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節
不過日頭好的話也不用曬幾天,忍忍就過去了。 決定后姜璃就帶著兄妹倆去砍竹子了,這種竹子挑的是細長的小竹子,粗細只比扳指大一點。 砍了四五根回來,修了葉子,搭著試了試正好就放在一旁了。 日頭正好,姜璃給曬著的敗醬草翻個面,隨后就把那些碎布頭都拿了出來。 尋來了一塊木板,熬了點漿糊,將那些碎布頭一塊接一塊的沾一起,做成一塊看著平整的鞋面。 等這個晾曬干粘在了一起,照著鞋面剪出來,再貼一塊純色的布在上面,完全看不出里面是碎布頭沾的,也就是一雙看著很體面的布鞋了。 給倆小崽子做兩雙,自己做兩雙換著穿。 她看到趙青竹剪過,估摸著粘了兩片,夠剪六雙鞋面的。 歇了一天,姜璃才又做了八十顆茶葉蛋帶著去鎮上。 她想著如果李府的人沒研究出來,那肯定會來找她的。 她之前忘了打聽一下這李府有多少人,只能估摸著數量。 到了鎮上沒直接找到李府去,她就在鎮上逛,看前幾次,那個老管家經常在,說不定就能遇上。 要不要買的,他最清楚了。 不是趕集日,市集上人少一些,但賣早食的生意也還成。 她剛入市集轉了一圈,沒看到那個老管家后她就出來了,準備在上次賣桃的位置賣茶葉蛋。 背簍還沒放下,魚兒就出現了。 “娘子今日賣桃還是鹵雞子?” 姜璃笑道:“桃子沒了,賣鹵雞子,上次的你們吃著可還好?” 老管家瞧著她,心道好得不得了,那廚娘愣是沒研究出一模一樣的味道來,也不知她在里面加了什么。 “還好還好,府中小主子們都很喜歡,今日有多少顆?” 姜璃笑了笑:“八十顆?!?/br> “我都要了,還是給送到府上去?!?/br> 姜璃去了兩趟已經很熟了,本以為是像以往一樣,自己送去后門,但沒想到這老管家和她一同回去。 帶著她直接去了正門。 姜璃有點不太好的預感,但又想著這府上不至于養幾十個護衛吧? 硬著頭皮跟進去了。 從正門進入后,穿過無數彎彎繞繞的回廊,姜璃仿佛在逛公園,逛了半晌才逛到大廚房。 把東西放下收了銀錢,管家繼續在前面領路。 走著走著,這管家笑呵呵問道:“姑娘不是咱們關山縣本地人吧?” 姜璃應了一聲,并未說自己從何處來,只聽這人又問:“姑娘多大年紀,老夫瞧著你還很年輕,竟就有兒女了?!?/br> 姜璃微微抬眸瞧了他一眼笑道:“我這個年紀的女子有兒有女正常?!?/br> 話落,姜璃繼續跟著他走,不知不覺的走到了一個亭子里。 亭子中坐著一個老頭子,雙手杵著拐杖瞧著他們。 老管家朝她介紹道:“娘子,這位是我們府上的老爺?!?/br> 姜璃瞧著面前這人,腦海里竟閃過一些熟悉的記憶,這人原身見過! 老頭子瞇著眼瞧清楚姜璃的模樣之后,瞪大了眼睛,杵著拐杖站了起來,神色疑惑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顫顫巍巍問出:“姑娘貴姓?” 老管家瞧著自家主子這樣子,不像是見色走不動路的樣子,倒像是認識? 老管家側眸打量起姜璃,難道是老爺認識的故人之女? 在原身的記憶里,這人去過自己家,和祖父一起喝過茶下過棋。 姜璃有些猶豫,她不想說,但就算不說,這人肯定會去查,那還不如直接點,開口回道:“我姓姜?!?/br> “姜明輔是你什么人?” 第61章 秋收 聞言姜璃心里咯噔一下,這人開口就說出了原身父親的名字。 但想到原身的家族,姜璃難免想到那個丟下她的娘。 她不是本人,卻也能感受到原身當時的絕望。 一個未出過家門的弱女子,逃難路上被丟下,這在姜家的眼里,應該就是默認她已經死了吧。 就算沒死,一個流落在外的的女兒,落在了人牙子手里,又被賣給了鰥夫。 他們或許還會覺得這是家族的污點。 有了這樣的污點,姜家還會接她回去嗎? 接回去還能當什么都沒發生一樣對待? 姜璃不是什么都沒經歷過的小姑娘了,她懂得人性的復雜,對回到姜家并沒有任何的期待。 所以就算面前的人是家族的故友,她也不想有其他的牽扯。 她只是一個鄉下農女,做點小生意補貼家用而已。 姜璃微微勾唇,柔聲說道:“老爺說的這人我不識?!?/br> 老頭子的眼神怔了一下,緩緩的走了過來,打量了她半天沒再說話。 “看來是老頭子我老眼昏花了?!?/br> “管家送她出去吧?!?/br> 姜璃微微頷首,隨后跟著管家離開。 出了李府大門,老管家像是什么都沒發生一樣,和姜璃說道:“娘子,我們府上有四五十人吃,一人倆顆,你以后送的話就做九十顆來?!?/br> 姜璃問道:“是每日都要嗎?” 老管家想了想說:“先隔天送吧,送一個月的,如果沒遇上我,你就照往常一樣,直接送到后門門房那里去?!?/br> 姜璃點了點頭,應下就離開了。 老管家瞧著姜璃遠走的背影,加快了腳步回去見老頭子。 李老爺還在亭子里坐著,瞧著他回來問道:“走了?” “走了,我讓她隔日送九十顆鹵雞子來,先送一個月的?!?/br> “老爺,她是姜家的人?” 李老爺看了一眼身旁人,淡淡道:“輪廓雙眼,都和姜明輔很像?!?/br> “姜家南遷,難不成出什么變故了?沒聽說呀?!?/br> 李老爺微微搖頭,一個大家族的遷徙,途中出了點什么小意外,丟了個女人再正常不過,難不成姜家還會大張旗鼓的去外面說嗎? 不太可能。 就算最后有人問起,大概也是說一句病死了,就過去了。 他猜測這大概也就是姜璃不愿意承認認識姜明輔的原因。 瞧著老爺子搖頭卻什么話也沒說,老管家也沉默了下來。 主仆倆在亭子里站了許久,李老爺才問起:“你怎么認識的?” 老管家笑了笑說道:“之前買的那條小花龍,就是她捉來賣的,她還背過野豬來賣給鎮上孫屠戶,是個挺厲害的女娘,老奴覺得姜家沒有這么厲害的女娘?!?/br> 李老爺微微頷首,姜家確實不太可能出這樣的女娘。 “以后多看顧一二吧?!?/br> “可要給二爺寫信,告知一下姜家?” 李老爺搖搖頭,提著拐杖出了亭子,走了一段路又回頭說道:“等下次給老二家書時,提一下,不要說很細,就說遇到了一個女娘,和姜明輔很像,讓老二挑個時機問問姜明輔?!?/br> “萬一真是姜家走失的女娘,那可真是緣分?!?/br> 老管家說著,李老爺子無聲的扯了扯嘴角。 這姑娘都拒不認了,姜家認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但遇上了,看已故老友的份上,還是要說一聲,至于姜家如何處,那就是他們姜家的事了。 姜璃對于剛才的插曲并沒有特別在意。 且不說李老爺在這里和姜家有沒有緊密的聯系。 就算是有聯系,他把自己在這里的事情和姜家說了,姜家也不一定會承認有女兒流落在外,承不承認自己是姜家女兒都不一定呢。 根本沒什么可擔心的。 還不如想想,后面每天九十顆雞蛋的話,家里的那些只夠送四五天,還得去買雞蛋。 村子里應該是能買到不少,只不過大家可能會問她買那么多雞蛋做什么。 免不了要費些口舌。 入了鎮子市集,去了布鋪子割了幾尺布準備做鞋面上用。 她和阿寧的挑了秋香色,薛滿的她直接挑了個黑色。 回到家中薛滿和阿寧不在家,她背著背簍去了一趟豆地,瞧見兄妹倆在豆地上面撿干柴。 阿寧拖著干柴枝丫出來,瞧見姜璃就揚聲喊道:“娘,你回來了!” 姜璃揮了揮手就朝她們走去。 “鹵雞子這么快就賣完了?”