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酈壬臣點頭,班氏女子就繼續說:所以,您想要快一些,便調木匠去砌墻,調力役去豎籬,調水槽挖土,調石匠開渠,等這樣調配順了以后,再要求他們加快速度,他們本就不明白手底下活兒的細節,說快便也能立馬快起來,只是最后的結果可能不好,那樣的工事糟透了,只能看個樣子罷了。 我明白了。酈壬臣道:現在起,就這樣辦吧。工事暫且糟糕一點也沒關系,日后重新加固就是了,可要是相國大夫沒有看到令自己滿意的場面,那我們就永遠也沒有修建這項工事的機會了! 她發出這樣的指令,工匠們就立刻照此執行去了。 日子一天天飛逝,堤壩升高了,河渠挖深了,木籬逐漸合攏了,整個水利工事一天比一天壯觀了。 若不拋開看看,絕對瞧不出其中有什么缺點。 酈壬臣和彭城所有官員謹慎的靜候著,現在只等那最后一搏了。 * * * 漢王蒞臨的當日,黎明。 酈壬臣和別的大夫們早早起來查看工事,確保漢王樞和高傒今天不會看到什么豆腐渣工程的痕跡,他們在黎明的暗色中行色匆匆。 暮春的好天氣和漫長的白晝幫了彭城大忙,酈壬臣計劃的部分大都完成了: 城邑北端的河渠已經建好了,可以直接從上游放水分流了。南邊的堤壩已經到了應有的高度,遠遠看去,很難想象這是不到一月筑成的。 班氏母女拿出了看家本領,已做好足夠的吊土器械和運石裝備,可以讓幾千人不停歇地繼續剩下的工事,只要有這么多人齊上陣,絕不會斷工。 此外,望都河下游河邊堆滿了順流漂來的伐下的木料,這些材料都要抬上堤壩的陡坡,運到工地,形成一個來來往往的循環勞作的場面。 這都是可以預料的展示成果,至于不可預料的那部分,就要看其他城邑黔首們的意愿了。 酈壬臣就著黑天布置最后的任務誰來負責砌東墻,誰來負責運沙土,誰來吊石塊,誰來攪灰漿,哪些人組織百姓夯土,哪些人去接待王駕 我們要讓王上與相國大夫看一看,我們的工事已進展得多快了。酈壬臣以一種胸有成竹的口吻說著這些安排。 她講完這些后,又有幾個功曹補充了一些技術問題: 大壩側面的石料可以選難看的,但頂部的石料必須方正整齊,因為是砌在上面的,人人可以看見的,說不定王上會有興趣登上去看一看,所以要選技術最好的石匠做那一塊的工事 諸如此類的提議又說了很多,工匠們全都一一記下。 他們說話的時候,酈壬臣和其他大夫們都在一邊默默聽著,不插話。 兩個月來,人們發現酈壬臣這位京官一點官架子也沒有,甚至很敬重吏員和工匠,更不會對百姓頤指氣使。但到了該樹立威嚴和自信的時候,她也一點不馬虎,更別提她還有個絕頂聰明的腦瓜,什么問題都能想出計策來應對。于是人人敬服她的為官魅力,雖知她平易近人,但也絕不敢忤逆她。 大家又協商了一小會兒,其中不乏幾個泄氣的人出來找茬,但是酈壬臣都平復了他們,眼看將要日出,酈壬臣適時的把握住節奏,結束了這最后一次集會。 太陽升起的時候,蘇醒的黔首們又聚集到水利工事附近,王瑩和葛倉安排今天的飯食,分量比往日多了一倍,叫他們全吃的飽飽的。 早飯后,活動就全面展開了,年輕男女們各司其職,賣力干活,老人們為大家煮粟粥,準備中午的吃喝,小孩子們也拉來跑腿,傳送消息。上到八十歲的老婦,下到七八歲的兒童,誰都知曉,今天是不同尋常的一天。 官吏們也在塵土飛揚中四處奔忙,王瑩不停地在工地上到處走著,心急火燎地督促著進度。 酈壬臣要確保工事的不同區段接茬的地方要嚴絲合縫。還要不停地解決從四面八方匯報來的新問題。 所有的官員都按照她前一天的囑咐,保持笑容滿面,鼓勵著來往的工人,沒人冷臉打罵下人。 在一片繁忙又有序的熱鬧場面中,酈壬臣一直沒有聽到從其他城邑傳來的消息,不禁有些著急,不過她并沒有表現出來。 太陽升到了清澈湛藍的天空,這將是個大熱天,她吩咐廚師們多備清水,還要加上一點鹽進去,在這種天氣下,干重活兒的人容易口渴,她可不想讓他們在這個節骨眼上犯困。 過了一會兒,約莫巳時的時候,一伙陌生人從彭城敞開的大門走了進來,酈壬臣滿懷希望地看著他們。他們人數不多,但也許后邊還會跟來一大群人呢? 她甚至親自迎了上去,那些黔首們先走到分發米粥的地方,舀粥的小吏很不悅的瞅了這群人一眼,酈壬臣卻大方的予了他們每人一大碗。 王瑩聽到動靜也走了過來,問:你們從哪里來?這些人此時正咕嘟咕嘟地喝著米粥。 從雒城來。其中一個一邊用袖口擦嘴,一邊回答。 這是個好消息,王瑩與酈壬臣對視一眼,果然有別的城邑的人愿意來干活。要是運氣好的話,可以指望光雒城就再來幾百個人。 你們一共來多少人?王瑩緊接著問,邊問還邊朝城外張望。 那人聽了這個問題感到很奇怪,就我們幾個啊。他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