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作為君王,她平生見過的女子都是艷麗諂媚的、熱情逢迎的,可是今日得見,方知世間還有另外一種優雅至極的美。 不僅美在形,更美在一種清心涵泳的氣質,于云霧中悄然獨立,像一塊冷玉。 如此典雅的氣度,當真是貧瘠人家出身的女兒嗎? 劉樞駐足許久,才繼續往前走。 日月星辰的王袍玉帶上,環佩玉組瑱瑱作響,好不悅耳。 這悅耳的玉組聲自然也驚動了酈壬臣,她立刻轉回身來,正見漢王朝她緩步而來,身后跟著一長串的宮人。 不知王上駕到,小人罪該萬死!酈壬臣跪拜行禮。 無礙,寡人也并沒提前通知你從哪個方向來。劉樞抬手叫她起來,轉身進了紫光殿。 酈壬臣也隨在隊伍的最后進去了。 劉樞走到王座上,一屁股坐在堆滿奏疏竹簡的桌案后,隨手拿起一卷,一邊道:廢話就不必羅嗦了,直接說點有用的吧。 酈壬臣端端正正的跪在殿前,想了想,道:敢問王上此時想聽些什么呢? 劉樞聽著她沉著冷靜地聲調,嗤笑一聲,你難道看不出,寡人并不待見你嗎?你們做士人的,不是講究個隨波逐流嗎?明知遇冷,為何還不離開漢國? 酈壬臣道:您這是三個問題,請允許小人分三步來回答。 她的語言依然穩重而柔和,似乎無論對方是什么樣多變的情緒,她都能始終如一地應答。 講! 得了應允,酈壬臣便不急不徐的說起來: 其一,小人自然明白,以小人這般卑微渺渺之身,是沒法令王上初遇便刮目相看的。但,作為游說之士,如果僅僅是不受待見就放棄,那么天底下就沒有我們普通士人的容身之所了,這實屬是生存之無奈。 酈壬臣的聲音回響在靜謐的紫光殿中,宛如流暢的泉水叮咚,亦如和煦的春風,聽起來很舒服。劉樞不知不覺就聽了進去。 其二,天下士人雖然都隨波逐流,但也并非個個是投機之輩,被迫飄零只是沒有遇到明主,良禽擇木而棲,若遇上了值得的機會,豈肯隨便放過? 劉樞奇道:你如此大膽的來漢國直覲,難道就是你所說的值得的機會嗎?命懸一線的機會? 酈壬臣微微頷首,順著她說道:這便是小人要回答的第三點了,您方才問小人為何還不離開。其實,在小人看來,并非任何國度都值得停留,小人從齊國一路而來,曾面見齊王、鄭伯,也聽到過陳、蔡國君的事跡,可是小人卻果斷離開了這些國家。 劉樞感到疑惑,哦?齊國與鄭國都是富饒的大國,既然已面見了國君,為何你還是選擇離開呢? 酈壬臣嘴角掛起一絲淺笑,道:王上,這已是您的第四個問題了。那么,小人可不可以認為,您對小人前三個問題的回答,比較滿意呢? 你劉樞的臉上有點掛不住,恢復冷硬道:你只管回答便是。 唯。酈壬臣也沒有多余情緒,依然溫和的答道: 小人之所以選擇離開齊、鄭,卻固留漢國,那是因為在小人看來,王上您并沒有犯一個君王原則性的錯誤。 一個君王原則性的錯誤?那是什么? 這可真是激起了劉樞的興趣了,她有點納悶的問:你是說齊王和鄭伯犯了什么原則性的錯誤嗎? 然也。酈壬臣很肯定的回答。 劉樞放下了手中的竹簡,講來聽聽。 酈壬臣道:起初,齊王問冬捕于小人,小人便答國之大事種種,請他不要去觀冬捕,以免滋長置產投機之風。 劉樞點點頭,顯然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不用酈壬臣再像給齊王解釋那樣重新解釋一遍。 然后呢? 之后,小人又借機提出了七條諫言,以輔國政,然而齊王聽后不僅不采納小人的建議,反而要設計殺了小人,小人這才倉皇而逃。 劉樞道:竟有這等事?你的七條諫言,又是什么? 酈壬臣便挨個數說出來,從祭祀到耕種,從整治軍務到培植民生,涉及方方面面,一一道來。 劉樞聽著聽著,不自覺的就直起身子來,傾身側耳以聞。 等酈壬臣說完,只見高座上的漢王沉思半晌,才說:若你當真是這樣諫言的,那看來齊王心胸也不過如此,斗筲之器耳。 劉樞繼續問:那鄭國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不知不覺間,她們已經平心靜氣的討論了七八個問題了,看來這場策問大概率能順利進行下去,酈壬臣心里默默松了一口氣,繼續答道: 至于鄭伯,小人見他于深冬之季大肆屠殺山林禽獸,以為玩樂,嗜欲成禍,不養民用,又大興土木,殿堂奢靡,小人念此國不宜久留。 劉樞低笑兩聲,好聽又沉穩的女聲蕩漾在空氣中,都說鄭國商貿繁榮,沒想到鄭伯竟是這樣為君的么。 這些話,朝廷中那些相國爪牙們可不會對她說,她聽的高興了,大手一揮,來人,賜坐! 立刻有宮女在王座階下的右手邊布置好了一個位置,擺上矮幾,奉上茶點,鋪好棉墊,酈壬臣謝過漢王,在那處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