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她看起來不像是什么窮苦人家出身的士人,更像是權貴之后,只有從小耳濡目染這些事情,才能熟稔拿捏到這般境界吧。 他這么想了,也就這么問了。 酈壬臣一愣,只是笑笑,道:葛大夫抬舉在下了,在下只是一介庶民,出身微末,在齊國稷下學宮多年,專修的是縱橫之術,奇技yin巧罷了,才敢在您面前賣弄,實在是不值一提。 淡然的神情完全不似說謊。 葛倉沒有說話,默默想著,這樣特別之人,若遇東風,必得扶搖直上。 第68章 工事(二更) 工事(二更) 暮春時節的一個半夜, 當工匠和力役們干完了一天的活兒,回去安寢的時候,彭城的官吏們還在城外臨時搭建的工棚里商量事情。 人們圍在水利地圖的四周, 這幾個月來,酈壬臣自然而然成為了他們的核心,她在為今天的工程進度做復盤, 然后再為明天的調度做安排。他們每夜都要如此集會。 曹吏是具體工事的領頭人,酈壬臣安排他們監督挖沙、夯土、供料和搬運等等事情。 在得到了其他城邑的借糧后,所有人又充分的干了一個多月, 工事進度突飛猛進,但還遠遠不夠。 就在大家都以為今天的集會也要照例結束的時候,酈壬臣忽然停頓了一會兒, 才告訴大家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我收到了灃都的回信。 眾人屏息凝神聽著。 王上已發出王命,將來彭城, 相國陪同。 此話一出,她感到眾人一起松了口氣,甚至都有點欣喜的激動。 但一部分人依然不安,包括酈壬臣在內。王瑩問道:王上法駕何時到達? 酈壬臣道:旬日后。 眾人又倒吸一口涼氣, 有人忍不住叫起來:才十天?我們還什么都沒干出名堂呢, 王上和相國來了,就看這? 酈壬臣心中也有此憂慮,但為了穩住軍心,她用鎮定的語氣解釋道:王上這次只是輕裝簡行,不用大駕的排場,所以才會這么快就到而且, 他們是已經走到半路才發來通知的。 王上和相國是想來一次突然檢閱嗎?又有人問道:不然干嘛搞這么倉促。 酈壬臣等這些議論聲差不多停下來,然后才說出自己的想法, 她決定不管結果如何,都要盡量使水利工事的修建狀況給王上和相國一個深刻的印象。 彭城只是一個遠離灃都的中等城邑,不到五萬戶的黔首。她為大家寬心道:所以我們不必追求盡善盡美,只要能叫圣駕眼前一亮便足矣。 如果不能叫王上和相國滿意,由我這特使一人承擔后果,諸位只是按我的意思辦事,依本國律法,不會受牽連。她平平淡淡的說著,面上毫無懼色,眾人被她的堅定和勇氣所感染,心境也慢慢定下來了。 基于此,她開始布置接下來十天的事情,一切為著視察做準備。酈壬臣不像某些士大夫一般清高,她很樂于傾聽并采納工匠們的意見。集會開到后半夜才結束。 酈壬臣一夜都沒合眼,到第二日一早,她已經梳理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地基已經挖到應有的深度,班氏和石匠們可以開始筑木籬和壘基石了。再過十日,或許一部分堤壩可以壘到高過人頭,以便工匠可以進一步封印砌墻。這樣,工事就會比現在看著像樣些,但還不夠。 酈壬臣真正需要的是再有一千名力役,但彭城的財政連雇一百人的錢都沒有,只能靠吸引臨近城邑的黔首們自發勞動,可是,到漢王蒞臨那一天,他們能湊夠那么多力役嗎? 太陽升起的時候,她和王瑩還有幾個匠人頭領一道去查看工事,并請葛倉以彭城的名義向周圍二十多座城邑捎去王上和相國十日后就要達到這片土地的消息。 她相信無論是各城的城宰還是黔首們,都不想錯過這個湊熱鬧的機會。 她又叫葛倉特意寫道,到那一天,彭城的四面大門將盡數打開,凡有樂意前來干活兒的黔首都提供充足的食宿。 巡視了一圈,直到下午太陽落山,她和王瑩都呆在工地里,雖然大家忙了一天,卻不見工事有什么起色。石壩才升到地面的高度,土圍子還是低矮的土堆,木籬地段空隙還很多。 她們轉完一圈之后,酈壬臣問工匠們:十日后,我們來得及完成計劃嗎? 工匠們有的說:天氣越來越熱了,大家沒精神,干的就慢。 另一些工匠補充道:百姓的餐食也越來越少了,后面幾天肯定干的更慢。 照這種速度不成。王瑩聽了一圈后,問:就沒有加速的法子嗎? 這時候,擅于做橇車的班氏女兒站出來說話了,她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子,有著齊國人特有的靈巧性情,還做得一手好木工,那些橇車就是出自她和她母親之手。她說: 通常,活兒要是干得快,必然干得糟。 其他人閉口不言,算是默認,酈壬臣考慮了片刻,卻說:那我們就干得糟些,要怎么弄? 班氏女子想了想道:現在,咱們是叫石匠砌墻,叫木匠豎籬,叫力役挖土,叫水曹開渠,各司其職,對吧?這樣子活兒干得好,但是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