場的殺氣。 這下連高傒也慌了一瞬,臉上露出一絲破綻,他簡直不敢相信:太尉怎么太尉大夫竟然置狁方犯邊而不顧,貿然回都,你是想要漢國丟土亡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