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按照高傒的設計,太尉的大軍應該很快會受到狁方的再次襲擊,叫大軍根本沒有班師的機會??墒莾稍逻^去,邊境卻平安無事,那幫胡人不知怎么的,竟再也不來了。 高傒納悶了。 要找個人去北境一趟,探聽虛實。高傒向酈壬臣下命令,又盤算一番:你上次給老夫舉薦的那人,叫什么來著?趙必姜? 這確實是酈壬臣推薦給相國提攜的人,是,她怎么了? 自從她向高傒提過此人后,高傒便指派趙必姜做了個郡守大夫,這么久過去,也沒再聽聞她有什么事跡。 高傒便道:老夫這幾月觀其做事謹慎,知進退,很聽話,這次便派她去吧。 酈壬臣在心中苦笑,在高傒眼中,政績能力是最不重要的東西,做事聽話才是高氏喜愛的人。只要政績不拖后腿,誰聽話,他便提拔誰。 就在漢國的內政處在暫時的平靜期的當口,天下的局面開始逐漸sao動。 漢歷二十三年秋,楚國臨兵大曲江,于江邊舉行大搜禮(閱兵),向蔡國炫耀武力,而后高調返還。楚國這一舉動雖然沒跨過大曲江,但依然令羸弱的中原小國瑟瑟發抖。 在這種緊張的國際關系下,盛夏已過,肅殺的秋風從西而東,吹過廣闊的中原大地,漫過人心惶惶的九國諸侯,一封來自齊國的國書也飄飄然吹到了漢王樞的案頭。 齊王欲會盟諸國君長,商天下大事,一匡中原! 當史官大夫讀完這封長長的盟會國書的時候,漢廷群臣聳動,因為這無疑向列國傳達了一個信號:齊國國喪內亂已平,將再次回歸九國之長的位子! 就在大家都以為那個遙遠的海邊大國要隕落的時候,它竟然又奇跡般的化散為整了。誰都沒想到,齊國竟然短短一年就平息了王族的內亂。 劉樞也很好奇,問負責外事的長官典客大夫:發國書者何人?難不成是齊國莒侯?亦或是公孫姜勉? 回王上,都不是。在議事的含章殿中,典客大夫當眾說道: 國書乃新齊王姜于所發。 滿廷群臣又是嘩然,其中最震驚的莫過于酈壬臣,她簡直不敢相信,翁主姜于明明前段時間還在楚國逃難,怎么會成了齊王! 你確信?劉樞也懷疑地發問。 典客大夫獻上國書道:齊國國書,金織銀繡,王印封蠟,絕無虛假。 劉樞接過錦書,又將上面的話讀了一遍,沉思片刻,默道:王女姜于,果然不簡單啊。 第89章 流亡王女(二更) 流亡王女(二更) 四個月前。 暮春的魯國陬城暖風拂面, 素雅的梨花開滿了魯公的御所,在這座規模不亞于齊王宮的御所一角,住著一位令魯國三公室都頭疼的不速之客。 大半年前, 齊國嘩變,這位齊國的翁主便逃來了魯國,魯國是齊國的盟友, 當然沒有理由不收留她。 可是日子久了,事情便微妙起來,魯國究竟該支持誰來做下一任齊王呢? 這個問題當然不是魯公來想, 因為魯國的一切內政都牢牢把持在他的三個堂叔手中,也就是天下聞名的魯國三公室。 至于三公室的決議,后來大家都知道了:遵循魯國一貫的保守風格, 他們表示堅定的支持齊公孫姜勉繼位。 這樣一來,如何處置滯留的姜于就成了問題, 魯國已然決定支持姜勉繼位,卻又收留齊國翁主在境內提供庇佑,是何居心? 姜于還沒有意識到魯國對她的態度已經悄悄發生改變,但她的老師酈淵卻發覺了端倪。 晨色方晞, 魯公為何賜酒呢?酈淵看著天色道。 他一個人擋在門外, 不讓魯公派人送來的酒具進入到姜于下榻的屋舍。 齊王宮內訌以后,酈淵便逃出了淄城,追上也在逃命途中的翁主姜于,并與她一同投靠到魯國。 這個魯國翁主姚苣略顯慌亂地道:祖母壽辰,舉國歡慶,這是父親贈與貴客的一點心意。 既然是心意, 但我們剛來時卻沒有,此時突然相贈酈淵又道:這不符合魯國待客的禮儀吧。 按照魯國的習俗, 要在客人上門的第一天便招待送禮的。 酈淵守在門前,寸步不讓,文質彬彬地拒絕著神色不自然的姚苣。 這時,屋舍的大門卻從內而外被推開了,伯冉大夫,一壺賜酒而已,干嘛那么較真呢?我們便收下吧。 兩人抬頭望去,就看見姜于出現在門口,她原本生得體態瀟灑,眉眼風流,但經過接二連三的打擊,此刻神態憔悴,面容疲憊。 于翁主姚苣有點羞澀的向她行禮。 姜于微笑回禮,打擾多月,在下還沒拜會過苣翁主呢。您看起來竟比傳聞中稱道的還要美麗。 只這一句,姚苣的臉龐就慢慢紅起來了。姜于在心中好笑,魯國果然封閉保守,只是平平無奇的夸贊,對方怎么就臉紅了呢? 她扭頭對酈淵道:伯冉大夫,我們收下這酒吧。 好吧。酈淵欲伸手去拿,但卻被姚苣避過,她攔住捧著精美酒具的宮人,臉上的神色更不自然了,似乎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